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34|回復: 0

[專家評論] 聯合早報:[黄彬华]小泽出手:日本政坛又将重组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12-9-2 10: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联合早报
     
  日本执政民主党分裂,首相野田佳彦政权摇摇欲坠,“造王者”小泽一郎重出江湖,不仅日式“换相闹剧”又将登场,日本特有的“新党旋风”又将再度刮起。这是当今日本政坛最新的动向。  
  人们似乎不太关注“泥鳅”首相野田的去向,却非常好奇“幕后将军”小泽今后的动向。日本传媒先是洪水般报道,小泽率领49名民主党国会议员退党的消息,然后才分析党魁野田不得不灰头土脸挥刀开除“造反派”的过程。民主党不仅已一分为二,还会继续分裂组合,日本政坛再度成了政客们的竞技场。  
反小泽斗争的延续  
  执政民主党的分裂,外表是“增税路线之争”,终于撕裂了这个乌合之众的政党,其实是结党以来就困扰民主党的派系问题,或称“小泽派”与“反小泽派”之争的白热化,终于摧毁短命的民主党政权。6月26日国会众议院消费税增税法案的表决,不是执政党与反对党决战的悲壮场面,而是执政党内派系公开决裂的表演。当天480人的众议院,虽有459人参加表决,结果却是363票赞成、96票反对告终。增税法案固然已依法通过,却使这个自称政治手腕比泥鳅更“泥鳅”的野田首相,不仅面目无光,而且即刻就要面临一次“换相危机”的考验。  
  除了弃权和缺席的众议员,议案有96人反对也不算什么,但有73名执政民主党人参与“造反”,包括前党首小泽一郎和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事态就变得严重了。何况,小泽和鸠山事前已经公开声明,增税违背了民主党2009年众议院选举的竞选纲领中不实行增税的承诺,就是在欺骗选民,因此与领导层针锋相对,增税路线之争遂成了反小泽派利用为解决“小泽问题”的突破口。为了摆脱党内小泽的牵制,不惜与在野党联手,也要置小泽于死地。这是野田的勇气,却使野田有勇无谋的证明。  
  后果是,野田一派不仅要面对小泽一派退党的威胁,还必须为增税开罪选民付出沉重的政治代价。这是野田丝毫没有胜利的喜悦,反而心绪沉重、精神焦虑的根本原因。但年近古稀的小泽,却不愧是沙场老将,身经百战的“幕后将军”,持着国会有近百人的支持,不仅精神抖擞,还故作轻松,堂堂正正地在国会殿堂投下手中反对的绿卡,向他自己创建的民主党高高举起了反旗。  
四次组党仍乐此不疲  
  小泽一郎所以被人称为“幕后将军”、“破坏之王”,是他涉足政坛五十年来,不拘成败,不惧艰难,以退党、拆党、组党、并党、搞垮内阁,又推举首相等行动,活跃于日本政坛的结果。他已前后四次组建新党,既有破坏也有建设,这就是小泽的能耐,也是一些人对他恨之入骨,又有人崇拜他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在日本舆论界,总有人把他妖魔化,连检调当局也总对他虎视眈眈,设法要他锒铛入狱,却又总让他一直笑傲江湖。  
  小泽一郎在前首相田中角荣的调教下,成了日本政坛著名的谋略家、政治数学的天才运用者、腐朽组织的破坏者、组织者,甚至还是制造首相的“造王者”,他的重出江湖,明显还将是组党、并党那一套,因为他依然信奉田中的人多才有政治力量的“军团主义”。从组建“新党”到并凑小党成大党过程中,他享受到“幕后将军”发号施令的快感,也实现了他要改造日本政党政治形态,比如将对立的右翼(自民党)与左翼(社会党)政党,改变为可替代轮流执政的自民党与民主党的日式“两党制”。但野田民主党的太快蜕化成为自民党附庸,又使小泽大失所望,因此他又不甘寂寞,特别是野田等“松下政治塾”一派的跋扈,使他决心要再掀“新党风潮”,要重组他心目中的“两党制”。  
  根据日本传媒的报道,小泽新党将在下星期(7月11日)正式成立。党名也许会以新党的政策中心――反增税、反核电和地区主权改革――强调重视国民生活,而命名为“国民生活党”。党领导干部则选定小泽一郎当党魁,山冈贤次为代理党首,东祥三与铃木克昌则分别担任干事长和国会对策委员长。  
  小泽新党暂时会以拥有50名国会议员的姿态出现日本政坛,虽然如此,它也将是目前众议院的第三大党,参议院的第四大党,虽然不致即刻直接威胁野田政权的存亡,却依然会左右日本的政局。何况,依照小泽一贯的政治手法,他会通过政党的扩充、政党的合并,继续扩展势力,包括将政治触角伸展到目前蠢蠢欲动的地方政治势力,与大阪桥下彻领导的“大阪维新会”等结盟的可能性也非常高,因此大选后小泽也许会更加活跃日本政坛,小泽左右日本政坛的历史还会重演。  
  (2012-07-07)  
  作者是新加坡退休报人   
《联合早报网》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