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59|回覆: 0

[中國方言] 老北京土語

[複製鏈接]
偷月 發表於 2007-3-6 11: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京青年報
  
老北京的土語數不勝數。很多土語對於當今的時代來說,雖然陳舊了,但至今有的仍在沿用,它們當中不少反映了舊北京特有的名物制度等,頗有史料價值。
其實,北京話並不等於北京土語,雖然它們的音系是同一的。全國通行的國語是以北京話為準,但北京土語則是縮在北京這個圈子裡,不是全國通行的。如隨便翻閱舉幾個例子:奔飯、冰核兒、煤核兒、不走字兒、車匪、吃瓦片兒、吃柱子、池座兒、打鼓兒的、大子兒、當家的、肥子兒、伏地面、扛肩兒、窩脖兒、換取燈兒的、井窩子、擂磚的、喚頭、剃頭挑子……這些語言現在幾乎很少有年輕人再說了,也許我們還可以在老舍的【駱駝祥子》裡見到吧。
至於現在仍沿用於北京人口中的土語有:吃掛絡兒、眵目糊、吃了耗子藥、吃咂兒、出恭、出虛恭、搭街坊、打糙兒、打哈哈、屁股沉等等。
北京土語的來源很廣,因為北京建都數百年,各地人人來人往,因此留下了各地的話,蒙古、滿洲、古漢語等等,再加上文化作品如元曲傳奇、【紅樓夢】、【兒女英雄傳】中所用的土語,一直都留在北京人的口中,所以北京人的語言可謂豐富極了。在徐世榮編著的【北京土語詞典】中,編者又在書前有一篇長文代序【北京土語探索】中將很多北京的土語進行分類、解析、歸納等,並舉例以說明。該書中有的不光是詞彙,還有些是歇後語或諺語。
筆者擇錄了一些不出北京城圈的土語,這些土語『不雕不飾,純出自然』(我國名文藝作家端木蕻良語),讀起來情趣盎然。
窩脖送嫁妝―――老北京的苦力,窩着頸項,肩上扛着一個箱子,上面擺着精細易砸破的擺設:梳妝鏡匣、自鳴鐘、瓷帽筒,都是女兒家送到夫家的嫁妝,所以叫『窩脖送嫁妝』、『窩脖兒』,和『扛肩兒的』是同一種兩個名詞而已,都是老北京搬運公司的搬運形式,一般搬家也都用車載,但是細瓷玻璃擺設,就不能隨車運送,要找幾個窩脖兒代勞了。他們窩着脖子,低着頭,扛着嫁妝,一步步從女家走到夫家,不知道有多遠的路哪!要是在如今塞車現象普遍的北京,都得摔碎了吧。
換取燈兒―――在老北京,經常可以看見『換取燈兒』的這種沿街叫的婦女。她們穿着一身藍布棉衣或單衣,背後背着一個大竹筐,邊走邊喊着:『換取燈兒咧!換肥子兒咧!』取燈兒就是火柴。有時也喊:『換洋取燈兒咧!』洋取燈兒表示這是外來的。肥子兒就是皂莢的黑色核,把它用水泡開成黏液,婦女用來抿髮,作用和今天的髮油一樣。這種婦女大多是天足,因為她們是旗人(滿洲人),民國以後,無以為生,便做了這樣貧苦勞動婦女,大街小巷都可以聽她們的呼喚聲。所謂『換』,是拿家中的舊報紙、廢紙跟她交談作價換取。我記得北京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雲,聽說他的母親就是換取燈兒的貧苦婦人出身。
拉洋片―――在電影未通行的年代,拉洋片是代替電影的娛樂,逢廟會趕集期,許多孩子各給一個銅子兒,就坐在『電影院』里(只是坐在一條長板凳上),通過放大鏡向里看。拉洋片的是拉着繩子把一張張圖片拉下來。拉洋片又叫『西洋景』,大概是因為電影是從西洋傳進的,所以有此名。
撿煤核兒的―――也許有這麼一個家庭,爸爸拉洋車(人力車),媽媽是『換取燈兒的』,孩子就在垃圾堆里『撿煤核兒』。雖然父母都有工作能力,但是所入還是不足糊口,於是孩子沒錢上不了學,就每天穿着打補丁的棉襖棉褲,提着一個破籮筐,手裡拿着一根鐵棍,『撿煤核兒』去也。所謂煤核兒是沒有完全燒盡的煤球,用鐵棍把上面已燒盡的煤渣打去,裡面的煤核兒撿回家去還可以放在爐里燒,就可以煮水燒飯了。
應該說,這些老北京的土語,雖然有些過時,但是它們反映了老北京特有的風土人情,極其具有研究價值。
作者: 張惠棠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