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62|回覆: 0

秦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破解眾多謎團:水淹在先

[複製連結]
夏知 發表於 2012-6-11 18: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新網
ori_4fd537ccc8421.jpeg

圖為考古工作者在發掘現場記者張遠攝

ori_4fd537cd0b892.jpeg

圖為出土的漆盾。記者張遠攝

中新網西安6月9日電(記者冽瑋)6月9日是第七個世界文化遺產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公佈了秦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考古發掘成果,秦兵馬俑軍陣排列、兵馬俑的彩繪保護、遭遇水淹火燒破壞的年代順序等謎團,隨着考古發掘的推進逐步揭開了神秘面紗。
2009年6月13日,秦兵馬俑一號坑在沉寂了20多年後,開始了第三次考古發掘,發掘區域200平方米。
『秦兵馬俑之父』、秦兵馬俑博物館前館長袁仲一告訴中新社記者,一號坑考古發掘主要是補充原來沒有發現的東西,並印證以往的推測。此次發掘成果之一是印證了對秦兵馬俑軍陣的排列:『以前推測兵馬俑是大型軍陣,軍隊的兩邊有翼衛,防止敵人從兩邊偷襲。現在通過發掘可以發現,其中有一列是面朝北,證實原來的推測是正確的,大型軍隊兩側有翼衛的存在。』
他還透露,根據現有的資料,秦兵馬俑一、二、三號坑出土的陶俑最高2米,最矮1.75米,生動反映了秦代士兵的軍旅生活。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員許衛紅表示,自2009年至今一號坑已發現102件陶俑和紡織品、車馬器等遺物遺蹟,其中一件皮質漆盾、三件籠均為秦兵馬俑坑的首次發現。她指出,兩輛戰車配備三件籠,無蓋,內裝有銅箭頭,屬於戰車上的一種配置。夾苧胎,其中之一的織物經檢測為蠶絲皺紗,是關中地區少見紡織材料,漆膜下高含量磷的漆灰,稱灰糙工藝,這些材料很大程度上豐富了俑坑考古信息內容。
針對公眾對彩繪陶俑的種種期待,許衛紅說,其實是一個誤區:『所有的秦俑都是有彩繪的,保護技術的發展,才能決定彩繪保有的面積多少,出現色彩斑斕的兵馬俑的說法是不準確的。』
與前兩次發掘的區域相比,正在進行的第三次考古發掘,有火燒、水淹、鈎斫的痕跡。許衛紅推測,按照時間順序,應該是水淹在先,其次人工破壞,最後遭遇火燒。根據一號坑隔牆的地基下沉情況來分析,原來3.5米的隔牆只剩下1.7米,說明曾經有過嚴重水澇。
據悉,下一步發掘將自西向東逐步延伸,把一號坑北側貫通起來。發掘全部結束後,將對一號坑有一個全面了解。

        來源:中新網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