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16|回覆: 0

[國學灌水] 『藥王』孫思邈:壽長百歲 屢次拒絕入仕當官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2-9-21 00:4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新民晚報
2012920165332514.jpg

『藥王』孫思邈

被後人譽為『藥王』的孫思邈,生於西魏大統七年(公元541年),卒於唐永淳元年,壽長141歲。另有記載,孫其實活了102歲。無論據何種記載,孫思邈壽長百年,確是事實。 


  在科學還不發達的古代,孫思邈何以長壽,很值得探究。筆者查閱有關『藥王』的多種記載,很有啟發。孫思邈生於陝西耀縣農村,那裡山巒重疊,屬黃土高原地區,當地時常缺水。孫幼年體弱多病,飽嘗疾病折磨,因常年求醫吃藥,其務農的雙親不堪負擔,這讓幼年的孫思邈產生長大行醫的念頭。


  孫思邈7歲入學,聰明過人,他勤奮好學,日誦千餘言。據【舊唐書】載,西魏大臣獨孤信對孫思邈十分器重,稱其為『聖童』。 孫思邈18歲時立志學醫,20歲時已讀儒、道、佛各種經典,隋文帝召他做國子博士,孫辭謝。唐初,魏徵奉修五代隋史,曾多次向孫思邈核對史實,可見孫以博學多識而聞名於世。唐太宗求賢如渴,召其入京,當時孫思邈已過中年,但面容、氣色、形態仿佛少年人,李世民見之大喜,又深為感嘆,賜其官職,孫思邈謝絕。唐高宗即位,也聞其名,賜其諫議大夫,孫思邈仍未允。孫思邈當時隱居在太白山、終南山一帶,在湖光山色叢林中遍閱歷代名醫扁鵲、華佗、張仲景、皇甫謐、葛洪的醫學典籍,並兩次入川採集藥草,專治疑難雜症,許多病危患者經他妙手調理,居然化險為夷。孫思邈交友廣泛,詩人盧照鄰、文學家兼醫學家孟詵、書法家宋令文、大臣謝季卿與醫林二兄弟甄權、甄立言皆與他時常切磋交往,這些人還拜長者孫思邈為師,孫思邈則時常有妙論發表於席間,令眾人茅塞頓開。


  『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這是孫思邈對『良醫』的標準。他認為,行醫者膽子要大,但在診病與治療時需十分小心;他還認為,醫生對症下藥要靈活多變,不同的病症,不能拘泥於同一醫法。作為醫生要心胸開闊,行事堂堂正正。貪婪與私利是行醫者之大忌。這也是孫思邈一生處世之規範。 


  由此可見,孫思邈為何屢次拒絕入仕當官,他認為官場坎坷而風險太大,人入仕途易生貪慾之念,耗費精力而求名利,實在無益於健康。故孫思邈雖先天不足,但其後天調適與加強鍛煉,創造了一套簡易的養生之法,至90歲仍『視聽不衰,神采甚茂。』他在百歲之後曾勉強接受『承務郎』一職,因他為了閱讀宮內珍藏的醫學文獻,當他搜集完資料又告老辭官還鄉,隱居於陝西耀縣的五台山中,完成了醫學名著【千金巽方】。


  【千金巽方】共30卷,是對孫思邈30年前撰寫的【千金要方】的補充與學術經驗的總結。他不僅收錄與驗證了許多古代藥方,而且還新增了許多藥方與病例。更令人敬佩的是孫思邈的醫德,他對某些醫家秘守驗方,不許弟子泄漏一方一法,頗為反感。孫思邈率先將大量驗方、秘方公之於眾。他對一些醫家給病人看病時自我吹噓誇耀,或詆毀別的醫家來抬高自己,或治好一病,就四處宣揚,唯恐天下人不知,這種『昂首戴面』、把眼睛長在頭頂上的浮誇之風,他很鄙視。正因孫思邈為人低調,虛心學習,他的醫術才能出神入化。我以為這也是其長壽的根本原因。


  孫思邈臨終前,囑其家人將其薄葬,不須殺牛羊來舉行祭祀活動。但他『功在生民,則民祀之』,他隱居的五台山被稱為『藥王山』,『簫鼓年年拜藥王』,已成為今天當地人的一種習俗。


  (米舒)

        來源:新民晚報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