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57|回覆: 0

[民事維權] 實驗證實小賣部所售易拉罐罐口最髒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2-8-5 17:1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半島都市報
1415524523-0.jpg
實驗過程
1415523101-1.jpg
三種實驗樣本
  網傳『罐口病毒致病』,記者走進實驗室揭開衛生狀況真相
  近日,一則消息在網絡流傳甚廣:廣州一女子直接用嘴對罐口飲用了易拉罐飲料後,次日被送進醫院,不久便離開了人世。驗屍結果顯示,該女子喝的飲料罐口被鼠尿污染,致使其感染了細螺旋體病毒。雖然此信息最終被證實為謠言,但是易拉罐的衛生安全問題仍引起市民的廣泛關注。那麼,現實中的易拉罐罐口的衛生狀況如何?怎樣儲存易拉罐才能避免細菌滋生?怎樣飲用才能讓我們最大限度地避免接觸到細菌?7月1日至4日,記者來到中國海洋大學微生物實驗室,用實驗揭開易拉罐罐口的衛生狀況。
  網絡傳言
  罐口帶病毒,致人身亡
  近日,一則網絡傳言在論壇、微博、QQ 群裏傳播,引起了網民的關注。該傳言稱:『廣州花都區一婦女周日喝了3個罐裝可樂,周一被送進醫院,周三離開了這個世界。驗屍結果顯示她死於細螺旋體病,她直接用嘴對罐口飲用,實驗證明受到鼠尿感染細螺旋體病毒,鼠尿含有毒性和致命物質,罐裝可樂從倉庫運送到商店沒有清洗。請把這則消息發給你關心的人。』
  該消息一出,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廣州當地媒體對此事也進行了相當篇幅的報道。隨後,傳言在廣州偃旗息鼓,但卻在其他地方擴散。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類似的傳言還有一個『美國版本』,內容和廣州花都版本幾乎完全一樣,不同之處僅僅是事件地點變成了美國得州北部。
  市場調查
  罐口衛生,市民很關注
  傳言雖然被闢謠,但記者調查發現,易拉罐的衛生問題,尤其是罐口處的衛生狀況還是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易拉罐拉環主要分為外掀式和內嵌式兩種,但無論是哪種設計方式,易拉罐的罐口都暴露在外,因此難免會受到外界環境的污染。『我比較愛喝可樂,尤其是那種罐裝可樂,每次從冰箱裏取出一罐冰涼的可樂,然後「砰」的一聲打開,往嘴裏灌上幾口……感覺特別爽。』家住桑梓路的小韓是易拉罐飲料的忠實擁躉,對於易拉罐罐口的衛生問題,這名25歲的年輕人坦言也曾擔心過。『我就不願喝易拉罐飲料,主要原因就是我覺得喝起來不衛生。』市民劉女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罐子上面也沒個密封的蓋子,誰知道都被什麼東西碰過』。
  7月1日,記者在鎮江路一家小賣部購買易拉罐飲料時發現,由於店鋪大門向街道敞開,貨架擺放的易拉罐罐口都佈滿了一層灰塵。『不要緊,我給你擦擦就乾淨了,這都是新進的貨。』小賣部老闆娘熱心地拿起櫃枱上一塊抹布,熟練地在罐口抹了一把後,把飲料遞給了記者。當記者指出抹布擦拭可能不衛生時,老闆娘笑了笑說:『活得還挺在意,這麼講究啊青年?』
  實驗現場
  恆溫箱中,菌落哪個多
  為了解開易拉罐罐口的『衛生狀況之謎』,記者決定對此進行實驗。
  7月1日,記者分別從台東三路某大型超市的冷藏櫃中、桑梓路路邊小賣部的貨架上以及一箱未開封的易拉罐飲料箱內,各取了2罐易拉罐飲料,並在第一時間將易拉罐樣品放於密閉膠袋中,防止罐口的二次污染,影響實驗結果。
  取樣工作完成後,記者迅速將實驗樣品送至中國海洋大學微生物實驗室內。據實驗員介紹,由於易拉罐罐口的微生物數量有限,直接取樣觀察難度較大,而且存在很大誤差,故本次實驗採用微生物實驗室經典的平板培養皿培養的方法,經過取樣培養後,直觀檢測易拉罐罐口受微生物污染的情況。
  確定了實驗方法,實驗員開始進行具體的實驗。
