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28|回覆: 0

關於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介紹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2-7-13 08: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考古網
    什麼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是繼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之後,又一項由國家支持的多學科結合研究中國古代歷史與文化的重大科研項目。本項目由科技部立項,作爲國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關、科技支撐項目,國家文物局作爲組織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作爲主要承擔單位,聯合了國內外數十家單位的數百位專家學者進行的大規模科研項目。


    爲什麼要開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文明的起源、形成和發展是人類歷史研究最爲重要的課題之一。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又是其中唯一未曾中斷、延續至今的文明。這一延續至今的文明是如何起源、何時形成的?她經歷了怎樣的過程?有哪些特點?爲何會經歷這樣的過程?爲何會形成這些特點?中華文明在世界古代文明發展歷史上的地位如何?這些問題不僅是中國古代歷史研究的重大課題,也是世界人類文明歷史研究的重要課題。因此,中華文明早期歷史的研究越來越受到國際學術界的關注。
    談到中華文明的起源,就不能迴避一個問題――中華文明五千年。中國古代史籍把黃帝和炎帝時期作爲中國歷史的肇始,中華文明被認爲具有五千年的歷史。但是,古代文獻中對黃帝、炎帝乃至堯舜禹時期的記述均爲後代文獻的追述,其中還有不少神話的色彩,一般認爲,這些記載都屬古史傳說的範疇,還不能作爲信史來證明中華文明五千年。根據這些後世文獻的記載,也很難全面地研究中華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發展的歷史,更無法判斷當時的社會形態。正因如此,在學術界,很多人對中國是否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持懷疑的態度,部分國外學者甚至至今仍然懷疑中國史學界已基本形成共識,認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夏朝是否爲真正存在過的王朝,他們認爲古代中國進入文明社會應從已經被商代甲骨文所證明的商王朝開始算起,如果夏王朝不是實際存在的王朝,那麼中華文明的歷史不僅沒有五千年,就連四千年都沒有,只有三千多年了。要想消除社會上及學術界存在的上述懷疑,傳世的古代文獻資料是無能爲力的,只有依靠考古發掘來獲得新的資料,讓最新的考古學研究成果作爲判斷中華文明是否有五千年歷史的根據。

    在探源工程啟動之前中國學者對中華文明起源進行了怎樣的研究?
    二十世紀 20 年代中國考古學誕生以來,大量考古發現爲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郭沫若等老一輩歷史學家通過出土的商代甲骨文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銘文研究商周時期的社會,可以說是中國學者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前半,夏鼐先生發表了【中國文明的起源】,這是中國學者首次利用考古資料,較爲系統地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問題。稍後,蘇秉琦先生通過考古資料提出了各地文明起源『滿天星斗』說,『古文化、古城、古國』和『古國、方國、帝國』三段論等一系列關於文明起源的觀點。夏鼐先生和蘇秉琦先生的研究可以作爲中國學者研究中華文明新階段的開始。對當時以追溯文明要素(青銅器、文字和城市)的起源爲主要內容的文明起源研究發揮了引導作用。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我所學者爲核心,集中了國內外一批考古學者對中華文明的形成開展研究,產生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以對禮制產生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可以作爲進入二十一世紀後的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的代表。

    關於中國文明的早期歷史,有些歷史文獻記載,這些記載是否可信呢?
    【史記•夏本紀】中較爲簡略地記載了夏代的歷史。這些文獻是否可信?學術界是存在不同認識的。經過九十年來的中國考古發現和研究,我們對夏王朝的歷史有了一個逐漸清晰的輪廓性了解。雖然目前還沒有發現夏王朝的文字,以至於對於夏王朝的歷史還不能像商王朝那樣確切地論證,但大量考古資料表明,夏王朝是實際存在的,而且在物質、精神和制度層面都已經是經過了初步發展的文明,並非文明社會的初始階段。
    至於夏王朝建立之前的歷史,也就是【史記•五帝本紀】記載的時代,主要要靠考古發現提供資料。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各地大量重要的考古發現爲我們梳理中華文明早期歷史的發展脈絡、論證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提供了重要依據。特別是各地發現的距今五千到四千年間的社會明顯分化,權力出現並日益強化的一系列考古發現,使人們認識到,【史記】等古代文獻中有關五帝時代的記載,並非憑空杜撰,空穴來風,其中的確傳遞著一些當時社會發展狀況的信息。

