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943|回覆: 0

[史學] 淺談當代我國歷史文化遺產價值體系的構成(2)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3-2-28 19: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文史參考
3 從發展生產力角度看遺產在國家可持續發展中的戰略價值
  在當代全球化進程中,我們還要關注並發揚全球文化與地區與民族的多樣性文化相結合所產生的時代價值觀。張岱年先生針對這個問題提出了關於『文化選擇論』的思想,即『肯定文化的可折取性和不同地區民族的文化,通過彼此之間的廣泛交流,產生文化的雜交,進而獲得新的文化類型,這也是文化多樣性的表現形式。』結合我國國情,從促進國家建設角度思考我國歷史遺產的社會價值十分重要。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指出:『國家現代化建設與歷史文化傳統的繼承和保護之間,不是相互割裂、更不是相互對立的,而是有機關聯、相得益彰的。』只有積極保護和利用歷史文化遺產才能有效促進城市現代化進程,歷史文化遺產是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生產力因素,是城市發展和現代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3.1發展文化產業,優化城市經濟結構要挖掘遺產的文化產業價值
  現代城市的經濟構成,已從傳統的以工業生產為主的模式逐步轉變為多元構成的新經濟形態。第三產業和新興的文化產業在城市經濟發展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大城市的指標評價體系中,第三產業產值占GDP比重是反映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變化的重要指標,同時也反映城市經濟結構的優化程度。其中旅遊業作為第三產業中的龍頭產業是遺產價值市場化的最直接途徑。
  在國外,遺產大國無一例外都是旅遊大國。例如:法國依靠其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每年吸引7000萬旅遊者,旅遊收入達299億美元,是世界第一旅遊大國。目前為什麼『世界遺產』的品牌含金景越來越高,對這一品牌的競爭從國際到國內也日趨激烈,實際上反映出各個國家對遺產價值的探求『愈發具有一種資源博弈的性質』,『凱恩斯』決議背後是資源和利益的爭奪。
  到2020年以後,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旅遊大國。其中,人文景觀無論從構成旅遊賣點,還是從保持持續強勁吸引力來講,自然景觀都是無法與其比擬和抗衡的。隨着旅遊業逐步從走馬觀花式的觀賞旅遊過度到體驗、品味和參與型旅遊,文化旅遊正在成為旅遊業的主體。而文化旅遊的主要內容就是尋覓地方歷史遺產蹤跡。
  不僅如此,以旅遊業帶動的相關服務業以及地區文化產業的全面發展,對於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着更為重要的意義。它表現在:歷史文化遺產促進地區經濟的整體發展;文化產業是增加就業的重要渠道;是偏遠地區傳統產業結構整體調整的重要依託等等。

  3.2城市形象營造與開發遺產的文化品牌價值保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不是保護落後,完整地保護『昨天的文明』恰恰是現代文明高度發達的標誌。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內容。
  3.2.1它是構建現代城市良好人文環境的重要基礎文化歷史遺產是千百年來人類文化創造的精華,有其濃厚的不可再生的特定文化內涵,有其無法替代的美學情趣和韻味,是現代城市中最能引人人勝的文化景觀,因而是構築現代城市良好人文環境的寶貴遺產。城市公眾素質的提高,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歷史文化遺產對於城市公眾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它可以使城市公眾產生潛在的歷史責任感,激發醉心城市發展的熱情,淨化他們的心靈空間,從而自覺地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城市不斷發展的新形勢。
  3.2.2它是城市綜合實力的構成要素城市綜合實力包括經濟實力和文化實力,城市強大的輻射和影響力來源於城市的這兩大基礎。目前我國大城市的綜合實力還比較弱,即便是上海,2000年GDP總量只達567.5億美元,是倫敦1987年的1/2,是東京1991年的1/9。對城市而言,歷史文化遺產對於營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歷史文化底蘊、加強文化實力,改善投資環境等方面都會起到重要作用。2l世紀的城市面臨競爭,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文化資本』,就是指城市的『文化傳統、習俗,以及與人類社會發展相一致的城市文化精神』。它是構成現代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就象城市的名片,勾勒出它給予人們的第一印象。文化品牌經營得好,可能會帶來許多無形的有利影響。
  4 反思全球化社會背景下歷史文化遺產的『邊緣文化』價值
  在2004年6月的【經濟觀察報】中有這樣一篇報道『新天地――青磚和玻璃的雙重神話』其中談到『新天地的青磚意象和玻璃意象的交織性書寫產生出兩種事物――中產階級的西方神話和海外遊客的東方神話,它們在那個地點被雙重地書寫,這是它受到消費者廣泛歡迎的原因』。文章強烈的傳遞出人們對於這樣的歷史遺產保護方式既困惑又充滿興趣的現實狀況。而且伴隨着類似『新天地』這種再利用式保護項目的不斷推出,國內專家們的討論和質疑聲令我們必須面對現代建築意念對歷史遺產的『干預』。它們給我們的啟示是無法迴避的,那就是――在文化全球化的時代,歷史文化遺產這個維護民族文化最直接,最穩固的領域,成了民族文化向外傳播的『急先鋒』,同時可能成為東西方建築文化最直接碰撞的『實驗田』。它仿佛就是張岱年先生所說『文化雜交』的現實版本,歷史遺產文化價值的多元性在這個層面也需要我們做出解釋。
  由此,以目前各國基本達成共識的關於歷史文化遺產『真實性價值,情感價值,文化價值和使用價值』的普適性價值認識為核心,以代表我國文化多樣性的中國傳統和現實社會對遺產價值內涵的發展為兩極,將形成當代我國歷史文化遺產價值體系的完整格局。(作者:陳蔚 胡斌 何昕)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