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64|回復: 0

[中医养生] 帕金森病的饮食养生指南

[複製鏈接]
偷月 發表於 2013-7-21 21: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来源: 中医药报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和运动迟缓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目前大多数医家认为帕金森病是因大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选择性丢失而引起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
  尽管帕金森病对饮食没有特殊要求,但饮食养生对该病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且可长期使用。尤其对老年人,因其多有五脏衰弱,气血耗损,加之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故配合饮食调治易取得用药物所难获及的功效。中医认为,帕金森病以五脏辨证而言,病位在肝、在肾,“颤摇之病,风之象也;肝为病之本,肾为肝之根,精血同源故也”;以五体辨证而言,病位在筋,“筋急则拘,风动则颤,颤拘病发也;筋者肝之属也”。故本病治疗定要滋养肝肾精血,以濡养筋脉,熄风止颤。由此推知,针对帕金森病的药膳,亦当从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养阴柔筋等方面入手。
  根据帕金森病的不同中医证型,介绍一些适合帕金森病患者食用的药膳。
  阴血亏虚证
  症状:表情呆板,肢体震颤,或以肢体拘痉、活动笨拙为主,上肢协调不能,步态拖拉,言语謇涩,腰酸腿重,大便秘结,舌偏嫩,舌苔少,脉弦细或细。
  红枣山药粥
  材料红枣10个,鲜山药60克,赤小豆20克,糯米50克。
  制法以上原料洗净一同入锅,加适量清水煮至粥熟即可食用。
  当归首乌鸡汤
  材料当归、首乌各30克,枸杞、山萸肉各15克,母鸡1只。
  制法上述四味中药洗净,装入洗净鸡腹中,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炖至鸡肉酥烂,加盐调味即可。
  鲫鱼补血羹
  材料鲫鱼500克,桂圆、山药、枸杞各15克,大枣4枚(去核),黄酒100克。
  制法鲫鱼切段,上述四味食材同置碗内加沸水、黄酒各1杯,蒸3~4小时。
  乌鸡炖甲鱼
  材料甲鱼500克,乌骨鸡1000克,调料适量。
  制法甲鱼洗净入锅加水煮沸,文火烧20分钟,取出剔去上壳和腹甲并切成段后入锅,放入乌鸡及调料,小火慢炖至肉软透,拣去姜、葱,调好味即可。
  百合龙眼煲鸡蛋
  材料鲜百合60克,龙眼肉10克,鸡蛋两个,白糖适量。
  制法将百合及煮熟去壳鸡蛋与龙眼肉入锅,加水煮至百合熟烂,加糖调匀即可。
  气血两虚证
  症状:表情呆板,姿势不稳,步态慌张,肢体或头颤,项背僵直,肢体拘痉,体倦乏力,或腰酸腿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
  人参银耳汤
  材料人参5克,银耳10~15克。
  制法人参切片入砂锅文火煮2小时,加入银耳熬1小时即可。
  山药玉竹鸽肉汤
  材料白鸽1只,山药30克,玉竹20克。
  制法三味洗净入锅加水煮至鸽肉烂熟,加入调料即可。
  首乌参豆汤
  材料黑豆50克,北沙参30克,首乌10克。
  制法黑豆浸泡后先煮1小时,再加入后两者共煮半小时取汁饮用。
  莲藕红枣猪脊髓骨汤
  材料莲藕250克,红枣5个,猪脊髓骨500克,生姜2片。
  制法四物一同放进瓦煲,煲至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成。
  黄鳝汤
  材料鳝鱼500克,盐3克,味精1克
  制法黄鳝去肠杂,切段,洗净,加水煮熟,调味。
  阴阳两虚证
  症状:行动困难,难以起立,表情呆板,肢体或头颤日久,项背僵直,肢体拘挛,体倦肢冷,或腰酸腿痛,有时头晕或晕厥发作,舌质淡红或淡暗,舌苔薄白,脉沉细。
  山药菟丝粥
  材料山药30克,菟丝子10克,粳米100克。
  制法菟丝子煎水取汁,山药研成细末与粳米共煮粥,粥熟加白糖。
  芡实银杏小肚汤
  材料芡实米120克,猪小肚550克,陈皮5克,白果(干)40克。
  制法猪小肚洗净去异味。白果去壳,芡实,陈皮用水浸透。将全部材料入煲加水煲3小时,调味即可饮用。
  黄芪猴头鸡汤
  材料猴头菌150克,黄芪30克,嫩鸡肉250克。
  制法猴头菌发透切片,鸡肉切块。黄芪洗净后切片。起油锅,投入黄芪、姜、葱、鸡块煸炒后,放入绍酒、发猴头菌的水,武火烧沸后用文火煮1小时,再放猴头菌煮半小时,适量调味即可。
  人参北芪炖乳鸽
  材料红参10克,北芪30克,乳鸽1只。
  制法北芪加水煮沸后约10分钟,然后与人参、切块乳鸽共放入炖盅内隔水炖3小时即可。
  枸杞核桃炖羊肉
  材料羊肉125克,枸杞子10克,核桃仁15克。
  制法三者入炖锅加水,并加入姜、葱、料酒炖2~3小时即可。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