    那麼,是不是中華文明五千年已經被證明了呢?
    但是,中華文明是否具有五千年歷史?這個問題仍然是一個有待中國學術界認真研究和論證的問題。要論證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必須回答以下問題:具有悠久歷史的中華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它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爲什麼會經歷這樣的發展歷程?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有何特點?爲什麼會形成這些特點?促使文明起源和發展的動力是什麼?作爲中華文明主要物質內涵的科學技術發明和創造與精神文化的發展的具體狀況如何?
    對於這些關係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一系列重要問題,迄今爲止,由於缺乏較爲系統的綜合研究,遠未得較爲系統的認識。作爲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學者,對上述有關自己文明的一些基本問題拿不出較爲系統的見解,這不能不說是一件令人汗顏的事情。

    爲什麼會造成這種局面呢?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迄今歷史學或考古學者的研究多是單槍匹馬地進行,缺乏同學科內部以及不同學科之間的協作,特別是缺乏自然科學相關學科的積極參與。因此,在一些關係到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問題(如在夏王朝誕生前夜是否發生過大規模的氣候變化,是否發生過大的洪水、中國古代冶金術的起源和工藝技術發展過程)上,學者們的研究大都脫不出推測的範圍。此外,由於對文明的理解不同,對開展文明起源研究的方法不同,多數研究集中於對社會分層的分析,對作爲文明形成的重要基礎和重要內涵的經濟、技術和組織及其與文明形成關係的研究重視不夠,也是制約研究深入的一個重要原因。
    正是爲了改變迄今爲止中華文明起源研究存在的諸多不盡如人意的方面,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推進中華文明起源研究的深入,爲中華文明早期歷史提供堅實的研究論證,在2000年底『夏商周斷代工程』斷代工程告一段落之後,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我們開始實施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這項迄今爲止中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多學科參與研究人文科學重大問題的國家工程。

    請介紹一下探源工程:
    探源工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學爲主要承擔單位 ,我和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院長趙輝爲負責人。多個國家級科研機構、十餘個省級考古研究機構、近十個大學的數百位學者參加了項目的工作。參加項目的學科包括考古學、歷史文獻學、天文學、古文字學、體質人類學、科學測年、古植物、古動物、古環境、冶金史、化學成分分析、古人類食譜分析、遙感和遺址的物理探測、天文學、科技史、計算機科學等。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各個學科相互配合,協同作戰,聯合攻關,探討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的年代、文明形成時期的環境背景、經濟技術發展狀況及其在文明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各個都邑性遺址的年代、文明形成期的聚落形態所反映社會結構、人們的精神文化的發展狀況、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過程、中華文明的特點等問題。                                 
    探源工程的目標是,多學科結合,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地研究中華文明的形成與早期發展的過程,並初步探索其背景、原因、道路與特點。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總方針是什麼?
    探源工程的總方針是:加強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各相關學科之間的協作,以考古學爲基礎,多學科聯合攻關,在充分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中國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綜合研究,對中華文明的早期歷史進行科學的論證,充分揭示早期中華文明的豐富內涵和輝煌成就,回答中華文明形成的時間、地域、過程、原因和機制等基本問題。在此基礎上,擴展視野,探討中華文明與周邊地區文明化進程的互動,進而通過與世界其他古代文明的比較研究,總結早期中華文明的特點及其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地位,並進而對人類文明的研究和人類社會發展進程做出中國學者應有的貢獻。
          
