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38|回覆: 1

[制度研究] 略析漢晉時期皇帝宗廟四時祭、E祭問題(4)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2-12-21 18: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貴陽文史
與以往制度相比較,三十個月一殷祭祀禮制的特點就在於不因三年喪而停輟應時舉行的『殷』祭禮,這一現象在東晉時期表現比較突出。譬如,穆帝昇平五年(361)五月崩,宗廟十月應舉行的殷祭並未停輟,而是照常舉行。哀帝興寧三年(365)二月崩,廢帝太和元年(366)五月,皇后庾氏又卒。縱使如此,該年十月應時殷祭依然按時舉行。這表明,至少東晉哀帝、廢帝時期(362―370),因實行三十個月舉行一次『殷』祭的祭祀制度,故並不因喪而暫停宗廟應時舉行的殷祭禮。這種祭祀制度實行的起始時間雖然史無明載,但推測安帝義熙年間孔安國奏議『臣尋永和十年至今五十餘載,用三十月輒殷,皆見於註記,是依禮,五年再殷』[50]之言,大致可以斷定,三十個月一殷之制的實行當不晚於東晉穆帝永和十年(354),這從上述不因爲穆帝、哀帝之喪而停應時殷祭禮事亦可得到證明。不過,隨後也不乏因喪或其它原因而暫停應時『殷』祭的事例。按照三十個月一殷祭間隔排列推算,從廢帝太和元年十月至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396)十月,東晉皇帝宗廟應舉行的殷祭計有12次。其中,夏四月應舉行殷祭的年份有369、374、379、384、389、394諸年,冬十月應舉行『殷』祭的年份則有371、376、381、386、391、396諸年。但是,從徐廣所說『尋先事,海西公太和六年十月,殷祠。孝武皇帝寧康二年(374)十月,殷祠。若依常去前三十月,則應用四月也。於時蓋當有故,而遷在冬,但未詳其事。』[51]來看,孝武帝時曾將應於寧康二年四月舉行的殷祭推宕至十月舉行。細繹史文,其『遷殷』可能與四月仍在孝武帝父簡文帝司馬昱三年喪期內有關。又如,太元二十一年九月,孝武帝崩。本來應於該年十月舉行的『殷』祭也暫停不行,『至隆安三年(399),國家大吉,乃循殷事。』[52]應該指出的是,上述因喪而暫停舉行應時殷祭禮事既不是對三十個月一殷祭祀制度的否定,也不表明東晉後期宗廟殷祭禮制有向曹魏、西晉之制回歸的跡象。依據王肅說,簡文帝喪至寧康二年八月畢,是月應舉行殷祭,但實際上祭祀是在十月舉行的,這意味著當時在殷祭時月安排上依據的還是三十個月一殷間隔方式。由於情、禮難以兼顧,所以,東晉中、後期在國家有喪或其它變故時,舉行殷祭應循常例時月還是有所變易問題上曾進行過多次辯駁。因而,這一時期殷祭禮制的反覆不定自然也是當時難以恰如其分的保持情、禮咸宜適中矛盾的反映。
  通觀上述,西漢時期可能尚無宗廟四時祭之制。自東漢依據【周禮】記載確定宗廟四時祭名禮制後,曹魏、司馬晉歷代相沿,無所變易。這一時期變化繁雜的是作爲宗廟大祭的E、祭(殷祭)禮制。東漢實行的是三年一度於十月舉行祭和五年一度於四月舉行E祭的制度,爲糾其祭祀舉行時月間隔黷、疏不均、不因喪暫停殷祭禮反映出的重禮而抑情之弊失,曹魏兼采鄭玄、王肅經說,於三年喪畢後舉行宗廟E、祭,無喪則循『五年而再殷』之制行事。曹魏之制雖倡揚了『孝』道,伸揚了人『情』,但其失在於繁縟。爲求禮制在現實中的簡易、適用,大概在東晉時確立按三十個月間隔舉行宗廟殷祭的禮制。但從當時諸多因喪或停或行應時舉行的殷祭禮事例及論爭來看,『情』與『禮』的衝突仍未消弭,而這無疑也是魏晉社會因人性的覺醒而要求稱情以制禮思潮的反映。(作者:郭善兵)

    參考文獻
[1]【左傳・成公十三年】,十三經註疏本,中華書局1980年版
[2]【禮記・祭統】,十三經註疏本
[3] 劉雨【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禮】,載【考古學報】1989年第4期
[4] 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卷15【四祭】,中華書局1992年版
[5][6][7][8][23]【漢書】卷73【韋賢傳】
[9][29][31]【後漢書・祭祀志下】
[10] [11]【後漢書】卷2【顯宗孝明帝紀】
[12]【經典釋文】卷6【毛詩音義中】,中華書局1983年版
[13]【周禮・春官・大宗伯】,十三經註疏本
[14]【三國志】卷3【明帝紀】
[15][46]【宋書】卷14【禮志一】
[16] 參見【詩・小雅・天保】、【禮記・王制】孔穎達等疏
[17]【三國志】卷1【武帝紀】裴注引【魏書】
[18][21][43][45][48][52] 杜佑【通典】卷49【E上】,中華書局1988年版
[19] 孫希旦【禮記集解】卷13【王制第五之二】,中華書局1989年版
[20] 董蓮池【殷周E祭探真】,載【人文雜誌】1994年第5期
[22][34][41] 參見【禮記・王制】鄭玄注、孔穎達疏
[24][35]【春秋公羊傳・文公二年】,十三經註疏本
[25]【漢書】卷12【平帝紀】
[26][27][28][30][32]【後漢書】卷35【張純傳】
[33] 參見金子修一【日本戰後對漢唐皇帝制度的研究】(上),載【中國史研究動態】1998年第1期
[36][47] 金子修一【關於魏晉到隋唐的郊祀、宗廟制度】,載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37]【儀禮・士虞禮】,十三經註疏本
[38] 參見【禮記・檀弓上】孔穎達疏,十三經註疏本
[39][40] 楊晨【三國會要】卷11【禮上】,中華書局1956年版
[42]【三國志】卷4【三少帝紀】
[44]【魏書】卷108之一【禮志一】
[49] 參見【左傳】閔公二年、文公二年、宣公元年杜注,十三經註疏本
[50][51]【宋書】卷16【禮志三】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2-12-21 15:17 | 顯示全部樓層
什麼是E祭?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