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83|回覆: 0

[史學] 古代農民如何改變二等公民身份(1)

[複製連結]
偷月 發表於 2012-8-7 23: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鳳凰網
中國古代的社會等級,一般按照『九流制』劃分,其中又細分爲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三個類別。分類固然很細,但主要社會群體依然還是四大類,即士、農、工、商,或者還可以直接劃分爲兩大類,即士、農。士,可籠統理解爲皇族、貴族及官紳,是御民的;古代中國一直是農業社會,農民占絕大多數,是主要被御的對象。二者的對立,構成了古代社會的兩大等級主體。
就身份地位而言,古代農民看似高於手工業者、商人及其他雜類,名列第二,但被壓榨、盤剝的程度,卻是首當其衝的。也就是說,農民以下,包括農民,都是古代社會的二等公民。
當然,身份也並非不能轉換。古代農民一旦放棄土地,從事其他行業的生產勞動,身份有可能會下滑。如朱元璋,原是僱農,屬上九流,後出家當和尚,就淪爲中九流;同樣,他們也有改變自己二等公民身份、提升社會地位的辦法。本文就著重探討古代農民是如何改變二等公民身份的。
第一種辦法是聯姻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有過這方面介紹,低等級的家庭,一旦與高等級的家庭攀上婚姻關係,身份地位即可相應得到提升。但這種攀親辦法並非沒有阻礙,因爲古代婚姻法則一直強調所謂的『門當戶對』,即雙方的身份地位需要對等,才能聯姻,否則會被視爲藐視禮法,受到家族懲戒或輿論的譴責。趙炎發現,下列兩種情形,卻能有效規避這種阻礙:一是皇家選秀,二是貴族及官紳納妾。
農民家庭有女初長成,若能入選宮廷,被皇帝臨幸,生出子女或取得一定名分,會給整個家族帶來莫大的榮耀,家族男丁地位的升格也是必然的。隋唐以前,朝廷選秀,一般在貴族及自由民(農民)家庭選擇,工、商及其他雜類家庭出身的女子是沒有資格參加選秀的。
宋代以後,這種規定有所放寬。如宋神宗的朱婕妤就選自手工業者家庭,其生父崔傑是商人,先後還有兩位養父,姓任的養父是書生,後一位養父朱士安是開酒廠的,三位『父親』均被封爲太師或太保,成爲皇親國戚。
在『門當戶對』的婚制約束下,農家女與士族之間無法進行正常的聯姻,不得已,只能退而求其次,允許女兒做『士』的妾,把希望寄托在女兒的肚皮及所生子女的親緣認同上。
母憑子貴,族以女貴,這在古代社會是常識。妾生子,有可能會升格爲正妻,那麼,正妻之娘家,就成爲『士』的名正言順的姻親;退一步說,即便妾不能成爲正妻,只要其所生子女在親緣上認同母親的娘家,同樣可以提升娘家的地位。如【世說新語・賢媛】記載的農家女李絡秀嫁給安東將軍周浚做妾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改變二等公民身份的例子,李家也因此真的成了『士』。
第二種辦法是修改家譜
家譜,是中國民間族群文化與史料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遺憾的是,家譜也存在造假的現象,大家所熟悉的劉備劉皇叔,其家譜就怎一個假字了得!爲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根子還是出在身份的改變這個企圖上。
中國古代社會重視血統延嗣論,所謂『老子英雄兒好漢』,貴族永遠是貴族,賤民永遠是賤民,因此,老祖宗是何身份,尤爲重要。像朱元璋那樣自承『淮右布衣』的人,畢竟不多見,趙炎以爲,他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古代農民想升格爲士,在家譜里動動手腳,就顯得很是必須。
西漢初年,山東一左姓農民通過修改家譜,將左丘明列爲先祖,爲其子參與當地孝廉選舉造勢,獲得成功。儘管這件事被許多讀書人視爲大笑話(左丘明,其實姓丘),但山東左姓家譜至今還是把左丘明列爲先祖的。古代家譜造假現象,許多典籍里都有記載,有興趣的朋友可參閱【帝王年譜】、【潛夫論.志氏姓】、【風俗通.姓氏篇】等譜學著作。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