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24|回覆: 0

長沙新發現明、宋、五代城牆疊壓遺蹟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3-1-9 21: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長沙晚報
201319135113610.jpg

長沙坡子街華遠華中心項目考古發掘明代牆體西側一線麻石牆體(西北-東南)

去年7月,長沙市考古工作人員在坡子街華遠華中心項目工地西南角挖掘取土位置,發現壘砌較為規整的一線麻石堆積及青磚鋪砌的古城牆,昨日記者看到古城牆已經被遷移,只剩下推土機和施工現場。據悉,該段古城牆被遷移異地保護。陳飛 攝 
    去年年初,長沙潮宗街一帶發現古城牆引發廣泛關注,昨日記者從在長沙舉行的2012年湖南考古匯報會上了解到,長沙市區坡子街南側一帶先後發現明代、宋代、五代3個不同歷史時期的牆體堆積遺蹟,以及241口古井,目前城牆區發掘工作已經完畢,並被遷走以便異地保護。
  文物發現
  明、宋、五代城牆疊壓於此
  去年7月,長沙市考古工作人員在坡子街華遠華中心項目工地西南角挖掘取土位置,發現壘砌較為規整的一線麻石堆積及青磚鋪砌堆積,初步判斷與2011年萬達公館三四期考古工地內發現的長沙宋代古城牆遺蹟相同,隨即對工地進行現場保護並展開搶救性發掘工作。
  至去年9月底,城牆區域發掘完畢。在這片區域發現的明代牆體呈南北方向分布,牆體中間夯築填土堆積大部分遭破壞,僅殘存東西兩側寬15米左右的麻石牆體。牆體由長方形麻石條交錯壘砌而成,西側牆體保存較好,長約22米,寬1米,殘高3米。宋代牆體則疊壓於西側明代麻石牆體下方,現在殘存兩側青磚砌牆體及牆體下部夯築基礎,東西兩側牆體寬約10米。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工作人員在這裡還發現了五代時期牆體,雖然僅殘存牆體下方夯築基礎,但是其結構保存較好,牆體下方一線豎有大木樁以鞏固牆體基礎。明清牆體的起砌位置西低東高,而五代時期的牆體較明清和宋代牆體而言,位置偏西。
  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當時發現古城牆的區域西鄰湘江大道,北起坡子街,南接人民路,目前古城牆遺蹟等已被遷移保護,工地上正在施工。
  除古城牆外,考古工作人員還發現了241口古井,以圓形豎穴土坑井為主。由於靠近湘江河灘,地層堆積較淺,古井井壁大多在發掘過程中有垮塌跡象,保存狀況較差。
  文物價值
  為明晰長沙古城界限提供證據
  據湖南省文物考古所所長郭偉民介紹,華遠華中心項目長沙古城牆的發掘,是繼2011年萬達公館項目發現長沙古城牆西側一線牆體後的又一次展示,是長沙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證據,為研究長沙古城的歷史演變及古人修築長沙城的構築方法等提供了新的資料。
  郭偉民告訴記者,由於考慮到此前被原地保護的古城牆目前信息已經基本完整,該區域的古城牆遺蹟等已經被遷移,並進行異地保護。『隨着長沙火車老北站的拆除及金融中心的建設,北城牆可能會被陸續發現,長沙古城的界限將進一步明晰。』
  相關鏈接
  2012年湖南重大考古發掘
  洪江托口水電站淹沒區
  2012年11月,考古工作人員順利完成了諸葛城城址和大塘嶺墓地的發掘,基本確定位於托口盆地西部隸屬於三里村19組的諸葛城城址建築和使用年代為宋代,並推測宋朝在此築城駐軍以鎮四方,大塘嶺墓地位置是目前所見最靠西的一處戰國――西漢墓地,從中確定楚國當時的勢力範圍已經深入到雲貴高原的前端。
  永州藍山縣五里坪墓地
  2012年9月底,考古工作人員完成清理墓葬48座,時間最早可至西漢早期,晚至魏晉時期。其中發現了珍貴文物,考古隊也對周邊秦漢時期的遺存進行了調查,它們和【史記】、【漢書】記載的重大事件,在嶺南地區的中國化進程中、在湖南由邊地到內陸演進過程中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秦漢帝國時代的華夏邊緣陸續出土與內地高度一致的考古遺存和標本,是這個演進過程的真實寫照。
  永順老司城遺址考古新收穫
  2012年2月至6月,考古工作者在老司城發掘出宮殿區主體建築的台階,對衙署區進行了全面勘探,基本弄清了其建築布局。通過對衙署區第一級平台的發掘,進一步發掘城址內的道路交通網,新發掘了宮殿區環城道路,河街、紙棚街、正街和北門上、堂坊包的相關遺蹟;對紫金山墓地進行了全面勘探,新清理墓葬十餘座,在老司城核心區發現各個時期墓地五十餘處。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長江文輝表示,2015年或2016年,老司城很有可能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記者 石月

        來源:長沙晚報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