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13|回覆: 0

[國學灌水] 古人的"口香糖"

[複製連結]
裏人 發表於 2013-7-12 21: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深圳商報
古人飯後只漱口,不刷牙。講究些的,也不過像【紅樓夢】裏的公子小姐那樣,在漱口之前,先用青鹽把牙擦一下。 


  所謂青鹽是一種塊狀的結晶體,主要成分也是氯化鈉,但是雜質很多,不能吃。擦牙的青鹽雕成稜柱形,紅黃褐色都有,模樣挺像石刻印章。估計賈寶玉就是拿這『印章』往牙上一按,來回刮幾下,然後喝水,咕嘟嘟,把水吐出來。一塊青鹽擦一次肯定用不完,擦完了放回去,下回吃完飯再擦。


  也有人不用青鹽,用竹片子刮,先刮牙齒,再刮舌頭。明清兩代用青鹽的少,用竹片子的多。 



  拋開噁心不談,清潔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或許青鹽和竹片子能防治齲齒和口腔潰瘍,但是清新口氣的效果並不明顯。據說清朝的男人去青樓嫖妓,吃完花酒都要再叫一盤糖炒栗子,究其原因,無非是想除除味。


  再往前說,唐朝人也不刷牙,老百姓過生活,口臭至多降低情趣,領導們在公共場合卻得注意形象。據孔平仲【孔氏談苑錄】記載,唐朝三省六部的長官去見皇帝,嘴裏都要含上一枚丁香果,丁香果揮發出丁香油,丁香油能除口臭。這幫官員之所以除掉口臭再去見皇帝,是怕自己熏到了皇帝,給皇帝留下壞印象,從而影響仕途。


  能除口臭的食品有很多種,除了丁香和糖炒栗子,還有橘子、橙子等水果以及花椒、茴香等調料。其中調料除臭在明清兩代頗為流行。例如明代開封人宴請賓客,飯前必有茶,飯後常有湯。茶無非是開水泡茶葉,湯一般用花椒、茴香、砂糖和甘草配料,放水鍋裏煮,煮開後,客人們一人一碗。茶用來開胃,湯呢?自然是用來除口臭。


  清朝的北京人愛吃零食,特別是嘉慶年間的男人,身上常拴一荷包,荷包裏裝滿胡椒籽兒,會客之前,那手先伸進荷包裏,捏出一粒胡椒來,擱嘴裏嗑。見人說話,一嘴的胡椒味兒,把口臭蓋過去了。胡椒很辣,吃多了上火,除此之外,其功能倒跟我們的口香糖頗為類似。(陳閒珍 (貴州))
        來源:深圳商報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