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40|回覆: 0

[對聯賞析] 楹聯墨跡原件受重視 歷史悠久後俗稱對聯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3-4-10 19: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京華時報
『楹聯』的原始時期指懸附於楹柱上的豎條形木質刻字裝飾物。楹為堂屋前部的柱子,古建築的廳堂,前後常有四根柱子,前兩根獨立支撐上枋及出檐部分的房頂,俗稱『檐柱』或『明柱』,在建築學上叫楹,因而懸附於其上的木聯被稱之為楹聯。後來人們把楹聯即掛着或貼在楹上邊的對子,約定俗成為對聯、楹聯,歷史極為悠久。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就有在兩塊桃木板上書寫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懸掛在左右門上以驅鬼壓邪的習俗。到了唐代,降鬼大神『神荼』『鬱壘』轉化成『尉遲恭』『秦叔寶』。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以後,逐步經過文人雅士的修飾提高,把漢語語言文學的所有修飾手法幾乎都運用到楹聯中來,衍化成寫在紙、布、木等材料上的對偶語句。這種對偶句內容豐富,用語新穎,生動活潑,詞藻典麗,哲理淵雅。要求又非常嚴格,上下兩聯字數要相等,平仄要協調,對仗要工整,上下聯內容要關聯但又不得重複,成為我國精巧別致的文學體裁和全民族喜聞樂見的文學藝術形式。
我國史料記載最早的楹聯,【吳越春秋】描述,吳越時,龍華寺僧契盈,一日,侍忠懿王(吳越王錢B,在位於907-931年)游碧波亭,時潮水初滿,舟楫輻輳。王曰:『吳越去京師三千裏,誰知一水之利如此!』契盈因題聯句『三千裏外一條水;十二時中兩度潮』於碧波亭亭柱。三十年後,按【蜀機】云:蜀未歸宋之前,一歲除日,蜀王孟昶(在位934年-964年)令學士幸寅遜撰詞題桃符版於寢門,後蜀主孟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寫『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納』即享受,『餘慶』舊指『先代的遺澤』,上聯意『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遺澤』,下聯意『佳節預示着春意常在』。以上兩副對聯,被人們公認為是我國文獻記載的最早楹聯。
早期的楹聯墨跡原件,由於任其歷史歲月的零落湮沉,沒能保存下來,只能在古籍中尋找記載的聯語。到了明代中期以後,人們開始重視它的書法藝術和收藏價值,楹聯墨跡原件受到社會珍藏。
這副吳昌碩『石鼓文七言聯』中『以朴為秀古原樹,其真自寫斜陽花』。吳昌碩為近代中國藝壇承前啟後的一代巨匠,一生以詩、書、畫、印\"四絕\"名震海內外。此聯在用筆上,行筆、轉折果斷遒勁,線條粗厚,節奏變化豐富,為吳昌碩石鼓文的精品。聯語內容上看,吳昌碩的審美取向主張自然美,以朴為秀,聯語引自南宋劉辰翁詞【六州歌頭】『斜陽外,芳草碧,落花紅』,就更顯貼切。
趙榆(拍賣史專家,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