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96|回覆: 0

12、新安函谷關、陝縣崤函古道(絲綢之路申遺項目)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12-6-1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中國考古網
    崤函古道是我國古代位於黃河三門峽河段南岸崤山之中,溝通兩大著名古都――長安與洛陽東西幹道上的樞紐路段,西起陝西潼關,東至河南新安與宜陽,主體部分位於今三門峽市轄區。水路――黃河漕運棧道部分則主要分布在黃河三門峽以下,至澠池與新安縣交界處。 作為我國古代『襟帶兩京』的鎖鑰,中原通關中、達西域的東西幹道上的咽喉,崤函古道不僅直接串聯起古代東西兩京,把關中與關東(山東)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有機地聯繫在一起,而且又是古絲綢之路商旅和文化傳出與輸入的必經之地。崤函古道沿途分布有大量古遺址、古城址、古關址、古戰場、古行宮、古驛館、古墓葬、古棧道和石窟、寺院等,見證了周唐時期兩京之間乃至中國與西方之間的經濟、文化往來。
    崤函古道遺蹟位於河南省三門峽陝縣硤石鄉車壕村西南約2公里,西距三門峽市36公里,是我國古絲綢之路上一處極其珍貴的文化遺存。河南省人民政府於2006年6月將其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古道遺蹟長約150米,石質路面寬約3~6米,車轍寬約1.06米,轍跡深0.05米到0.3米不等,呈西北、東南向,轍痕系車輪在原自然石灰石質山坡上長期碾軋而形成,印痕清晰,除車轍痕跡外,局部尚留有人工鑿刻的痕跡。
 
201261294535909..jpg

 

函谷關關樓遠景

 
    新安函谷關位於崤函古道一端的端口,是古代絲綢之路東起點的第一道門戶。
    為了鞏固已經取得的領土,防止東方諸侯國的侵入,秦立函谷關以障敵。函谷關因『關城、路在谷中,深險如函,故以為名』,從此以後,揚仆遷築新安縣的第二個關城和東漢建安年間遷築于衡山嶺的第三個關城,均以函谷名之。秦時的函谷關位於河南省靈寶市15公里處的王垛村,西漢武帝時期揚仆在徵得漢武帝恩准後,於元鼎『三年冬,徙函谷關於新安』。從此以後,稱此關為漢函谷關,或稱新安函谷關。
 
201261294613801..jpg

 

函谷關關樓近景

 
    新安漢函谷關位於新安縣城關鎮東關村附近的長洛驛道上,隴海鐵路在關城的北側穿過,310國道從關城的南側通過。關城西有奎樓山,東有八徒山,南有青龍山,北有鳳凰山,關城坐落在四山環抱之中。澗河由東南經關城前向東北流去。皂河自西而東在關城前與澗河匯流,形成三水環繞之勢,這就構成了『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層紫氣萬層煙』的秀麗景色。關城南北兩側有高厚城牆延伸山間,形成屏障,唯有通過城門才能出入關內。【水經注】謂散關即漢函谷關,【水經注】對關塞作了如下的描述:『障自南山橫洛水,北屬於河,皆關塞地,即揚仆家童所築也。』也就是說,漢函谷關周圍的廣袤之地均屬關塞地。它由關城、黃河、大山組成一體的防禦體系。漢函谷關,經過歷代修葺,據重修碑記載:明朝前期曾修一次,明萬曆已卯有滇南邵公純謙駕新邑,固其基而鼎建之。中更闖變,台榭傾頹,惟四柱支撐於風雨飄搖之中。於清順治十五年歲次,由知縣福蒲俞,典史劉一賢,儒學教諭王元會,訓導楊椎,磁澗新安所大使介辛,付永嶺,工房李之珍等重修,戊戌孟夏三日動工,六月朔旦峻工。後又經1924年維修一新,保留至今。關城海拔243米,現存的關城東門由三層組成,底層高14.6米,磚石結構,門洞東西長18米,高6.1米,寬4.1米。門洞的東西兩面各有一組對聯,東面門聯為:『功始將梁今附驥,我為尹喜誰騎牛』,門額為『漢函谷關』。西面為『勝跡漫洵周柱史,雄關重觀漢樓船』,門額仍書『漢函谷關』,門額側旁刻有:孔子二千四百七十四年癸亥秋南海康有為書。中層為磚石結構,礫石沙灰填充。邊長為各10米的正方體,整體高8米,四面門洞十字交叉,門兩側鑲嵌石刻門聯共4幅,西門聯為:『夾其皂澗,弘我漢京』,門額為『西望崤嶺』;東門聯為:『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層紫氣萬層煙』,門額為『紫氣東來』;南門聯為:『紫氣猶存賢令尹,青牛重度古漢關』,門額為『中州屏障』;北門聯為:『巍乎直同百二險,煥然重築一丸泥』,門額為『曉月樓台』。這些門聯是漢函谷關的歷史寫照。三層為殿堂式樣,磚木結構,毀於1958年,只留下『關』字瓦當一塊。
 
201261294729241..jpg

 

崤函古道

 
    在中國古代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地圖上,絲綢之路無疑是一條最長、最壯觀,也是最古老、最輝煌的交通線路。 這條東起中國古都洛陽、長安,西經南亞、中亞直達歐洲,全長7000 多公里,在中國境內有4000多公里的古絲道,開通了橫跨歐亞的陸上經濟商貿之路、文化交融之路、科技交流之路,留下一連串璀璨奪目的文化遺產。 崤函古道正是這條聞名世界的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段,幾乎縱貫三門峽地區人類發展史,是歷史時期溝通長安(西安)、洛陽的東西交通要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使用時間長、影響深遠並且範圍廣泛、文化特徵明顯、作用突出。作為崤函古道重要的入口,古代絲綢之路東起點的第一道門戶,新安函谷關既是一處軍事要塞,見證了無數金戈鐵馬,又是一處文化和經濟交流的要點,圍繞這座重關名城流傳着許多膾炙人口的詩歌、歷史故事和傳說。

參考文獻:
    關治中:【函谷關考證――關中要塞研究之二】,【渭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6期。
    樊莉娜,倪玲玲:【文化線路視野中的崤函古道】,【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 年9月第8卷第3期。
    王治國:【崤函古道在歷史上的地位】,【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6月第10卷第2期。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