  在無菌環境下,實驗員分別從上述3個不同來源的易拉罐中各取出一個,用鑷子夾住無菌棉球,對罐口進行擦拭。隨後,實驗員將附着在無菌棉球上的物質,均勻地塗抹在平板培養皿的培養基中,並將培養皿放置於 37℃的恆溫培養箱中,設定的培養時間分別為24小時、48小時及72小時3個時間點。『這樣就可以觀察到不同來源易拉罐罐口的微生物生長狀況,計算菌落數,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直觀反映易拉罐罐口的衛生狀況。』實驗員說。
  而為了知曉哪種清潔罐口方式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們接觸到細菌,實驗員還採用普通紙巾擦拭罐口、濕巾擦拭罐口以及清水沖洗罐口3種方法,分別處理完易拉罐樣本後,仍採用上述方法培養微生物,從最終的菌落數量上驗證哪種清潔方法能更好地控制污染。特別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取材的隨機性以及實驗的偶然性,該實驗結果僅適用於本次實驗。
  ■實驗結果
  小賣部的易拉罐罐口最髒
  經過24小時培養後,記者發現小賣部貨架上的易拉罐罐口微生物菌落數最大 ,約為200個菌落單位,而包裝箱內易拉罐罐口上培養出的菌落數最小,約為20個菌落單位,超市冷櫃中的易拉罐罐口為70個菌落單位,處於兩者中間。從結果上判斷,貨架上易拉罐罐口的微生物數約為包裝箱內的10倍。
  微生物實驗室的實驗員分析,由於小賣部貨架上擺放的易拉罐與外界直接接觸,時間久了難免會受到一些污染 。冷櫃中儲藏的易拉罐 ,由於受低溫以及冷櫃本身殺菌作用的影響,微生物數量相對較少。而包裝箱內的易拉罐,在開封前僅在生產環節直接接觸外部環境,因此所受的污染最少。
  經過約72小時的培養後,實驗人員發現,購買於小賣部貨架上的易拉罐罐口上,竟然長出了黑褐色的黴菌。
  對此,實驗員分析,可能是由於那個易拉罐罐口在貨架上被其他泄漏的飲料污染 ,而泄漏飲料中富含的糖類營養物質促使黴菌在罐口滋生。在實驗取樣階段,罐口的黴菌被塗佈於營養更為豐富的培養基中,經過一段時間培養,出現明顯的黴菌菌落。
  濕巾擦拭除菌效果最佳
  經過24小時培養,三種處理方式處理的罐口中,經濕巾擦拭的罐口微生物數量最少,清水沖洗的次之,而紙巾擦拭的除菌效果最弱。不過三種處理方式處理的易拉罐,都較未經處理的乾淨很多。實驗員分析,很多濕巾都有殺菌消毒作用,且潮濕的濕巾在擦拭罐口時更為徹底,因此除菌效果最佳,而清水沖洗時限於水流的衝擊力有限,無法保證把縫隙裏所有的『髒東西』洗掉。
  海慈醫院消化內科的專家告訴記者,貨架儲存的易拉罐,在夜間很可能被老鼠 、爬蟲等污染,其中可能會帶有類似大腸桿菌、黴菌等有害微生物,一旦直接對口飲用,很容易對人體消化系統造成危害,引發腹痛腹瀉等症狀。
  因此,消化內科專家建議消費者,在飲用易拉罐飲料時,不要光圖痛快拉開拉環直接對口飲用,最好是插一根吸管飲用,或者倒到杯子裏飲用。如果條件不允許,最好也要用乾淨的濕巾擦拭,將污染降到最低。
  文/圖 記者 景毅
  ■專家
  內嵌式易拉罐應被淘汰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認為,不管是拉環外掀式還是內嵌式的易拉罐,都存在安全隱患,他建議對易拉罐標準作出相應修改,並淘汰內嵌式。
  董金獅說,易拉罐外包裝經常暴露在有菌環境中,外掀式拉環易拉罐本身不能直接對嘴飲用,但商家在外包裝上並未明示給消費者,國家對易拉罐的材質和內部飲料衛生都有嚴格規定,但忽視了外側的污染情況。內嵌式拉環易拉罐當初是由美國人發明的,因容易帶入細菌,在美國沒能得到應用,十幾年前卻因為不像外掀式拉環那樣打開後會被隨意丟棄,體現了環保的理念而被引入中國市場,在他看來,這種設計有缺陷,應該被淘汰。他下一步會與企業、政府進一步溝通,研究是否取消內嵌式拉環或做相應改進,力爭出台易拉罐標準。
  據【城市快報】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