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09|回覆: 0

[醫藥臨床] 枳術丸合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痹痛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3-8-10 21: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中醫藥報
  王某,女,73歲。2012年9月27日初診。
  患者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史10餘年,長期不規律服藥。近1年余痹痛加重,持續服用中藥治療,但病情無明顯好轉,仍需每日服用『止痛藥』(雙氯滅痛片)。
  刻診:雙手近端指關節腫脹變形,僵硬疼痛,周身關節疼痛,臥床呻吟。面黃白,體瘦弱,納食少,不喜飲,自汗出。舌質暗紅,舌苔薄白,脈細緩。
  辨證:正虛邪滯。
  治療:扶正祛邪、通絡止痛為法。方用枳術丸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
  組方:生白朮15克,雞內金15克,桂枝9克,赤芍12克,制附子(先煎)15克,細辛3克,全蠍6克,土鱉9克,炙甘草3克。7劑,水煎服。
  2012年10月4日二診:藥後納食稍增,痹痛稍減。上方加黨參9克,14劑,水煎服。
  2012年10月18日三診:納食、精神漸好轉,關節疼痛明顯減輕,已停用止痛藥。汗出減少。上方黨參改為紅參9克,28劑,水煎服。
  本案患者至今仍在間斷治療,關節基本不痛,體質明顯改善。
  本案處方由三組藥物組成。用枳術丸加減健脾開胃,後加黨參或紅參補益脾氣。用麻黃附子細辛湯溫振陽氣、溫通經絡,因有汗出,去麻黃改用桂枝、赤芍、炙甘草。用全蠍、土鱉祛風逐瘀、通絡止痛。
  本案用方中,實寓甘草附子湯,也可用甘草附子湯加減而出。
  甘草附子湯由甘草、附子、白朮、桂枝組成,治療『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傷寒論】第175條)但筆者在案中所用白朮專為運脾,並非為祛濕而設。
  談到甘草附子湯,筆者在讀【黎庇留經方醫案】時注意到一案:『陳村五截橋內,余某,以果園為業。其妻患腰痛,腳拘急,痛甚,筋脈抽搐。余某背負之而出,延余調治。予斷為風濕病候之劇者。症由風濕相搏,以甘草附子湯大劑,日夜各一。後以真武加入桂枝、北辛,十餘劑而愈。』
  本案似無特別之處。但筆者在分析兩張處方時在筆記本上寫下了: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甘草湯→桂枝附子甘草湯加白朮(甘草附子湯)→桂枝芍藥細辛附子湯加茯苓白朮生薑。
  可見,方無定方,方以示法,臨證全在活法。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