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77|回覆: 0

[論史] 略談明清農業經濟的發展與制約(3)

[複製連結]
濟世 發表於 2012-8-9 18: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光明日報
(三)水土資源的開發利用


  耕作制度:戰國開始從休閒制過渡到連作制,並出現了輪作方式。戰國秦漢多熟種植雖已萌芽,但真正的發展是唐宋,尤其是宋代,主要標誌是長江下游地區稻麥複種制的形成。明清多熟種植又有較大的發展,在江南,稻麥複種制進一步普及,南方的雙季稻和北方二年三熟制也獲得相當程度的推廣。


  土地利用形式:漢代有代田法和區田法。唐宋梯田、圩田、蛺鐧扔薪洗蟮姆⒄梗蔥倫疃唷C髑逡庖遄釵鈐兜氖悄承┑厙魷至俗酆俠麼筇鎘腖宓牡燙練絞劍懷莆┮檔某巍5筒鐧母腦煲燦蟹⒄埂


  水利:大型的農田灌溉水利工程是戰國出現的,西漢形成水利建設的第一個高潮,西漢中期以後,漢水、汝水、淮河流域湧現了大量陂塘。唐宋,南方水利發展勢頭超過北方,尤以太湖流域塘埔圩田體系的形成意義重大。北宋時,北方農田水利也有發展。明清,北方大型水利工程(除京畿水利外)萎縮,但農村的井灌有較大發展,而南方小型水利工程繼續發展,數量相當可觀[4] 。


  (四)生產結構


  種植結構:自新石器時代中期以來,我國廣大農區的生產結構是以種植業爲主,種植業中又以糧食爲主。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原爲粟黍,戰國秦漢大豆和冬麥地位有所上升,至唐宋稻麥取代了粟黍成爲糧作之首,是我國歷史上農業結構影響深遠的一次變革(稻是高產作物,麥不但緩解青黃不接的困難,而且爲大田複種創造條件)。明清,稻麥作爲主要糧食作物的地位進一步鞏固,又引進和推廣了玉米、番薯、馬玲薯等高產作物,有利於在貧瘠山區和高寒地區拓展耕地。衣著原料,戰國秦漢主要是傳統的大麻和蠶絲,唐宋苧麻有較大發展,蠶桑生產重心也逐步轉移到江南。明清,棉花在宋元奠定的基礎上擴展到整個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取代絲麻的傳統地位,是衣著原料生產結構的一大變革;蠶桑生產則收縮到江南、珠江三角洲等若干條件有利的地區,糧食和衣著原料生產之外,戰國秦漢已有獨立的園藝和林業,大田經濟作物除纖維用的大麻外,只有漢代傳入的油用胡麻(芝麻);唐宋經濟作物、園藝作物有較大發展,新興的種類除苧麻外有茶葉、油菜、甘蔗、花卉、藥材等;明清發展又高於唐宋,棉花、菸葉異軍突起,油料(尤其是大豆)、糖料、園藝等生產均盛。但森林資源破壞嚴重。


  農牧結構:我國戰國秦漢形成農區和牧區分立和對峙的格局。牧區有發達的的游牧業。在農區,廣大農民經營的畜牧業是一種家庭副業,但同時存在發達的以養馬業爲基幹的國營牧業和大型的地主私人畜牧業。國營畜牧業唐代臻於極盛,晚唐至宋衰落,馬等大牲畜數量減少,但有些地方養牛尚多,耕牛成爲販銷的重要商品,豬羊家禽的飼養也有發展。清代合草原內地爲一家,結束了農區政權與牧區政權長期軍事對峙的局面。國營牧業進一步衰落,傳統牧區許多牧場轉化爲農田,內地可以放牧的草山和荒地減少,內地再也看不到秦漢那樣的大畜牧業,農牧結構越發畸重畸輕。


  (五)農業區的擴展


  戰國秦漢,黃河流域基本上獲得了開發,成爲全國農業經濟的重心。唐宋,長江下游地區經過千年的開發,成爲全國最富庶的經濟區,農業經濟重心南移到長江流域。有人說,唐以前是單流域經濟,宋是雙流域經濟,這種說法雖然不夠確切,但形象地反映了農業經濟在地區上的擴展。從明入清,農區和牧區政權長期軍事對峙的局面結束了,國家空前統一,人口也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的時期,這兩種新情況給農業地區的擴展以新的動力。在人口壓力下出現了農民自發的開發性移民的浪潮(不同於秦漢時代那種政府組織的救災實邊式的移民)。南方經濟繼續發展,除江南繼續領先外,又出現湖廣、江漢、四川、珠江三角洲等新興農業區;黃河流域農業經濟也獲得恢復,扭轉了中唐以後衰退的趨勢;東北、蒙古草原、西北、西南等邊疆地區獲得進一步開發,不但傳統半農半牧區基本上轉化爲農區,傳統牧區相當一部分也轉化爲農區,農業區域空前擴展。但也帶來了農林牧比例失調、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等新問題。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