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30|回覆: 0

[口語危機] 漢語『是』源於『時』的考察(4)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2-11-8 18: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語文網
然而這一概念最初還是由『時』承當的。前面說過,【說文】以後歷代字書、歷代語言學家和我國著名甲骨文專家,都認定『時』的古文寫作『]』『從之、日』,也就是說,古文『]』是『日』和『之』的會意字。『日』和『之』都見於甲骨文,均是最早產生的詞彙。『之』甲骨文形爲『屮』下有『一』,【說文】:『之,出也。象H過屮,枝莖漸益大,有所之也。一者,地也。』徐鍇箋:『之言滋也,H木滋長也。江陰孔氏廣居曰:「H木初出,多兩葉對生;及其既長,則枝葉左右參差。故「屮」象初生之形,而「ㄓ」象枝莖益大也。」』段註:『之,出也;引申之,爲「往」義。』各家說法雖略有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之』的本義有生長、發展、變動之意。這樣,『時』的『四時』含義也就非常好理解了:『日』變動運轉而產生『四時』,這是『時』的本義;抽象的『時間』意義如段玉裁所說,是由原來具體的『本春秋冬夏之稱引申』而發展出來的。『時』後來從『四時』意義發展出我國形上學的基本概念『準則』(本在)、『此』(在者)和判斷(存在)的意義,也就是說:『時』曾經是我國形上學存在論的集中的語言體現。


    『時』爲什麼會是存在論概念?或者說,形上學的本在、存在、在者三個基本概念怎麼會與時間之詞發生關係?這正是海德格爾在它影響巨大的【存在與時間】(又譯【是與時】)[10]里想要告訴我們的。海德格爾把人這種『此在』直接解釋爲『時間性』。海氏認爲,人這種此在與別的此在的一個本質區別是:人一經『被拋在世』,就『隱而不彰地領會著解釋著存在這樣的東西』;[11]而人總是『從將來「來向」自身』,[12]或『先行到未來』,即人總是預先規劃設計自己的未來,然後再採取行動。這樣,人就『首先在世內照面的……事物那裡發現時間,……經驗到時間』,[13]『利用放著光和熱的太陽』這一存在者『生長出「最自然」的時間尺度――日』。[14]『現場』的『日』變動不居,但人卻從它那裡領悟到沒有在『世內照面』的存在,領悟到那個沒有『照面』的『常』『法』『則』――『是』。因此,由萬變的『時』(運動變化的日)生長出不變的形上學的最高範疇『本在』意義,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中華民族的本體論觀念『是』來自『時』,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這對於我們認識中華文化的原初根源是有重要意義的。

    『是』來自『時』的難題解決了,我們來討論『是』『時』與指代詞『這』『此』的關係問題。漢語的判斷詞『是』與指代詞『是』有密切關係,語言學界一般認爲判斷詞『是』是由近指代詞『是』發展而來。[15]可是,這裡有一個問題:近指代詞『是』怎麼會發展出判斷詞『是』來?

    這是關於『是』的最令人困惑的一個問題。詞義的派生主要有兩種方式:引申或比喻。引申義以事物的相關性爲基礎,比喻義以事物的相似性爲基礎。判斷詞『是』與近指代詞『是』之間既無相關性,又無相似性,從詞義發展方面無法解釋。這種不同用法的『是』也不是兩個詞同音假借的關係,因爲上古『是』基本不單獨做判斷詞,也就談不上是一個獨立的詞,當然也就談不上談和別的詞同音假借的問題。從傳統語言學角度,也許我們永遠也解不開『是』的判斷義和近指義的關係之迷,但以哲學的眼光來看這一問題,這個處於『遮蔽』狀態的『是』便頓然『敞明』了。

    海德格爾認爲,傳統的語言學是『外在的句子理論』把『「是」降格,弄成爲「系詞」』,[16]因此不可能讓語言從遮蔽狀態『現象』。如果將『是』從語言學的『系詞』還原,『是』就顯現它集形上學本在、存在、在者三個核心概念於一體的實質:這個一體在漢語裡就是概念的物質形式語音『shi』、文字符號『是』(原初文字符號爲『時』);三個核心概念即同西語系詞to be的三個基本義項相應:本在、存在、在者。英語to be的動名詞形態being有形上學『本在』、『在者』二義,當作『在者』用時,being可帶上複數形態即beings,being表示形上學最高概念『本在』時,它不能帶複數,而且須大寫爲Being;而to be的動詞形式(am/is/are)即『存在』。因此,本在、存在、和在者在英語to be分別用三種形態表示。而漢語是沒有形態的語言,西語中由一個詞的不同形態表示的意義,漢語用同一形式表示。『是』的判斷義,即西語to be的動詞(am/is/are)表示的『存在』意義;『是』的『準則』『常道』義,即西語不能帶複數的動名詞being表示的『本在』意義;而最令我們困惑的『是』的近指代詞『這』『此』義,就是西方形上學三個基本概念之一的『在者』意義,也就是可帶複數的動名詞beings表示的意義。西語to be這三位一體的關係與漢語這三位一體的對應關係如下: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