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78|回覆: 0

[論史] 1433年後的中國:"南海"得失的偶然與必然(7)

[複製鏈接]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2-8-8 19: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鳳凰網
然而,鄭和病死於故里,明朝廷的海洋政策急劇逆轉,從此將近在咫尺的制海權拱手。民族國家與海洋權益意識的缺失,造成了帝國對海外利益的自動放棄。

    失去了馬六甲的中國,使帝國最南端的海上大門大開,從此無法阻擋西方殖民者的東來。台灣學者張存武曾說過,葡人之東來才是中國數千年來未有之變局。

    海水到處有華人--馬六甲的守望

    2008年7月7日,馬六甲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里。這意味着國際社會對馬六甲歷史意涵與文化遺產的認同,同時也讓世人有機會更深入了解這個處在海上十字路口,數百年來不斷融合各種文化的歷史名城。

    文/國家歷史特約莫家浩

    要說馬六甲,必須從海說起。

    馬六甲地處馬來半島的中南端,西臨連接東西大洋的馬六甲海峽,從地圖上看,恰好位於這條狹長水道的\"腰眼\"。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令馬六甲最遲在十四世紀前期便已經成為海峽一帶眾多貿易站的一員。1349年成書的【島夷志略】記載了這個當時仍被稱為\"無枝拔\"、盛產\"花斗錫、鉛、綠毛狗\"的商埠。

    作為一個新興起的貿易中心,馬六甲得到當時明朝永樂皇帝的高度重視,1403年永樂登基,派遣尹慶出使當時幾個著名的南海國家,其中便包括馬六甲在內。

    馬六甲與中國的密切關係一直持續到1435年,在此之前,馬六甲是鄭和船隊下西洋的中轉基地。根據馬歡的【瀛涯勝覽】敘述,當時鄭和船隊在馬六甲建立了專屬的營地和囤積貨物錢糧的倉庫。其地點據說至今仍找得到,那便是位於馬六甲市西南的三保山。

    三 保山其實是兩座連綿的矮丘,總面積約25公頃,是馬來西亞現存最早的華人墓地。山上遍布的一萬兩千座古墓中,有不少還是明代古蹟。這座歷史悠久的墳山在上個世紀80年代差點因政府徵用而剷平,最後在馬六甲華人社會的竭力抗爭下保存下來,如今是當地居民清早晨練與黃昏散步的地方。

    三保山腳下有一所供奉三保太監鄭和的保山亭,當地人乾脆稱之為三保廟。廟內還有兩口相傳為鄭和船隊將士所挖掘的三保井。這口古井的來歷還有另一種說法:相傳在馬六甲王朝蘇丹芒速沙統治期間,明朝皇帝曾經將一名公主賜嫁予蘇丹,蘇丹將公主及隨行的500名女婢安頓在三保山上,這口井正是由蘇丹與公主所掘。

    定居者的身影

    無論漢麗寶是否真的是明朝公主,歷史與傳說的背後都說明了早期馬來社會與華人移民的交融情況。其實,早在13世紀初,馬六甲便已經有華人定居者的蹤影。同樣跟隨鄭和下西洋的費信,在他的【星槎勝覽】中就說到當時馬六甲居民\"身膚黑漆,間有白者,唐人種也。\"這些\"唐人種\",無疑就是早期遷居南洋的華人了。之後在葡萄牙人繪製的一份1613年馬六甲地圖中便清楚標明了\"中國村\"、\"中國溪\"等地名。

    自從1511年葡萄牙人占領馬六甲後不久,便為了方便管理當地各族裔社群,開始推行\"甲必丹制度\"(Kapitan System),委任社群中的有力人士出任該社群領袖(即甲必丹)。1641年,荷蘭人占領馬六甲並延續了甲必丹制度。

    182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正式取代荷蘭人成為馬六甲的殖民宗主,並且取消了在馬六甲延用了200餘年的甲必丹制度。英國人治下的馬六甲,地位顯然不及當時剛剛興起的檳榔嶼與新加坡。

    從18世紀後期到19世紀初,這兩個英國殖民地的蓬勃發展從馬六甲吸走了大量勞動力與資本,使這座古城在時代洪流中漸漸被拋在後頭。馬六甲海峽一帶形成的早期華人社群,在學術上被統稱為土生華人(Peranakan)或海峽華人(Strait Chinese)。

    在英國海峽殖民地當中,馬六甲的海峽華人社群歷史無疑是最悠久的,其獨特的文化傳統至今保存下來,成為海外華人社會中特殊的文化現象。

    漂離海外的華人社會

    在海峽華人社會中,男性被稱為QQ(baba),女性則被稱為娘惹(nyonya)。他們所說的語言乍聽之下有點像馬來語,同時又有許多貌似閩南方言的詞彙。這是因為早期移民當中以閩南籍居多,長期處在馬來語環境裡也使得他們的下一代在語言上逐漸被同化,最後演變成獨樹一格的QQ馬來話。

    若想更直觀地了解海峽華人的文化融合現象,不妨試試品嘗馬六甲的娘惹美食。經過幾百年的文化交融過程,土生華人在烹煮食物時,巧妙地運用了南洋的馬來式調味料,糅合中國式的烹調法,味道以酸辣為主,酸中帶辣,辣中帶甜,令人回味無窮。

    在馬六甲,每一戶海峽華人家庭都有自己的拿手好菜,但對於其文化傳統的堅持卻往往表現出一致的固執。以服裝為例,早年的娘惹愛穿具有馬來風格、色彩鮮艷款式花俏的絲織上衣與馬來圍裙,搭配各式精美的針繡手提袋和鑲珠鞋。如果有幸成為新娘,婚禮上的娘惹禮服卻必然是一套恪守中國傳統的鳳冠霞披,婚禮前後的禮數規矩,舉凡過文定、過大禮、擇吉日、迎親拜天地等諸多細節,無論如何繁瑣,都不敢恣意疏漏。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