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31|回復: 0

揭秘秦俑彩绘"美容术":抗皱剂和加固剂联合使用(2)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2-6-13 17: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国文化报
处理过的彩俑10年未变色
秦俑彩绘保护真正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借助德国先进的文保理念和科研仪器,有了质的飞跃。
在文保技术与研究方面,德国一直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888年建成全球第一个文保实验室。博物馆遍布全国,达5000多座,逛博物馆几成全民兴趣。
陕西丰富的文物资源吸引着德国人。接触、沟通、协商,1992年,德国巴伐利亚文物保护局与陕西省文物局签署协议,就秦俑文物保护技术研究进行合作,主要包括秦俑坑土遗址加固、秦俑彩绘分析加固、石质铠甲修复技术以及秦俑修复技术改进4个方面。合作方式是双方互派人员,德方以提供资金和设备为主,中方以提供彩俑样本和研究方案为主。
但如何保护、加固秦俑彩绘,对德国人而言也是新课题。袁仲一说,德国文物的彩绘不是用生漆作底。
协议签订当年,现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总工程师周铁前往巴伐利亚做研究。直至目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与文物保护修复的26人中,绝大多数去德国交流过。
寻找彩绘脱落的原因、分析彩绘层次和成分、研发加固剂加固彩绘,成为最后一个需要攻克的难题。无数次的实验,无数次的失败,原地打转的挫败感蚕食着中德科研人员的信心,周铁说,特别是1995年,无论是中方还是德方,对成功几乎不抱希望。
绝望之时峰回路转。1997年,既能抗皱又能加固彩绘的技术终于在德国实验成功:先用聚乙二醇和聚氨酯乳液混合液敷渗,再逐级提高溶液的聚乙二醇浓度敷渗处理方法。
抗皱剂和加固剂联合保护法简便、易行、实用,尤其适用于发掘现场和不易移动的彩绘文物的保护。容波说,1999年4月份,考古人员开始进入二号坑棚木以下接触陶俑,由于清理彩绘上的泥土耗时长,而彩绘保护是越快越好,稍有延误便会失水卷曲、脱落,所以,保护工作只能在现场进行,那是用这套方法首次保护整体彩绘俑。
从开始发掘到完成保护,秦俑的清洁工作最耗时、最考验耐心,一般需要一两个月。容波说,要先用手术刀将粘附的泥土削至离彩绘面约5毫米处,然后用细而不锐的扦子垂直、密集地扎向彩绘面,扎松、扎散泥土,再用牙科调拌刀压散泥土,最后滚动湿棉签粘掉土垢。泥土与彩绘粘得太紧时,得考虑使用高浓度的保护剂。
当时用抗皱剂和加固剂联合保护法处理过的彩俑,10年后的今天基本没有变色,其中包括鼎鼎大名的“绿脸俑”。
抗皱剂和加固剂联合保护法实验成功的同时,周铁等人又找到另一种保护秦俑彩绘的办法――电子束辐照固法:用水溶性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逐级敷渗,再用电子束辐照引发交联聚合反应。
这种方法的优缺点都很明显。容波说,优点是彩绘保护效果更佳,色泽自然,稳定性好,缺点是不适宜处理眼角、胳膊弯等弯曲部分,更为实际的问题是,所需设备费用昂贵,并且体积庞大,只能在室内作业。
对于秦俑彩绘加固技术,周铁非常自信,目前已整体修复彩俑30多座,其中包括一些汉唐时代的彩俑。凭着这些,2004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拿回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证书;凭着这些,2005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成为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就此承担起国内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研究任务。最近,保管部文物修复室内,出自山东青州香山汉墓的若干件彩绘陶俑正躺在桌子上接受“整容”。
对文物尽量少干预,保持残缺美,这一理念已跨越国界被广泛接受。吴永祺一直强调,文物保护不是使其成为金刚不坏之身,而是在静态下尽量延长其存留时间。
彩绘加固法再先进,也不能修复出大红大绿的秦俑,脸部彩绘保存最多的“绿脸俑”,那份绿也是淡淡的、散见的。平日里,它和其他被整体加固过的彩俑藏在密闭空间内躲避尘土与光线,只有克林顿、普京这样的贵客才能睹其真容。
一号秦俑坑第3次发掘之际,袁仲一对后辈提出一个愿望:攻克彩绘回贴技术。
陶俑出土时,有些颜料沾在泥土上一起脱落。周铁认为,把颜料从泥土上取下来贴到陶俑上不成问题,难点在于怎么对准位置,“文物保护研究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