    迄今爲止,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進行了十年。這十年可以分爲預研究(2002――2003年)、第一階段(2004――2005年)、第二階段(2006――2008年)和第三階段(2009――2015)等幾個階段。

    爲什麼要實施探源工程預備性研究?
    由於這一項目涉及的時間和空間範圍廣,參與的單位和學科多,研究的內容複雜,項目的組織和實施難度較大,按照科技部的指示,首先於2002-2003年進行了爲期兩年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預研究』。
    預研究設置了如下課題:『古史傳說和有關夏商時期的文獻研究』、『上古時期的禮制研究』、『考古遺存的年代測定』、『考古學文化譜系研究』、『聚落形態所反映的社會結構』、『古環境研究』、『早期金屬冶鑄技術研究』、『文字與刻符研究』、『上古天象與曆法研究』、『中外古代文明起源的比較研究』等九個課題,共有相關學科的數十位學者參加。預研究最大的收穫是,初步摸索出了一套多學科結合,研究文明起源的技術路線和實施方案,預研究的各個課題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或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線索。爲正式開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請介紹一下探源工程第一階段( 2004-2005年 )
    2003年底,探源工程預研究結束後,按照長春同志的指示,2004年夏季,科技部決定正式啟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階段)』〔以下簡稱『探源工程(一)』〕。由於當時『十五』計劃僅剩兩年的時間,探源工程(一)的研究內容確定爲『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的中原地區文明形態研究』。即是文獻記載的從五帝時代,經歷夏代到商代初年,是中國古代王權和國家形成和初步發展的時期。

    探源工程第一階段爲什麼要從中原地區開始研究呢?
    我們之所以考慮將中原地區作爲探源工程第一階段的研究區域,一是探源工程預研究就是選擇了這一區域,有預研究的基礎。更重要的是,該地區考古工作起步最早,七十多年來積累了大量的考古資料,考古學文化譜系的研究較爲充分,考古學文化發展的脈絡較爲清晰,有關文明起源的研究基礎也比較好;加之該地區是夏、商王朝的誕生地,流傳下來較多的古史傳說和歷史文獻,這些都有利於探源工程(一)的順利實施。        

    探源工程第一階段設置了哪幾個課題?
    探源工程第一階段對預研究設置的課題進行了取捨,共設立了如下五個研究課題:
    1.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區相關考古學文化分期譜系的精確測年;
    2.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區的自然環境研究;
    3.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區聚落形態所反映的社會結構研究;
    4.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區經濟、技術發展狀況研究;
    5.綜合與總結――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年中原地區文明形態研究。

    探源工程第二階段比第一階段有哪些變化?
    探源工程第二階段(2006――2008年)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把研究的時間範圍擴展到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空間範圍從黃河中游擴展至黃河上、中、下游、長江中、下游和遼河流域,研究的內容該時間段中各個地區考古學文化的年代、環境、經濟技術和社會結構。
    第二階段設置了四個課題,即:
    1.『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各地區考古學文化譜系的精確測年』;
    2.『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各地區自然環境的變化』;
    3.『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各地區經濟技術的發展』;
    4.『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各地區社會與精神文化的發展』。
    探源工程第二階段的經費數量比第一階段增加了四倍多,接近2000萬元人民幣,參加的單位和學者的數量數倍於第一階段。
 
    探源工程第三階段(2009――2015年)又有哪些變化?
    2009年,國家文物局組織實施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三階段――『中華文明探源及其相關文物保護技術研究』,針對中華文明探源研究和文物保護存在的共性、關鍵技術問題,開展了三個研究方向共18個課題研究。『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方向7個課題。  
    即在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期間,黃河、長江及西遼河流域的考古學文化年代譜系的完善和文明化進程中重大事件的年代學研究、自然環境變化與文明演進關係研究、技術和生業的發展及其與文明演進的關係研究、都邑性聚落和各個區域中心性聚落的綜合研究、精神文化的發展狀況研究和中華文明形成和早期發展的整體性研究;此外,還有『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中現代科學技術應用與支撐研究』方向7個課題、『文物保護與展示關鍵技術研究』方向4個課題,有的已經啟動,有的擬在2013年以後啟動。
 
