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88|回覆: 0

我國七種宗教研究專業刊物篇目一覽(1997-1998年)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00-11-29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國學網
世界宗教研究(季刊)

1)1997年第1期(總第67期)
伊斯蘭教與中東政治 吳雲貴
伊斯蘭教與伊斯蘭國家的現代化 杜紅
宗教道德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馮今源
瑪哈噶拉——元朝的護國神——從柳貫【護國寺碑銘】談起 張羽新
論宋代佛教的地域差異 程民生
人間佛教的現代轉換及其意義 李向平
雪竇寺與雪竇重顯 李富華
從『苦』到『樂』:道教美感轉化論 潘顯一
論宗教倫理向類法律形態的演變 姜生
略論外丹術的世俗動機 張欽
近代中國猶太教會堂及祈禱所考 房建昌
耶穌會士在北京 李申編譯
明末在華傳教士金尼閣墓誌考 計翔翔
試論中世紀基督教西教會的隱修運動 張衛良
論明清之際天主教與中國文化的衝突 李躍紅
試論羅馬宗教在過渡時期的嬗變 江華
美國民眾的宗教教育 郭春環
土族宗教信仰述略 范玉梅
祝賀【藏外佛教文獻】第一輯出版 方立天
【民間秘密宗教經卷研究】簡介 北辰
2)1997年第2期(總第68期)
禪悟與詩悟 邢東風
當代名僧巨贊法師傳略——僅以此文紀念巨贊法師逝世十三周年 朱哲
滿族與佛教 趙志忠
英美傳教士與近代中西文化會通 王立新
論羅馬天主教會的新教會學 任延黎
郭顯德近代在華傳教活動之初探 段琦
【黃書】考源 王卡
道教龍門派源流考略 王志忠
猶太教的彌賽亞觀及其與基督教的分歧 傅有德
從西道堂看宗教與中國現代化的問題 高占福
古代希臘羅馬的死亡哲學及其歷史演變 林中澤
巴哈教的世界主義 金宜久
略論閩台瘟神信仰起源的若干問題 徐曉望
私家園林中的宗教現象探究 居閱時
香港宗教的傳播與發展 趙紅宇
韓國道教的歷史和問題——有關固有仙道與中國道教問題的探討
〔韓〕林采佑著 柳雪峰譯
1996年中國大陸佛教學術會議綜述 黃夏年
 【中華佛典集成】簡介 李富華
3)1997年第3期(總第69期)
繼往開來,開創宗教研究新局面——紀念中共中央【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政策】發布十五周年
戴康生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重在引導——全國政協副主席丁光訓採訪錄黃夏年
康德道德宗教的理論位置及其合理意義 孫波
中國漢傳佛教簡論 郭朋
略論楞伽師、楞伽禪與中國禪宗 洪修平孫亦平
河西回鶻之佛教 楊富學杜斗城
曹山本寂禪師出家地考 王榮國
傑雅提拉克的佛教民族主義思想 黃夏年
瑣羅亞斯德教與摩尼教的比較研究 元文琪
元朝政府管理全真道宮觀的機構和職權 程越
【易林】神仙思想考 連鎮標
玄女的起源、職能及演變 邢東田
簡論東正教的基本特點 樂峰
兩難之間:在華基督教差會早期的本土布道員 孔祥濤
廣澤尊王信仰及其傳播 李玉昆
哈尼族原始宗教觀念中的魂、鬼、神文化內涵 毛佑全
中國少數民族原始宗教概述 佟德富
1996年國內報刊有關宗教的部分文章目錄索引 王子華
4)1997年第4期(總第70期)
宣傳無神論,發揚科學精神,
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 任繼愈
中國宗教改革芻議 王志遠
新福音派神學芻議卓新平
【三山論學記】中關於『天主』觀念的文化對話 馬琳
神學悖論的啟示和意義——蒂利希若干神學悖論闡釋 王珉
楊文會的日本真宗觀——紀念金陵刻經處成立130周年 楊曾文
南宋【圓覺藏】、【資福藏】探究 何梅
試論北響堂石窟的鑿建年代及性質 劉東光
【天盛改舊新定律令】中所反映的西夏佛教 韓小忙
道教內丹學揭秘 胡孚琛
【梅仙觀記】考辨 李俊清
簡論道教對傳統戲劇的影響 詹石窗
【周易】與籤詩的關係初探 謝金良
中國伊斯蘭教中的經學 李興華
埃及伊斯蘭政治反對派述評 曲洪
電子網絡會改變宗教嗎? 王建平
【伊斯蘭教】簡介 沈青
5)1998年第1期(總第71期)
論中國歷史上的宗教與國家的關係 黃心川
試論周恩來的宗教觀——紀念周總理誕辰100周年 馮今源
中國佛教應走什麼道路——關於居士佛教的思考 何勁松
呂澂佛學思想初探——爲紀念金陵刻經處成立130 周年作,杜繼文
李通玄與法藏的佛學思想比較 邱高興
三時學會清淨居士的晚年著述與思想程 恭讓
