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96|回覆: 0

[醫藥臨床] 清溫澀腸湯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2-8-4 09: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中醫藥報
  尚品潔,男,1940年生,湖南省岳陽市中醫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醫院)主任醫師,全國第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湖南省名中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尚品潔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四十餘年,主攻內科疑難病症,擅長脾胃病、老年病的治療。他以四大經典為主臬,潛心學習現代名醫著述醫案,勤於臨床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出版論著4部。他遵古鑒今、臨證思辨、自擬新方,如理中和胃湯、三四通痹湯、清溫澀腸湯等,多有效驗。
  組成黃芪30克,防風15克,炒白朮15克,蒼朮15克,仙鶴草30克,白頭翁30克,白芍10克,制附子6克,炮乾薑6克,烏梅炭6克,甘草6克。
  功能益氣溫腎健脾,清熱燥濕止瀉。
  主治炎症性腸病日久,反覆發作,臨床表現為脾腎陽虛氣弱,腸道濕熱蘊阻之寒熱錯雜病症。
  用法制附片先煎30分鐘,其他藥物先用清水約1500毫升,浸泡40分鐘,然後合煎,武火燒開,文火30分,倒出。再加入清水500毫升,復煎20分鐘,兩煎合一,分2~3次於1日內飲盡。忌食生冷葷腥及刺激性飲食。
  方解方中黃芪益氣昇陽,防風祛風勝濕、疏肝理脾,兩藥伍用,防風得黃芪之補而不散泄,黃芪得防風散邪之力而不戀邪。炒白朮補脾燥濕,益氣和中,蒼朮健脾和胃,開郁辟穢,兩者消補兼行,使脾胃納運復常,水濕得以運化。仙鶴草味苦而澀,收斂止痢,消腫止痛;白頭翁味苦性寒,清熱解毒,涼血止痢,二者共奏清熱利濕止痢之功。炮乾薑溫中助陽,制附子溫陽補腎,相須而用,溫補脾腎,振奮元陽。白芍、甘草斂陰和陽,緩急止痛。烏梅炭妝斂止瀉以固之。綜觀全方溫陽補虛、清熱燥濕,對應了炎症性腸病寒熱錯雜、本虛標實的病機,彰顯了寒熱並舉、攻補兼施的治療原則。
  加減運用大便黏液多者,加敗醬草清熱化濕排膿;大便黏滯不爽者,合用香連丸,少佐炒檳榔,清熱止痢,導滯順氣;腹脹甚者,加桔梗、大腹皮上下分消;兩脅或左少腹疼痛者,合用四逆散理氣散郁止痛;若腹痛即瀉,瀉後痛減者,加陳皮,則瀉肝木而補脾土,調氣機以止痛瀉。(沈智理整理)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