    請介紹一下探源工程的研究思路、方法與途徑
    1、運用聚落考古的方法,以最能夠反映社會發展狀況和權力強化程度的各地都邑性遺址作爲工作重點,注重對其布局進行研究,特別是對處於都邑核心地位的大型建築基址、高等級墓葬和祭祀等特殊功能的遺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考古發掘。與此同時,在中心性聚落周圍開展區域聚落分布調查,研究都邑和這些中小型聚落的關係,探討當時的社會組織結構,結合各地表明社會上層集團等級身份的特殊物品--禮器,來分析當時社會的分化、特別是權力的出現、構成、性質和強化程度,進而判斷當時是否已經出現了王權和國家。
    2、注意對當時的社會進行立體的復原。
    (1)以對社會上層的研究爲重點的同時,兼顧對社會中下層的生活、社會組織、社會地位與作用的考察;
    (2)在以都邑性遺址爲工作重點的同時,選擇各地區的中心性聚落爲研究重點,並點面結合,通過對各地這些中心性遺址周圍聚落群分布狀況的系統調查,研究這些中心性城邑與周圍中小型鄉鎮村落的關係,從一個側面探討當時的社會組織與結構。
    3、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自然科學的技術手段,研究中華文明的物質內涵和文明社會得以建立的物質基礎;分析文明形成和發展過程的環境背景、社會背景、經濟和生產技術的發展狀況、人群之間的互動關係、貴重資源的流動等。
    4、研究的重點並不是局限於對文明要素的追溯,而是將這些『要素』視爲文明社會的物化表現形式,重點研究各種『文明要素』在文明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及其變化。
    5、把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看作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從總體上把握,即注意將發展的連續性和發展階段性研究相結合兼顧,既注重發展過程,又注重階段性變化。
    6、不僅要探討 『中華文明是如何起源和發展的?』還要回答中華文明爲何會是如此起源和發展的?』換言之,既要探討 『過程』,又要探討『原因』『動力』和『背景』。爲達到此目的,要大力加強多學科結合的綜合研究,對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過程做多學科、多角度、多層次的研究。
    7、注意研究各個地區邁向文明社會的進程。探討各地區文明化進程的特點及其原因,注意各地區文化及其不同勢力集團力量的強弱消長變化。在此基礎上,研究以中原地區華夏集團爲核心的中華文明一體化進程。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研究內容有哪些?
    (一)中華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發展過程研究
    1.各地區的文明化進程研究
    探討各地史前時期文化的發展脈絡,以及從平等的、簡單的氏族社會演變成爲以強化的等級制度和具有強制力的公共權力爲特徵(以國家的出現爲標誌)的文明社會的過程?各地區的文明化進程各有什麼特點?爲什麼會形成這些特點?
    2.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變化研究
    研究在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中原地區的核心地位是如何逐漸形成的?核心地區和周圍地區之間文化的互動關係及文化相互影響的狀況是怎樣的?各地區的文化和區域文明是如何逐步接受了中原地區夏商周文明的影響,逐漸融入到中華文明的大熔爐之中的?揭示中華文明多元起源、相互促進、碰撞融合、匯聚一體的演化歷程。各區域的文化或文明在多元一體的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所發揮了什麼作用?
    3. 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過程及階段性研究
    在研究各個地區文明化進程的基礎上,研究作爲一個整體的中華文明是如何起源、形成的?此後,又是如何發展的?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可以劃分成幾個階段?各個階段之間的關係如何?

