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47|回覆: 0

[論史] 【史記】漢朝劉氏諸侯王后代考(2)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3-7-24 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歷史春秋網
梁孝王劉武,子哀王定者,九年卒,無子,國除,地入於漢,為山陽郡。共2代。
  
  梁孝王劉武,子哀王不識者,一歲卒,國除,地入於漢,為濟陰郡。共2代。
  
  卷五十九,五宗世家。
  
  栗姬子生:河間獻王德,子共王,子剛王,子頃王。共4代。
  
  臨江哀王閼於,三年卒,無後。共1代。
  
  臨江閔王榮,無後,國除,地入於漢,為南郡。共1代。
  
  程姬子生:江都易王非,子建立,『易王死未葬,建即與易王寵美人淖姬,夜使人迎與奸服舍中』,『建又盡與其姐弟(妹)奸』,後自殺,國除,地入於漢,為廣陵郡。共2代。
  
  膠西王端,『為人賊戾,又陰痿』,『而有愛幸少年為郎,與後宮亂,』『數犯上法。』無後,國除,地入於漢,為膠西郡。共1代。
  
  賈夫人生:趙王彭祖,子丹『與其女及同產姊奸』,趙更立太子。共2代。
  
  中山靖王劉勝,子哀王,一年卒。共2代。
  
  唐姬子生:長沙定王發,子康王,子長沙王。共3代。
  
  王夫人生:未提供資料。
  
  卷六十,三王世家,齊王閎,中年早夭,國除。共1代。
  
  燕王旦,與齊王子劉澤謀反,自殺,國除。共1代。
  
  廣陵王胥,作威作福,與楚王使者通,謀反,國除。共1代。
  
  由上述統計幾個數字:
  
  共立諸候國:29個
  
  劉氏諸侯王平均延長代數:75÷29=2.59代
  
  屬於謀反、腐敗或因作惡被殺、自殺、貶為庶人,最終國除的:16÷29=55.2%
  
  屬於早夭、無後,最終國除的:10÷29=34.5%
  
  延續時間較長的:2÷29=6.9%
  
  屬於英雄戰死沙場的:1÷29=3.4
  
  劉氏諸侯王的延續不足三代,也說是雖然祖父被封侯,但還沒有到孫輩就宣告結束了。其中因謀反、腐敗或作惡,被殺、自殺、被貶的,竟然占諸劉的大半。延續時間7代、9代的僅有兩家,佔總數的7%不到。英雄戰死沙場的只有一個,實在太少。國家為難之時,這些諸侯王到哪裏去了?早夭、無後的比例也很大,有的侯王剛生下來1歲就死了,有的剛封1年就死了。陳勝吳廣起義喊出一句響亮的口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憑什麼剛出生就裂地封王,而百姓就該拼命地幹活,養活他們!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