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80|回復: 0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2-12-1 16: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修复员薛继民用镊子夹着细小的纸片,修补古籍残缺的地方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为了和要修复古籍的纸张厚度接近,工作人员需要用测纸仪测量纸的厚度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由于修补的地方需要的纸片很小,工作人员用镊子夹着纸片在毛笔上蘸糨糊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给古籍破损的部分粘贴上纸后,用毛刷将粘贴的部分刷平整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缝装修复的古籍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修复完毕,用锤子将古籍敲打平整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修复完成的古籍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修复古籍的全部工具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保存在柜子里的古籍善本都用纸包起来,防止灰尘进入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古籍阅览室的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双白手套,翻阅古书须戴上手套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破损古籍修复过程【全图】
省图“镇馆之宝”《碛砂藏》(部分)

  在陕西省图书馆地下书库,陕西省图书馆特藏文献部古籍修复组组长梁晋保用软毛刷拂去古籍的灰尘。那些虫蛀、粘连、脏污的古籍正等待着有人赐予它新的生命。
  “一本书,如果经过修复及妥善保存,可延续十年甚至百年的生命力……”梁晋保说,古籍修复如医者问疾,仅以纸张为例,不同材料及工艺制作的纸张,就有几十种。
  经过化学药水浸泡的纸张,在显微镜下能还原出它原有材质的纤维。梁晋保说,这些纸张多来自南方,专门订做,运到这里。根据古籍原用纸张配上同材质新纸张,赐予古籍新的生命。
  原始书籍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墨子明鬼》有“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的记载。正是这些古籍的出现,将中国古文化用一条隐隐的线引向悠远的文明深处。
  但相比其他文物,书籍的生命更脆弱。水渍霉染、火烬烛燃、虫蛀鼠啮,无一不致命,甚至流传中的过度摩擦都会导致纸质纤维的絮化。

  古籍修复东晋已有,至今已1600多年

  在陕西省图书馆特藏文献部内的古籍保护中心,那些走在死亡边缘的古籍,等待着修复人员给予它们二次生命。
  虽无文献和实物考证,但有推断,古籍修复在东晋已有,至今1600多年。即使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后,书的复本量仍很少,获得一部书仍属不易,书籍破损,还需人修补。
  有文章称,明代以前的古籍纸张原料大多采自植物韧皮纤维,由手工制成,耐久性颇佳,可达百年甚至千年。然而由于传统纸张生产日渐匮乏,要找到修复古籍所需的材料就面临着极大困难。如早期书籍用纸,如今大都已无处可寻;而部分晚些时候的古籍用纸,寻访起来也是大费周折。如不能如愿,即便是伤痕累累的古籍也只能束之高阁,以待来人。因而,古籍修复更显得弥足珍贵。
  宋明之后,由于书籍的大量印刷和制作成本降低,私人藏书及商业盛行,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复已演变为一种职业。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潜心钻研、反复实践,形成不同流派,进而传承下来。
  2008年10月,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在陕西省图书馆挂牌成立。该中心着力于古籍善本普查、修复保护人员的培训,同时对已损坏的古籍进行修复。

  “一册古籍的生死,完全在一念之间”

  所谓古籍,一般是指编纂、写印于1911年以前历朝的刻本、写本、稿本、拓本。而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
  那些随着历史变迁尘封于书库的古籍,由于长期潮湿过度或者长期重压,书页之间紧密粘连,无法翻页。梁晋保给出的办法是“蒸”。具体做法是,给霉变粘在一起的古籍包上塑料布,再裹上纸,然后放在铝锅里蒸煮。直至书页能全部揭开,蒸煮才结束。有虫卵和霉菌的古籍,还需要在冰柜里冷冻,以达到杀菌杀卵的效果。
  在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内有几张方桌,喷壶、小刀、糨糊、毛笔……这些古籍修复者们常用的工具就放在案头。
  梁晋保说,古籍善本修复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也是一门复杂精深的传统技艺。一名合格的古籍修复师需要懂得纸张、版本、装裱、化学等知识,甚至还要掌握古汉语的一些技能。迄今古籍修复还延续着师徒相传的传统,流派不同、工艺不一。由于时代变迁,一些技艺已失传。但修复中最要紧的还是选用纸张及配制糨糊。
  说到糨糊,梁晋保说,必须选用纯小麦淀粉,用开水冲拌。书边和托页修补,需要调制清淡,如修补封皮,则需调黏稠,稍有差错,一册古籍将可能毁坏,“一册古籍的生死,完全在一念之间……”

  8名古籍修复员,一天最多仅能修复7页

  “古人给我们这代人留下的精神财富,不能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的31岁修复员薛继民很喜爱自己的这份工作。
  薛继民说,这项工作很有意义,每次修复都是为了让古籍能流传得更久远。美术功底对于从事这项工作很有帮助,修复、装裱、给书脱酸,修复部位需要不断用锤子敲打,修复切点的高度不能超过1毫米。
  他也坦言,这份工作很枯燥,周而复始重复同样的事情,不能融入自己的创造性,一坐就是几小时,眼睛易流泪,最疼痛的是颈椎。“但修复好一页,心里还是蛮开心的……”
  陕西省图书馆特藏文献部主任杨居让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陕西古籍约有160万册,古籍种类5万余种,由于时间久远及过去条件有限,导致目前有10%左右的古籍存在损坏。
  梁晋保说,从事古籍修复工作二十余年来,令他引以为荣的是修复过《毗卢藏》和《普宁藏》。目前,陕西省图书馆特藏文献部共有8名古籍修复员,最多时一天仅能修复7页。
  “有些古籍还有可能继续损坏。人手不足,现有损坏古籍的数量,等到我们都退休了也很难修复完……”梁晋保说。也有工作人员推测,修复好省图所有的古籍,至少需十余年。
  目前在陕西,除了省图特藏文献部,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也有人对古籍进行修复。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将在十二月初的秋拍中隆重推出“广韵楼”珍贵古籍善本的拍卖。其中绝世孤本《钜宋广韵》五卷保守估价过千万,引人注目。北京保利方面曾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广韵楼”藏书的拍卖,让更多的人重视发掘古籍本被遗落的价值。
  梁晋保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古籍保护一定会有个好的未来。

  知道一下
陕西省图书馆有个“镇馆之宝”:《碛砂藏》


  杨居让介绍,陕西省图书馆内有一套古籍,堪称“镇馆之宝”——《碛(qì)砂(shā)藏》。
  《碛砂藏》是宋代以后刻印的五部佛藏中的最后一部,从宋到元共经历了107年才刻印完。全书共6362卷,陕西省图书馆馆藏量是全国最多的,有5646卷。民国初年,西安的《碛砂藏》分别保存在开元寺和卧龙寺,现在的开元商场就是昔日开元寺的所在地,而卧龙寺则在柏树林附近。1915年,开元寺的《碛砂藏》被运往卧龙寺保存。1923年,康有为来陕讲学,偶然发现了卧龙寺内的《碛砂藏》,提出愿以自己的一部佛经交换《碛砂藏》。留下一张借书条,第二天便带人赶车转运《碛砂藏》。很快,康有为“偷书”一事为西安名流所知,各大报纸纷纷对此事大加报道,整个西安都传得沸沸扬扬。迫于压力,康有为最终没能将《碛砂藏》拿走。
  杨居让说,“康圣人盗书的公案,使‘陕西有一部宋元本《碛砂藏》’的消息轰动了全国、震惊了佛教界,于是在1928年10月,陕西省教育厅便将存于卧龙寺的《碛砂藏》移交给省图保管。”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