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79|回復: 0

[史學] 钱钟书对科举制度的判断(1)

[複製鏈接]
济世 發表於 2012-7-26 22: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北京日报
1905年,科举为新教育制度取代。科举制度最为人称道的好处有两点,一是相对公正,为所有读书人提供了平等向上流动的制度保障;二是知识训练和道德养成合一的教育方式,让读书人的荣誉感真正成为一种内心需求。齐如山在《中国的科名》一书中曾讲过,明清两朝,进士出身的官员中,贪官污吏较少。不管怎么说,科举废除后,一般的历史观察,还是认为这个选择顺应了历史潮流,如今述说科举制好处的用心可以理解,但想要挽回这个制度的心理则不免迂腐了。 钱钟书对科举制度的判断,非常鲜明,以为荒唐处甚多。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知道这个制度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里的好处,而是他更多看到了这个制度的坏处,钱钟书从不说科举的好话。他在著作《谈艺录》中,对学业与举业,多有议论,他的明确评价是:“古代取士有功令,于是士之操术,判为两途。曰举业,进身之道也;曰学业,终身之事也。苟欲合而一之,以举业为终身之学业,陋儒是矣;或以学业为进身之举业,曲儒是矣。”(《谈艺录》第353页,中华书局)
1935年,钱钟书在苏州和陈石遗聊天,记为《石语》。陈石遗是举人出身,他说:“科举之学,不知销却多少才人精力。今人谓学校起而旧学衰,直是胡说。老辈须中进士,方能专力经史学问,即令早达,亦已掷十数年光阴于无用。学校中英算格致,既较八股为有益,书本师友均视昔日为易得,故眼中英髦,VV突过老辈。当年如学海堂、诂经精舍等文集,今日学校高才所作,有过无不及。以老夫为例,弱冠橐笔漫游,作幕处馆,穷年累月,舍己耘人,惟至欲动笔时,心所疑难,不得不事翻检。然正以无师自通,亦免于今日学生讲义笔记耳学之弊焉。”(《石语》第4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钱钟书在此处有一批语:“所见先辈中,为此论者,惟丈一人,通达可佩,惜学校中人未足当此也。”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