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07|回覆: 0

[中國方言] 消失?消融?贛州話何去何從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07-11-13 11: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贛州網―贛州晚報
消失?消融?贛州話何去何從
――贛州話現象探析下篇・演變走向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語言也一樣,沒有哪種語言真的是一種孤島,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它的根源、演變和走向。隨着經濟的發展,人口流動的加快,贛州本地人口比例逐漸減少,贛州話作為一種地方方言,其生命力還有多久,這座被打開了的『語言堡壘』是消亡、壯大,還是在消減中走向融合?
一封來信:道出贛州話的現狀
來信人:贛州市衛府里董仁鑫
我是一個老贛州人,80多歲了,雖然進過學校,但從小到大與鄰居交流都說贛州話,也以說贛州話為榮,到鄉下親戚家時還特意把聲音放大,看得出他們眼中都充滿了羨慕。要買什麼東西,都是用贛州話,對方能聽得懂。但是,這兩年來,與人說贛州話時,對方眼神發生了變化,還要求我說普通話,有一種受冷落排擠的感覺。
尤其難以接受的是,家裡兒子兒媳竟不讓我那小孫子說贛州話,說學了贛州話再學普通話就難了,口音改不過來,會影響小孩今後的學習,還要求我也用普通話跟孫子說話。此外,周圍說普通話和其他各縣鄉方言的人多了,說贛州本地話的人少了,尤其是年輕人,大多不說贛州話。我認為贛州話是祖宗留下來的,不應該被忽視。現在,贛州城有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只好用普通話進行交流。久而久之,我擔心贛州話會消失,有關部門能否把它作為一種文化加以保護?
如今的贛州城,不再是城牆圍住的城堡。隨着城市化的進程和外來人口的湧入,贛州這座『語言孤島』已受到來自客家方言、普通話等語言的衝擊,會說純正贛州話的人已越來越少,許多贛州本地人的家庭,已不再讓小孩說贛州話。於是,關於贛州話的未來走向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各方關注:贛州話將如何走向
正方觀點:贛州話必定會消失
來贛州城工作10多年的李偉明認為,隨着社會的發展,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頻繁,贛州話作為一種方言,必定要走向消亡,被普通話所取代,就如同CALL機進入手機時代必然消亡一樣。語言是一種交流的工具,交流是它的第一性,當它不再適應人們交流需要時,就要被取代。作為一個小群體的地方方言,贛州話也沒有保護的價值,它消亡後人們只需關注它的歷史,把它作為『老照片』來欣賞,而沒有去說的必要。
世居贛州、家住文清路77號的劉金貴認為,現在贛州城只有60歲以上的老贛州人才說得准贛州話,四五十歲的贛州人說的大都不是很純正的贛州話,30歲以下的贛州人有很多不會說贛州話,隨着說贛州話的人越來越少,贛州話會走向消失。
家住贛州市新贛南路20號的朱聖新認為,隨着時間的推移和經濟的發展,贛州話會逐漸消亡。本土方言一般都會有一種排外性,現在改革開放了,流動人員增多,一個地方有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員,推廣普通話有利於大家的交流,也有利於和諧社會的構建。他從小在外,後又回到贛州,會說普通話和多種方言,哪種語言更有利於人們交流就使用哪種語言。
反方觀點: 贛州話會走向發展
世居贛州城、現在贛州一新聞單位上班的陳祥堂認為,贛州話是明朝王陽明推廣的官話,歷來贛州人以會說贛州話為榮,現在人們的這種思想還是根深蒂固。應該說,隨着外來人員的進城和贛州城本土人的外出,會說贛州話的人是越來越多,而不是更少,因為外地來贛州的人為了交流方便也會學說贛州話,贛州人出到外地會把語言帶出去。『寧賣祖宗廳,不賣祖宗音。』只要贛州這個地域存在,有贛州人存在,贛州話就不會消失,而是會被更多的人接受、交融,並會更方便人們交流。如『有沒有』過去贛州話是『kiu』,現已演變為『ke you』,『石頭』過去贛州人說『e luan gu zi』,現在則說『se tiu』。
至於贛州話今後會是個怎樣的走向,主要是看今後人們適不適應這種語言環境。有人說全國推廣普通話了,各個地方方言也會隨着消亡。其實不是這樣的,推廣普通話是為了大家有一個共同交流的語種,而不是本土的方言會消亡,北京人仍以北京話而自豪,京劇至今還是國粹呢。
贛州市九華閣271歲的廖桂金認為,雖然現在小孩都講普通話,但住在老贛州城的人還是講贛州話,感覺更親切,贛州話里的有些詞也正為現在贛州城人所認同,如『一毛毛子』,大家都知道是『一點點』,這表明贛州話也有為越來越多人認同的。
贛州市白馬廟4180多歲的老人肖玉鳳認為,雖然現在她的小孩在外都不說贛州話,但他們都會說,回到家都是用贛州話交流。一個人只有在學會說自己的母語的情況下,才好去說其他的語言,就像中國人學外語一樣,應首先要會說漢語。方言作為一個地方的一種本土文化,不能也不會失傳、消失。
專家觀點:在消失中留下痕跡
中國作協會員、長期從事贛州本土文化研究的龔文瑞在談到贛州話的走向時這樣認為,贛州話的現狀是會講的人少了,講得純正的人少了。大量客家人的湧入,使三代以上居住在贛州城的人口不足百分之二十。這百分之二十的老贛州人的後代相當部分開始講普通話而不會講贛州話了,當然,進城的客家人後代也有部分在學講贛州話。由於贛州話通俗易懂,加之百分之二十的純贛州人的語言的堅守,贛州話雖然呈淡化狀態,但一定時期內不會消亡。若輔之以推廣,如開闢贛州話電視節目、開展贛州話討論等等,將有助於贛州話的生存與發展。
贛南師範學院客家研究院院長羅勇認為,贛州話將來肯定要消失,但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講贛州話的人的絕對數量沒有減少,但講贛州話的人口比例在減少,是個逐漸稀釋的過程。從大背景看,地方方言受普通話的影響,它會消失,會被普通話所取代,但還會帶有贛州話的痕跡、影子,從這種意義上來看又是一種融合。贛州話作為一個方言點,使用人口少,不像客家方言一樣影響廣泛,因此沒有必要採取行政措施或其他方式強制保留,理智的做法應是讓其自然發展。
記者手記
語言從古走到今,經歷了世事變遷,經歷了風雲變幻,經歷了朝代的更迭。在浩瀚歷史的長河中,任何一種語言都是『發展中的語言』。時代在變,語言隨之演變,或變得更完美,或因使用它的人越來越少,最後走向消亡。語言在時間、空間的維度中變化,我們無法判斷贛州話方言島最後的走向,但是,固守或消亡,都是歷史進程中刻下的一個美麗而經典的印記。(記者彭雪英)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