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18|回覆: 0

[漢語教育] 試論漢語中成語的獨特性及成語教學方法(1)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2-8-17 17: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語文網
論文摘要:成語是漢語中一種特有的短語形式。成語語義形象感鮮明,將『象、言、意』完美融合,將其用於創作,更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提高作品的層次和人們的審美情趣。成語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就目前語文教學中成語教學部分的教學方式,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
  1 漢語成語的確定及其範圍
  成語是漢語中特有的短語,是具有特定內涵的約定俗成的語言。對於它的界定,至今學術界仍眾說紛紜,尚無明確定論。主要分歧在於成語和慣用語之間的劃定。劉叔新先生認為憑藉『表意的雙層性』可以區分成語和慣用語,並認為 『穿小鞋』、 『碰一鼻子灰』和『三長兩短』 、『七上八下』、『甚囂塵上』等都具有成語的資格。而目前國內有學者則認為它們屬於慣用語範疇,周薦認為,『穿小鞋』等之類常被人們視為慣用語的單位實際上應屬於詞,而『三長兩短』、『七上八下』、『碰一鼻子灰』等俗語單位為慣用語。
  2 成語是漢語的獨特的組成部分
  成語是漢語的一大特色,是漢語獨有的語言,其他民族的語言中是沒有成語的。漢語是世界上獨有的表意性語言,而成語又是漢語中最璀璨的明珠。它濃縮了歷史,融進了文化,經過了千百年的演變而形成豐富。可以說,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都包涵在浩瀚的成語之中,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結晶。它的獨特性在於:
  第一,成語展現了漢語表達巨大而豐富內涵的能力和語義融合能力。短短幾個漢字,往往包涵了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一個典故、一個道理、一個哲理,它在歷史的演變中自然形成。每一個成語幾乎都有它的來歷。各朝各代的文化和歷史保存在成語之中,這使成語具有各朝各代鮮明的文化特點和時代特色。熟知成語典故之人,一讀到成語,那些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就鮮活生動的再現眼前;對歷史不太熟悉之人,也會明白成語中引申的內涵。中華民族的文明歷史,給人的教育啟迪,通過成語這種方式,就把它的精神實質流傳了下來。
  第二,成語用它強烈的情感、價值觀和鮮明的形象感向人們傳遞細膩而準確的信息。成語中有褒有貶,揚善抑惡的價值取向十分明顯。有些抽象的感情、概念,用語言很難描繪,但一個普普通通的成語,就可以把人的感受完整而準確的表達出來,這是成語特有的魅力。比如『哀聲嘆氣、哀哀欲絕、哀思如潮』就把人悲痛的感覺栩栩如生的描繪出來; 『目中無人、昂首向天、昂首闊步』就把一個人的驕傲自大活靈活現的刻畫了出來;『三顧茅廬』表達了劉備的求賢若渴;『鞠躬盡瘁』表達了諸葛亮為國操勞的精神。仁、義、禮、智、信等這些具有重要內涵的概念,在成語中都有形象和生動的表述。成語是包羅萬象的,任何事物都有相應的成語準確的表達出來。
  3 漢語成語產生的原因
  語言是思想和文化的載體,沒有語言就沒有文明、就沒有智慧和創造,就沒有一切。成語的產生形成,和漢語的特點有直接關係。古漢語文字洗鍊、惜墨如金、高度提煉,這是成語產生的原因之一。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歡作詩,習慣用詩歌這種藝術形式言志抒情,而詩歌創作有着很嚴格的韻律要求,要求文字非常精煉,在嚴格的韻律下,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豐富的情感和最大的內涵,因此古人在詩歌的創作中,產生了大量的成語。如『煮豆燃箕』、『老驥伏志』、『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等成語,都來源於詩歌。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神傳文化。釋、道、儒三教交相輝映,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石。所以,三教思想在成語中都有大量的反映,是成語的主要來源。中華文化中,儒教是主流,讀書人也稱儒生。所以,反映儒家思想的成語是最多的,體現仁、義、禮、智、信等儒家思想的成語俯拾皆是,數不勝數。反映佛家思想的成語也很多,如『大徹大悟』、『三生有幸』、『頑石點頭』、『天女散花』、『回頭是岸』、『明心見性』、『慈悲為懷』、『指點迷津』等成語,都是反映的佛家思想。反映道家思想的成語也不少,如『水滴石穿』、『清靜無為』、『鯤鵬展翅』、『道法自然』、『弄玉吹蕭』、『上善若水』等等。三教思想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沉澱,大大豐富了成語寶庫。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