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54|回覆: 0

[漢語教育] 論誦讀與古詩詞學習(2)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2-7-26 23: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文學網
誦讀是要帶節奏、韻律、平仄的。在古詩詞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確古詩詞的音樂之美來源於平仄的搭配、節奏的停連、韻律的悠揚,所以讀起來可以做到朗朗上口,抑揚頓挫,激情橫溢。在節奏方面,訓練學生學會把握古詩詞的節奏形式。例如,四言句為兩個音節『鐮葭,蒼蒼,白露/為霜』;五言句為3個音節『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或『舉頭/望/明月,低頭/思做鄉』;七言句為3個音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等。押韻則是使相關的詩句末尾的一個音節韻母相同或相似,以形成聲音的迴環往復,產生復沓美;聲調的平仄搭配,以及雙聲、疊韻、疊字、疊句的恰當使用,也能求得音調的和諧美。
  誦讀應是帶着想象的。古詩詞肓簡意豐,貴在含蓄,時空跌宕,跳躍騰挪,非聯想、想象不能領悟其意境、意趣。『輕風舞細柳』,之『舞』,『淡月失梅花』之『失』,一字風流,境界全出。教師就要啟發學生通過聯想、想象,在頭腦中出現『輕風徐來,柳枝拂然』的柔美,以及『月輝映照大地,與梅花相映成趣』的情景,才能領會詩句或詞句深邃的意蘊和含蓄的感情,獲得閱讀的愉悅和欣賞的滿足。古詩詞浸潤着作者的審美意趣,多借景抒情、憑物寫志、詠史寄興、即事感懷,又多用映襯渲染、虛實相生、動靜互見、擬人比喻等表現手法,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只有放眼廣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飛雪、千山披白的寥廓淒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葉孤舟、一竿魚釣和一個孤苦老頭,才能走進一個在宦海中雖幾遭打擊幾度浮沉,仍痴守節操、孤寂憤怨的靈魂深處,實現跨越千年的靈魂對話。
  誦讀應是帶着情感的。誦讀時應引導學生的情感介入,使誦讀進入聲情並茂的佳境。古詩詞是『緣情』而作的,所以訓練學生誦讀時,就要把誦讀技巧與對古詩詞意景的體味聯繫起來,讓學生體會到當時作者寫詩詞時的心情、情境,讓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使學生能較準確、充沛地表達出古詩詞的意境。只要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感情,學生就能夠比較容易地進入古詩詞的特有境界,探得真諦,得到啟迪。比如李白寫的【贈汪倫】浪漫而熱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寫得豪邁而激昂:『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讓學生反覆誦讀這些古詩詞,
從節奏韻律、畫面想象、情感領會方面去誦讀,體會他們的誠摯友情,古詩詞還何愁難學、難掌握?
  應特別注意,課堂上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誦讀古詩詞是十分必要和十分重要的。但學生誦讀古詩詞不能僅限於課堂,僅限於短短的45分鐘中的若干時段,因為那樣學習是極其有限而被動的。每一首古詩同都是作者智慧及其人生經歷的結晶,都凝聚了千年文化的積澱。因此,古詩詞的學習還應該延伸到語文早讀課,更要延伸到課堂之外,引導、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多看、多讀古詩詞,讓自身充分沐浴在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中,使他們的性情得到陶冶,文化素養得到提高。與此同時,可在校園內定期舉辦古詩詞誦讀比賽活動,各班級先進行選拔賽。然後學校進行總決賽,決出名次並給予獎勵,由此營造校園內學習古詩詞乃至學習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這對建設精神文明校園大有事半功倍之效。
  但同時還應該注意到。多媒體技術在古詩詞教學上的運用,使得課堂知識量大大增加,豐富了古詩詞教學的資源,可以把無聲的平面古詩同文字轉變為集圖像、聲音為一體的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但同時也造成很多教師過於依賴課件。要領略陶淵明【飲酒】中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用圖片展示一幫老者在花蔭下聚會的場景;要聆聽【雨霖鈴】的朗讀,只要下載一個朗讀音頻,放給學生聽就可以了……這樣一來,教師在課堂上只要按按電腦按鍵,程式化地演示事先做好的課件,一節課就結束了,課堂上確實熱鬧。但他們忽略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古詩詞不是因你提供的圖像而形象,而是要通過古詩詞精煉的語言文字來激發自己的想象,在大腦中呈現相關的具體情景,這個過程和結果是因人而異的,這就是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用課件進行展示,雖然直觀、簡單、省事,但無形中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其結果只能是一千個學生一個李白――教師所展示的李白形象及某君誦讀李白詩的聲音。無論現代媒體多麼先進。都不應該也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古詩詞教學手段;無論多好的古詩詞錄音朗讀,都比不上教師的課堂范讀和學生的課堂誦讀。因為課堂范讀,融入了教師個人對古詩詞的理解,帶上了教師的情感、表情,甚至身體語言,可以讓學生更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再通過學生課堂上自己的誦讀,更有助於對古詩詞的理解與掌握。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