    (二)中華文明起源、形成與早期發展的背景、原因、機制、特點研究
    1.中華文明起源、形成與早期發展的背景、原因、機制研究
    研究中華文明是在什麼樣的自然環境背景、文化背景和社會背景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導致中華文明起源發展的動力或因素有哪些?這些動力或因素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彼此之間有何內在聯繫?環境變化如何影響了各地的文明進程?
    2. 中華文明形成和發展道路及其特點研究
    通過與其他古代文明的比較,探索中華文明起源形成與發展的道路及其特點,並進而探討這些特點形成的原因

    (三)中華文明內涵及其的發展過程研究
    構成中華文明的三個組成部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內容及其發展變化過程研究。
    1.物質文明: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過程研究。
    2.精神文明:宇宙觀、生死觀、價值觀、宗教信仰、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發展過程研究。
    3. 制度文明:王權和國家政體、管理機構、官僚制度、等級制度等方面的發展變化過程研究。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取得了哪些成果?
    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初步建立起在精確測年基礎上的各個地區公元前3500――公元前1500年期間考古學文化的年代序列,以及各個都邑性遺址及其考古學文化興衰的絕對年代的範圍。

    (二)對公元前3500至公元前1500年期間各地的自然環境的變化有了較爲系統的了解,對環境與各地區文明興衰演進的關係有了總體性的把握。

    (三)對各地公元前3500至公元前1500年期間農業和冶金、琢玉、制陶、綠松石等手工業的發展狀況有了具體的了解,對文明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經濟和資源所發揮的作用有了較爲清晰的認識。

    (四)各地區中心性遺址的考古發現及其周圍聚落分布調查的資料,揭示了公元前3500――公元前1500年期間,各地區文化的發展和階層分化、權力出現並逐漸強化,社會向文明社會演進的過程。
 
    (五)根據中國自己的考古材料,提出了既具有自身特點,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的判斷文明形成的標誌:
    農業的發展和手工業的進步;
    某些高端手工業的專業化;
    珍貴物品的製作和稀缺資源被權貴階層所控制;
    人口增加和人口的集中,出現了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都邑;社會分化加劇,出現了集軍事指揮、宗教祭祀和社會管理與一身、凌駕於全社會之上的王權和區域性政體――早期國家。

    文明在考古學上的具體物化表現是:
    反映農業發展和手工業進步的考古資料;
    需組織大量勞動力才能完成的巨型都邑和公共設施的興建;表明王權顯貴身份的宮殿或廟宇的營建;
    製作精美、表明等級身份的儀仗用玉石器具、青銅容器等禮器的出現;
    規模大且隨葬品豐富的權貴墓葬的出現等。

    (六)對中華文明形成和早期發展的過程和階段性有了總體性認識。
    1、距今六千年前,在中原、長江中下游等地區,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已經開始出現社會的分化,文明進程呈現出加速度的狀態。
    2、遼寧牛河梁、安徽凌家灘等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隨葬精美玉器的高等級貴族的大型墓葬和簋,規模宏大的祭祀遺遺蹟的發現,反映出早在距今五千多年前,一些地方的階層分化已經相當嚴重,權貴階層業已形成,他們通過對宗教祭祀權利的壟斷,已經掌握了整個對社會的控制權。可以推測,當時已經出現了王權或其雛形,當時已經進入初期文明不無可能,中華文明五千年恐非虛言。
    3、良渚、陶寺等年代在公元前2500年前後的巨型都邑、大型宮殿基址、大型墓葬的發現表明,早在夏王朝建立之前,一些文化和社會發展較快的區域,已經出現了早期國家,進入了古國文明的階段。
    4、在夏代後期,以二里頭遺址的宮城、具有中軸線理念的宮室爲代表的宮室制度和以青銅禮器和大型玉石儀仗器具爲代表的禮器制度的以及以青銅器和綠松石製作作坊爲代表的官營手工業作坊的出現爲標誌,中華文明進入了王國文明的新階段。
 
   (七)對各區域間的文化互動和以中原地區爲中心的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過程及其原因和機制有了總體性的認識。中華文明經歷了公元前2000年之前的多元並進,百花齊放,到進入夏王朝之後,特別是商周王朝時期,中原地區的華夏集團持續崛起,核心地位逐漸形成和鞏固的一體化過程。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