【定劫寶卷】管窺 濮文起
澳門的商業經濟與媽祖信仰 陳衍德
閩台民間信仰的興衰嬗變 林國平
試論明清使者琉球航海中的海神信仰 謝必震
明代帝王與武當道教管理 楊立志
明清之際入華耶穌會士與中國造園藝術在歐洲的影響 紀宗安
倪維思的『三自』主張及其反響 王美秀
『三自』是中國基督教本國化的重要經驗 徐如雷
基督教東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韓)李元 吳明峰譯
趙紫宸與中西神學之結合 卓新平
在韓國本色化神學上出現的混合主義問題
(韓)玄曜翰從中國基督教歷史看教會的本色化 段琦
韓國基督教對韓國現代化之價值觀形成的影響 (韓)金 英
讀姚衛群著【佛教般若思想發展源流】 朱明忠
十年磨劍厚積薄發——評孫昌武著【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 徐建華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宗教理論 魏德東
6)1998年第2期(總第72期)
宗教是什麼?——宗教的本質、基本要素及其邏輯結構 呂大吉
論現代化運動中宗教文化的價值 高長江
試論上海地方政府和教會的關係 張化
日本人能拓展抽象思維嗎?——超越鳩摩羅什譯【法華經】的一個思想動向(日)中村元
天台宗與中國佛教 任繼愈
【法華經】與一念三千說 方立天
論【法華經】的空、神變、佛身 (日)梶山雄一
日蓮心目中的【法華經】 楊曾文
海東天台的形成——朝鮮佛教與【法華經】 (日)鐮田茂雄劉建譯 【法華經】與觀世音信仰 樓宇烈
日蓮對【法華經】『一念三千』的繼承 (日)渡邊寶陽楊曾文譯
敦煌遺書中的【法華經】註疏 方廣錩
道元【法華轉法華】之傳統 (日)池田魯彥劉建譯
在多元一體的文化架構中——論中國伊斯蘭文化的歷史地位 秦惠彬
對伊斯蘭教的幾點認識 金宜久
善導淨土思想特點與稱名念佛法門的流行 謝路軍
玄中寺非曇鸞建寺考 梁錦秀
論【太平經】的婦女觀及其對道教發展的影響 孫亦平
仁壽縣壇神岩第53號『三寶』窟右壁『南竺觀記』
中道藏經目研究 胡文和
論民初中國基督教改革運動的思想史價值 張西平
論明清之際來華耶穌會士對中國納妾婚俗的批評 康志傑
八十年代以來國內寺院經濟研究述評 白文固
日本的教派神道研究 張大柘
7)1998年第3期(總第73期)
改革爲了適應,適應必須改革——淺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的宗教改革 張永慶試論當代中國宗教的基本形態及其發展趨勢 李利安
從土耳其的社會世俗化看宗教的演變 周國黎
關於胡適的無神論思想 胡明
中國佛教研究意義深遠——紀念佛教傳入中國二千年
李富華試論明太祖的佛教政策 周齊
論佛教唯識學認識論中的主體意識 王健
論禪宗的生存智慧 龍文茂
成玄英的無心論 李剛
成玄英重玄學思想述要——以【莊子疏】爲中心 強昱
論十八世紀初的雲南格蘭岱教案 王建平
試論伊斯蘭教特色及其後果 楊靜
耶穌會士與【尼布楚條約】 吳伯婭
斐洛的邏各斯學說及其神學意義 車桂
殷周時代的宗教組織 張榮明
晚唐至宋福建地區的造神高潮 顏章炮
面向新世紀,開拓新領域:【中國各民族原始宗教資料集成·考古卷】評介 丁明夷
【中國民間秘密宗教辭典】簡評 張培峰
8)1998年第4期(總第74期)
鄧小平理論與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宗教問題——爲紀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20周年而作 龔學增
簡論原始宗教的形式、內容和分類 於錦繡
從社會學角度看宗教的發展與走向 高師寧
從【華陽陶隱居集】和【真誥】看陶弘景的宗教經驗
黃兆漢、文英玲
論唐代宗派佛教的有情無情之爭 潘桂明
論佛教唯識學的轉識成智 魏德東
王恩洋先生著述目錄 黃夏年
明清之際耶穌會士對於理學的評判 朱幼文
利瑪竇對佛教的批判及其對耶穌會在華傳教活動的影響
孫尚揚俄羅斯東正教探源——羅斯接受基督教的原因與後果 戴桂菊
黑格爾宗教哲學的理性基礎與邏輯結構 趙林
黑格爾辯證法的哲學價值和宗教價值 金林
唐五代三種注【契】之作的外丹術異同合論 蕭漢明
讀【茅山志】札記五則 朱越利
『想爾』釋義——【老子想爾注】與【四十二章經】之關係 馬承玉
功在千秋利在當代——評呂大吉、何耀華總主編【中國各民族原始宗教資料集成】 楊FDD1。何星亮
試談【智顗評傳】的學術貢獻 董群
【韓國佛教史】(上冊)讀後感 陳景富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