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56|回覆: 0

[史學] 古代官場舊俗:每逢年節官員需先上師爺居室拜年(2)

[複製連結]
里人 發表於 2012-7-23 19: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百科知識
也許正因如此,人們對紹興師爺的印象似乎並不太好,每當說起他們的時候,口氣中也總不免流露出些許不屑,似乎官場上的所有餿主意都是出自師爺之口。毫無疑問,在這麼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中,確實有些奸刁乖巧、以刀筆殺人的敗類,據說楊乃武與小白菜這樁歷史冤案就是一位何姓師爺搗的鬼。俗話說,行有行規,道有道規,師爺這一行業也有它自己的職業道德,也就是他們所說的幕道。據說,做這一行首先要求在人品上要立得住,清廉正直,不受賄賂以害無辜,更要精通業務。師爺的職業道德歸結起來共有五條,第一,『立心要正』,就是必須心存正直,做事不存私心;第二,要『盡心盡責』,從公而言,師爺是爲國家做事;從私而言,是爲主官效力,於公於私都應該忠心耿耿。第三,要『盡官敢言』,即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只要是有利於公事有利於主官,不管對方願不願聽,都要敢說。第四,要『勤事慎事』,不但要勘於辦事,不偷懶,而且要審慎從事,不草率下結論。第五,就是『不合則去』,如果主官不聽勸告,執意做貪贓枉法之亭,就不能與之同流合污,應該拂袖而去。
正是這最爲特別的最後一條,註定了師爺的一生必定與顛沛流離、生活悽苦相伴終身。在封建官場上,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是要付出代價的,一個正直的師爺往往要不斷地輾轉於一個又一個衙門之間。一生爲幕50載,其所著【秋水軒尺牘】堪稱後代幕學的教科書的安昌著名師爺許思湄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按照清代官府的規定,師爺必須迴避本鄉本土,到外省外府去工作,因此,許思湄只能離妻別子,飄零在外,一個人住在狹窄的衙門內院兒,在這樣的夜晚,他曾經嘆道,『天涯浪跡,顧影自憐,探我行囊,帷有清風明月爾』。他爲人剛直不阿,對於官場的種種醜惡不時予以抨擊,卻每每不得志,在他所著的【秋水軒尺牘】中,他這樣描繪自己的生活:『爲幕半生,輾轉萬里,惟留半擔琴書,一肩風雨,做東西南北之人。』魯迅先生曾經爲紹興師爺說過這樣的話,我們紹興師爺的箱子裡總放著回家的盤纏,合則留,不合則去,這是紹興師爺傲岸自尊的丹氣。
在安昌的師爺博物館內陳列著一套迄今爲止包括律例、成案、責例、公文、書信、告示以及錢穀帳冊在內的最完整的清代幕業資料,總共約有200萬宇,全都是由一人用毛筆抄錄而成,他就是光緒年問的紹興師爺孫雲章。由於師爺的,授受、推薦依賴的是同鄉和父兄家傳等近親繁殖的方式,爲了讓自己的兒孫輩學有所憑,干好師爺這一行,孫雲章用30年的時間筆耕心織,完成了這項浩大的工程。從中人們不難看到紹興師爺爲兒孫考慮的殷切之心,同時也不得不佩服紹興師爺所具備的一絲不苟的精細嚴謹的作風。正是紹興師爺所具備的這些特點,才能在封建官場上風行了長達300年的時間。
現在,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正進入一個發展的新時期,師爺的稱謂雖然早已消失,但是它的影響猶存,只要看看當今活躍在浙江乃至全國各地的浙江籍商人的經商盛況,你就不難發現『紹興師爺』所形成的傳統和經驗仍在深深地影響著浙江人。他們往往活躍在如今的企業家周圍,以『外腦』和『諮詢專家』的身份參與商業經營,出謀劃策。他們有文化,有強烈的參謀意識,從他們身上不難發現『現代師爺』和『紹興師爺』之間的天然聯繫。可以說屬於師爺的生存經驗和文化性格確實被他們這一部分人繼承了下來並被發揚光大。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