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22|回復: 0

[训诂学] 表示人体部位的一些字

[複製鏈接]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07-4-20 10: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国文化网
从一些表示人体部位的汉字的形体和含义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人们对自身的认识,由此也反映出汉人的文化、思想观念。  
“人”字,甲骨文写作“ ”或“ ” ,小篆与其字形相近。《说文》说这个字“象臂胫之形”。“尸”字在甲骨文中写作“ ”,像现在人们坐在凳子或椅子上的姿式。这是当时东夷人典型的坐姿。汉族人当时的坐姿反映在“ ”字上,甲骨文写作“ ” ,像人跪着的样子。这几个字都反映了一个完整的人。  
“头”字,繁体字写作“ ”,该字右半部分是头的古字“ ”,篆体写作“ ”,像是人头下连着身子。以“ ”作偏旁的字很多,如“颅、须、项、颈”等等,都与头有关。  
“目”字,小篆写作“ ”。其实,甲骨文的“目”写作“ ”,画的就是人的一只眼睛。金文写作“ ”,已作了一定的简化。金文之后,人们又将“目”立了起来变成“ ”,最后形成小篆的“ ”。  
“耳”字,小篆写作“ ”,它是由甲骨文“ ”逐渐演变而来的。从它的字形可以明显看出象形特征。  
“手”字,金文写作“ ”,是一个象形字。古代表示手的还有“又”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均写作“ ”,像人的三个手指加上腕部。  
“足”字,金文写作“ ”,即一个圆圈下有三个脚趾。  
“腰”字,小篆写作“ ”,上像人头,下像人脚,中间就是“腰”。  
“背”的古字是“北”,即“ ”,很像是两个背对背站立的人。  “心”字,甲骨文写作“ ”,很像一颗心的纵向剖面图,清楚地表现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可见古人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对心脏的结构有相当准确的认识了。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