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51|回覆: 0

[史學] 構建歷史與道德的二元張力(2)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2-11-29 18: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檔案春秋
二  


    然而,在文學作品中表現出歷史與道德兩個維度,還只是為構建歷史與道德的二元張力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要深入地表現出歷史與道德之間的二元張力,還需努力挖掘兩者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以恰當的形式將其充分地表現出來。在這方面,狄德羅的【拉摩的侄兒】是一個成功的範例。小說從三個層面揭示了歷史與道德之間的複雜關係。首先,是道德本身的層面。
    在談到【拉摩的侄兒】時,黑格爾指出:『意識到自身並表現出自身的意識的分裂狀態,是對現有存在的尖刻嘲笑,同樣也是對整體的紛繁交錯狀態和對自身的尖刻嘲笑;這同時也是這整個紛繁交錯狀態的尚可察覺的反響……公正的意識(這是狄德羅在對話中指定自己扮演的角色)認為每個因素都是永恆的本質,它不知道它恰恰是這樣才造成顛倒,它是一種愚昧的無思想的東西。分裂的意識是對顛倒而且是對絕對顛倒的意識:概念是這種意識中的支配者,它把一些同公正相距很遠的思想結合在一起,因而它的語言是機智的。』②在這裏,黑格爾很有意思地稱狄德羅在作品中扮演的是『公正的意識』(自然,既是扮演,就說明這個狄德羅不是現實生活中的狄德羅),由此推論,拉摩的侄兒扮演的就是『分裂的意識』。作為『公正的意識』,狄德羅表達的是一種傳統的、向善的、為社會大多數人特別是統治階層所認可的道德意識。這種道德意識在欲望的滿足與精神的提升之間選擇後者。而拉摩的侄兒則恰恰相反。他代表的是一種變異的、趨惡的、以個人為中心、追求欲望滿足的道德觀念。兩者之間經常發生着針鋒相對的交鋒。然而值得玩味的是,在二者的交鋒中,扮演公正意識的狄德羅並沒有取得勝利。在許多情況下,兩人勢均力敵,誰也說服不了誰;而在少數情況中,拉摩的侄兒反而佔了上風。比如兩人在辯論世界上有無神聖崇高的時候,話題最後落到『如果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你不認為這社會將是頂有趣的嗎?』,狄德羅不得不表示同意:『為什麼不呢?』③而一旦同意只有每個人都按自己的意思行事,這個社會才是好的,狄德羅前面對拉摩的侄兒的批判也就站不住腳了。這說明狄德羅認識到了問題的複雜性。
    另一方面,拉摩的侄兒雖然『惡』得過分,但卻並不徹底。在其內心深處,他並沒有完全擺脫『公正的意識』的制約。『我在你的眼中是一個十分卑賤、十分可鄙的東西,有時在我的眼中也是這樣,不過不常這樣罷了;我因這些惡行而沾沾自喜比自怨自艾的時候還更多些』④。既然有自怨自艾的時候,有自認卑賤、可鄙的時候,就說明他對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否定。這說明,狄德羅與拉摩的侄兒在社會的層面所發生的兩種道德觀念之間的交鋒,在拉摩的侄兒的內心裏面,依然是矛盾對立,互相交鋒着的。在『分裂的意識』的代表拉摩的侄兒的內心深處,其認可的,仍是『公正的意識』;相對於『分裂的意識』,『公正的意識』仍然佔據着評判者的位置。其次,是歷史的層面。
    馬克思主義認為,推動歷史前進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以及兩者之間的矛盾鬥爭。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原有的生產關係束縛了它的發展的時候,社會的變革就來臨了,新的階級必然導致新的社會現實的產生。【拉摩的侄兒】反映的正是這種社會現實。但是新的社會因素的產生,必然會引起它與它產生於其中的母體的矛盾,從而造成社會的動盪,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道德的墮落,從而又反過來影響到生產的發展。【拉摩的侄兒】雖然沒有正面表現這種社會現實,但從小說中的描寫我們可以推論出這種現實。
    狄德羅與拉摩的侄兒所生活的時代,是資本主義與封建主義激烈鬥爭的時代。小說中,狄德羅所代表的道德觀念本質上是封建道德正面精神的表現;而拉摩的侄兒所代表的道德觀念本質上是資產階級負面精神的表現。其時正值資產階級的上升時期,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社會經濟的支持下,資產階級的道德也處於上升的時期,即使其中消極的一面也是如此,因為歸根結底,這消極的一面也是適應着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社會經濟的需要而產生的,是支持着資產階級與封建階級的鬥爭的。正因為如此,在與作品中的狄德羅論戰時,拉摩的侄兒才那樣的咄咄逼人,那樣的毫無顧忌,那樣的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惡』呈現出來;狄德羅才那樣的謙讓,那樣的缺乏戰鬥精神,那樣的處於守勢。這正反映了新的社會因素,新的階級對舊的社會秩序、舊的統治階級的衝擊與否定。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