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26|回覆: 0

[民事維權] 洋奶粉屢登黑榜 專家呼籲破除盲目崇拜心理

[複製連結]
家鄰 發表於 2012-8-28 00: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0日訊 (記者蘇蘭)『食品安全』四個字一直挑逗著國人的神經,尤其是三鹿三聚氰胺事件之後,消費者『崇洋』心理愈加泛濫,似乎對洋品牌唯馬首是瞻。然而,無情的數據在提醒國人,西方的月亮不比中國的圓,西方的食品不比中國的好到哪裡。 8月17日,國家質檢總局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今年6月份共有126批次進境食品化妝品不合格信息。中國經濟網記者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國家質檢總局上半年共攔截並銷毀1236批次進口食品化妝品,其中亨氏、總統、帕斯卡乳業等乳製品品牌赫然在列。
  中國經濟網記者比對今年1——6月的名單統計發現,備受中國家長推崇的諸多洋奶粉再次出現在不合格名單中。來自德國的泓樂嬰兒配方奶粉(1段2段)、幼兒配方奶粉(3段)以及較大嬰兒配方羊奶粉5批共9.63噸,來自紐西蘭的可益多嬰兒、幼兒、較大嬰兒配方奶粉3批0.0162噸,均因標籤不合格被銷毀。來自波蘭的一批樂芝牛奶奶酪,因維生素D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被銷毀。6月份不合格名單中,亨氏、總統、帕斯卡乳業等乳製品也赫然在列,各種不合格乳製品累計達5噸多。
  洋品牌奶粉屢上黑名單 專家呼籲破除盲目崇拜心理
  據統計,不合格進口乳品的原產地來自十多個國家,包括法國、澳大利亞、西班牙、美國、義大利、荷蘭、丹麥、紐西蘭、新加坡、德國、英國。其中不合格批次產品主要集中在法國、德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主要涉及類別爲奶粉、奶酪和乾酪等等。拒不完全統計,不合格乳製品總重量超過數百噸。
  儘管質檢總局強調,對於不合格的進口食品、化妝品,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均採取了退運或銷毀等措施,未進入國內市場銷售。但已經對食品安全戰戰兢兢的消費者對問題洋品牌表現出了清醒的『鄙視』,因爲來自各種渠道的信息表明,洋品牌並非價高質優。
  今年以來,洋奶粉已經屢次爆出問題。中國經濟網記者查閱公開資料,今年6月24日,廣州市工商局發布抽樣檢驗情況稱,『源自紐西蘭的「高培」360°嬰兒配方奶粉(1段)硒含量不合格,以及源自美國的「百得智」金裝嬰兒配方奶粉(1段)「灰分」指標不合格』。
  8月初,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宣布,抽驗14個6個月以下嬰兒配方奶粉樣本,發現其中6個樣本的碘含量低於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的要求,包括日本明治、和光堂、森永等奶粉,法國菲思力以及荷蘭美素佳等奶粉品牌也『榜上有名』。
  據不完全統計,洋品牌奶粉在國內市場占有率已達65%,高端市場更是高達90%。著名乳製品專家王丁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未必進口奶粉就一定能保證質量安全,近年國內也逐漸湧現出部分乳企擁有較好的品質管控能力來保證奶粉質量,中國市場消費者應該破除對洋奶粉的盲目崇拜。
  留學澳大利亞、曾經在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工作的周勵女士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她幾年前留學澳大利亞期間沒聽說過澳大利亞有那麼多嬰幼兒品牌奶粉 ,反倒是三鹿奶粉出事後,冒出來那麼多『被著名』的奶粉。而今,已經身爲兩個孩子的周女士,原來還給孩子從國外帶奶粉。經過這一兩年的比較,她從去年起開始給一雙兒女餵產自家鄉黑龍江的國產奶粉了,她說:『非喝不起而是傷不起。』
  全國消協統計洋品牌 屢遭網民投訴
  事實上,像周女士一樣的媽媽們已經越來越多地開始覺醒了,不僅不再崇拜洋品牌而且開始舉起維權的大旗向洋品牌開戰。今年40歲的北京全職媽媽王平均原來總是在淘寶商城購買洋品牌奶粉,現在開始爲在香港出生的兒子購買國產品牌奶粉了,而且她還組織別墅區的家長們在小區網站的論壇上維權。
  網民的投訴案例在不斷增多。中國經濟網記者從中國消費者協會了解到,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兒童用品投訴2,006件,特別是對於嬰幼兒奶粉的投訴, 79.6%的投訴與質量問題有關,主要集中在保質期內出現結塊、生蟲等變質現象。
  如,今年5月,湖北消費者楊女士反映,她在某大型連鎖超市購買了2盒某外資品牌嬰幼兒奶粉。孩子食用後出現嘔吐、腹瀉症狀,仔細查看包裝,發現奶粉出現結塊現象。今年6月,浙江消費者程女士反映,她在某超市購買了的某外資品牌嬰幼兒奶粉。孩子食用後就拉肚子,還一直高燒不退,送到當地人民醫院就診,醫生建議停止餵食奶粉,情況才漸漸好轉。
  國產奶粉品牌當自強 摒棄『扶不起來的阿斗』形象
  面對越來越理性的消費者,國產品牌給如何應對呢?
  跟蹤過多年中國乳製品質量並推出中國乳製品用戶滿意度的中國質量協會用戶工作部樊天順部長,日前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和國外品牌相比,中國的乳製品企業面臨、承受的市場壓力非常大,利潤空間相對也比較小。但越是這種情況,越需要夯實基礎,而不是盲目地擴張市場。
  樊天順還指出,如果國內的企業不是一味地追求高速占領市場份額,而是穩紮穩打地做,效果應該會好得多。因爲積累才能最後形成品牌的積澱,最後才能擴大市場,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最終贏得消費者的貨幣選票。
  當然,國產乳製品在國人心中似乎一直是『扶不起來的阿斗』的形象,百姓質疑聲也從來沒斷過。針對前不久消費者對乳製品『歷史最好』的懷疑態度,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崑岡前不久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說,近三年來,國家對乳製品行業和企業進行整頓,成效顯著,國家有關部門和組織對乳製品質量抽檢的結果是99%以上合格,從時間縱向看,的確是歷史最好。
  他認爲,老百姓對我國乳製品的質疑應歸因於兩個方面,一是大家對於行業和企業這三年來所發生的變化,還不夠了解。二是因爲社會上出現的一些乳製品問題,使廣大消費者的信心進一步受到傷害,疑慮很深。
  針對這樣的現狀,宋崑岡認爲,一方面,企業應該加大宣傳力度,可以設置『企業開放日』,定期邀請消費者和媒體參加,讓大家了解奶製品的生產加工流程,使消費者放心。另一方面,國家應該繼續加大監管力度,並及時將檢測、監管的結果公布出來,消除老百姓的顧慮。不迴避現實問題,及時解疑答惑。
--------------------------------------------------------------------------------------
                                版權聲明:
   凡註明來源『誠搜網』的內容系本網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誠搜網』字樣。本網轉載其他網站的稿件,內容未經本網證實,轉載出於傳遞信息之目的。
   【信息核實流程說明】下載 內容糾錯電話:01085788822 郵箱:wxw315@vip.sina.com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