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86|回復: 0

[汉语词典] 浅谈“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的话语标记性(2)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8-16 18: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国语文网
笔者认为在这里,基本用法与标记主观情态的用法只是弱化与强化的区别,基本用法并没有完全消失,如在交际双方为上下级的会话中,依然以请示用法为主。
  (二)后续话语的表达与否取决于表达意愿的强烈程度
  正是由于主观情态的标记成为主要语用目的,说话人后续话语的表达与否受听话人反应的影响降低,受说话人表达意愿的强烈程度的影响上升。
  以上例句中,除个别情况(包括会话双方身份等级差别悬殊,如君臣、上下级、师生、父子等)外,其他所有听话人即使表示拒绝,说话人也有可能置其拒绝于不顾,继续表达后续话语。
  言语交际中,出于礼貌原则,听话人不会轻易拒绝说话人的表达意愿,因为拒绝是严重威胁说话人面子的行为。在使用这一语句时,即使说话人并不留出时间等待听话人表态,而是直接说出后续话语,听话人常常也不会断然打断;如果说话人留出了表达时间,听话人还会表达出鼓励性的话语,如“说啊”、“说吧”、“说就是了”、“千万别憋着”等。这一语句反复使用呈经常化后,听话人对这一语句的“包容性”就成了一种为双方所掌握的会话共识,即双方都知道,说话人后续话语是否说出,常常不取决于听话人的反应,而取决于说话人的表达欲望是否强烈。例如:
  7.她突然道:“有句话一直想对你说但又不知该不该说。”我笑道:“不该说就不用说了。”她上牙咬着下嘴唇,下定决心:“我觉得还是说了好。”
  说话人“上牙咬着下嘴唇”,虽然被拒绝但仍然要说,可见表达欲望非常强烈,这一语句的使用正标记了其内心的犹豫情态。听话人的拒绝显然出乎其预料,但强烈的表达欲望依然促使说话人继续表达。
  (三)听话人的言语行为受其影响
  由于听话人的反应对说话人后续话语的限制性降低,语句对听话人的言语行为的约束力也有所改变,表现为回复的必要性降低和回复内容受到限制。
  一方面,说话人并不一定期待听话人及时进行回应,甚至有时连听话人进行回应的时间也不留出;另一方面,听话人也并不一定需要对说话人进行回应。并且听话人常常知道即使自己不进行回应,也不影响整个会话的进程。因此在现实语境中,听话人有时只是做出“看着”、“望向”、“用目光询问着”等身势语,或者默不作声,并无具体的言语行为。
  这一句式对听话人言语内容的限制,正反映在引言中网友提出的“你见过哪个电视剧里对方会回答‘那就别说了’吗”中(当然这也与电视剧剧情发展的需要有关)。为了保持交际双方的良好关系,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目的,会话需要遵守礼貌原则。当说话人使用这一语句后,即使听话人对说话人的后续话语没有兴趣,出于礼貌原则,一般也不会予以否定。例如:
  8.那位思维仍很敏捷的老人,顿时满脸疑虑,半晌,她才吞吞吐吐地说:“廖局,不好……把我的话都放在心上。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廖健雄知道老人想说什么,但仍鼓励道:“伯母有话只管说,我听着呢。”
  例句中,这一语句使用之后,听话人即使已经“知道老人想说什么”,仍表现出想听的样子来,并鼓励对方继续表达。
  只有当听话人有强烈的否定意愿或以开玩笑的方式回答时除外。例如:
  9.周宇突然喊住他:“杨书记,我有句话想说,又不知道该不该说?” 杨海民淡淡地说:“如果你还没有考虑好,就不要说。我的经验是,当一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的时候,往往是还没有考虑好。”
  周宇似乎听出了杨海民有些不耐烦,他脸涨红了,突然开口道:“杨书记,我这个计划不像有些人,是拿着国家大把大把的钱去做生意,现在生意做赔了,领导们也不敢管,银行也不敢管。老百姓现在常常骂,大款就是贷款。他们贷了那么多款,你们过问了吗?”
  听话人显然不想给说话人表达的机会,不仅“淡淡地”拒绝了他,还阐明了拒绝的理由。而说话人因有强烈的表达愿望,仍然置听话人的拒绝于不顾,表达出后续话语。
  (四)语气的不明确性和语音弱化
  由于两种基本用法的弱化,这一语言形式兼有的陈述、疑问两种语气在使用中都不够明确。在书面语言中可以使用多种标点符号;在日常口语交际中则常常表现为语气的变化、停顿的时长、眼神表情等伴随身势语的变化、个别语素音长音强的变化等比较丰富多样。
  整个语句的语音还具有逐渐弱化甚至脱落的特征。有时说话人仅仅表达出“有(一)句话……”,音强逐渐弱化,后半句并不说出,而是伴随一种试探性的口气拉长“话”的尾音。这种因语音上的进一步弱化而造成的简缩形式,经长期使用后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并不影响听话人准确理解为“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而不会理解为以“有(一)句话”开头的其他语句。如“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有(一)句话我可是先说在前头”、“有(一)句话我说了你可别不信”等。
  三、“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的话语标记性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一般总是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话语来进行会话,而不会选择对自己不利的。没有思考好的话,很可能会造成会话中断,甚至破坏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因此人们面对自己想说又没有完全想好的话时,大多选择暂时不说、“欲言又止”。说话人既然表达出“有(一)句话不知(道)该(说)不该说”,显然对他来说,后续话语是“欲言”的,具有一定的表达欲望,但为什么不是“又止”而是“不止”呢?明明不知道该说不该说,却仍然说出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不知道”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这就是语言的“主观性(subjectivity)”。通过观察语料可知,其实很多情况下后续话语从客观上讲并没有什么不能说的,说出之后听话人也并不觉得有何特殊性,甚至常常会奇怪地反问:“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但语料也显示,在使用这一语言形式时,说话人常常伴有一些特定的情态特征:“犹豫着”、“嗫嚅着”、“吞吞吐吐”、“将声音压低一点”、“低着头”、“低下头”、“鬼鬼祟祟”、“(眼睛)微妙地闪烁了一会儿”、“难为情地”等。可见说话人主观上认为后续话语在当前语境中具有新异的特质。
  Lyons认为,说话人会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印记(沈家煊,2001)。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