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10|回復: 0

[史學] 民国初年文化人地位高 教授工资是工人的20倍(2)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7-26 18: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近代稿费制度纯属商业行为,乃是社会经济发展之产物。根据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人的资本”理论,人文素养、传统精神、美德修养等文化资本可转化为经济资本,可促进现代经济与科技发展,反过来渐积渐厚的经济资本,亦必然促进文化的发展。
稿费带动书价中外学人同酬
稿费丰厚的基础是书价也相对较高。1920年代,一本十万字的小说,定价可达1元,初版三千册,决不会亏本,再版必然赢利。以当时的普遍收入,1元书价还是相对较高。包天笑曾说:“这时上海的小说出得虽多,读者的购买力还是微弱得很,一部书价目在一元以上,便有些缩手了。”包天笑在中华书局出小说《留芳记》,版税抽到20%,三节(春节、端午、中秋)可结账。中华书局之所以版税给得如此高,乃是与商务印书馆竞姿争锋,拉住像包天笑这样已经出道的当红作家。中华书局总经理陆费逵在与包天笑接洽时说:“这是特别优待,初版倘印三千册,我们也许要亏本的,希望的是再版。”五四时期,一般书局的版税率12%~20%,最高可达25%,赠书5至20本。③较之21世纪大陆出版社一般只给10%以下,五四时期可是“翻了整整一只跟斗”。
不过,版税的主动权捏在书局出版商之手,利害所在,出版商无法抗御瞒报实际印数的利诱。1926年,萧乾在北新书局当练习生,经常给作家们送稿费。他偷偷告诉冰心:“书局所印《小读者》大大超过版权页上所写数量。有些作家,如鲁迅、徐祖正只能在每本书加盖私章,以便发现书局盗印”。
五四文化人的收入整体高位。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月薪600银圆。据《1919年1月份北大教职员薪金底册》载,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月薪300银洋。李大钊,任图书馆主任,月薪120银洋。另一份资料表明:1920年代初,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月收入共400银圆;26岁初入社会的胡适(北大文科教授兼哲学研究室主任)300银圆;北大图书馆主任兼政治系教授李大钊300银圆;北大教授兼国史编纂处主任周作人240银圆;钱玄同、刘半农等在200―300银圆之间;北大经济学讲师郁达夫117银圆,郁达夫故而牢骚满腹。同一时期的林纾,任教北京正志学校,月薪500银圆。直至1930年代,京沪学人的收入与在美国工作的学人薪额差别不大。
为从日本手中赎回胶济铁路,清华要求该校教授捐出一月薪水。清华注册部主任(相当教务长)王芳荃(王元化之父)捐了280光洋、马约翰捐了68大洋。中学教师也能拿到五六十个银圆的月薪。较之辛亥时期,市民阶层收入有了较大幅度上涨。1912年家庭女佣月薪1.5元,1921年增至3.5元;1914年非熟练工人标准日薪0.28元,1921年0.41元。鲁迅家的女佣,月薪2―3银圆。市民经济收入渐丰,会悄悄转换成对子女的文化濡渗。缺乏藏书的贫苦家庭,子弟幼时得不到基础阅读,青少年时代也就不可能舞文弄墨了。
近代作家大都为报刊编辑,在报社领一份干薪,然后在主编的报纸或副刊上发表自己的小说,再领取稿费。双重收入,日子过得相当舒坦。1918―1919年,青年茅盾在商务印书馆编辑任上,月薪四五十元,再向各处投稿,每月约得稿费40元。1917年,22岁的周瘦鹃供职中华书局,专门担任《小说界》、《妇女界》两本月刊的编撰,为筹措婚金,将历年发表在各报刊的外国小说编成一本《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卖给中华书局,得稿费400元,像模像样办了婚事。
开支便宜尽享乐趣
民初,教员、行政职员、工程技术人员的收入亦不低。民国成立后,教育部在推行新学制的同时,颁布了《中小学教职员待遇暂行规程》。河北是当时教育较发达地区,省会保定规定中学、师范专任教师月薪70―100元、兼职教师每小时3―8元;校长月薪100―160元、教务主任、训育主任80―90元;事务主任60元以下。小学教师薪水要低得多,据1914年统计,河北全省小学教员最高月薪不超过24元,最低16元,平均20元;乡村教员每月仅四五元。④
民初,“那时北京的生活费用很便宜,一个北大学生一年的生活开支包括学杂费在内,平均有一百八十块也足够了,节省一点的有一百二十块钱就可以过了。”1913年,顾颉刚考入北大预科,家里每月供给20余元,而北大“很不错”的伙食每月包饭仅须6元,八人一桌,六菜一汤,米饭馒头尽吃。青年顾颉刚当时的“主业”是看戏,一两角钱就可看一场戏,为省出看戏的钱,他天天吃烧饼。最勒裤带时,每月伙食费压缩至2元。⑤据鲁迅日记,1912年6月11日他进广和楼看文明戏,门票二角;1924年11月30日入真光电影院,黑白影片票价1―2角;城南游乐园门票二角;最贵的演出在一银圆左右。1917年刚刚回国的胡适住北大单身教员免费宿舍,在南池子缎库胡同八号,九银圆伙食已很丰盛,学生包伙仅四两银子,合5.6银圆。他每月总花费40银圆,可盈余200多银圆,真正一工作就脱贫了。⑥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