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02|回覆: 0

王夫之對中國歷史發展規律的觀察(圖)

[複製鏈接]
真衣 發表於 2010-6-4 09: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604344764222496.jpg

$ u1 Q- O% U' F7 ?- C' E8 ^' G0 Y2 ~
% b2 N; h# a% |/ b* }$ r/ \
王夫之【大雲山歌】

3 j5 Q! ?& x. i
0 p, A4 b+ l7 u1 B. t% K! B1 ^$ T
0 l4 h. d3 J7 J# p
    在昔之賢哲中,王夫之是一個自覺地從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來觀察社會、認識歷史的人。他說:『蓋嘗上推數千年中國之治亂以迄於今,凡三變矣。』(【讀通鑑論・敘論一】)是哪三變呢?『天地之數,或三或五,三百年而小變,千五百年而大變。由軒轅迄桀千五百年,禪讓之消,放伐變之。由成湯迄漢千五百年,封建之消,離合變之。由漢迄祥興千五百年,離合之消,純雜變之。』(【黃書・離合第七】)這就是說,由禪讓變封建,由封建變離合,由離合變純雜,是為三大變。他還由三大變推出中國歷史發展經歷的四大階段,即:從人類之始到『禪讓之消』為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主要特徵是禪讓,時間從軒轅至夏桀止,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原始社會;從封建之始到『封建之消』為第二階段,即從成湯立國至秦統一這一時期,其主要特徵是封邦建國制度,上上下下全面實行分封制;從『封建之消』到『離合之消』為第三階段,即由秦統一開始至南宋祥興年間,其基本特徵是一離一合、一治一亂的交替;從『離合之消』也就是從元朝開始進入第四階段,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徵是漢族與少數民族政權交相為治。這樣,在他看來,中國社會的演進基本上是按照每隔一千五百年發生一次大變這樣一種階段性發展變化前進的,一共經歷了禪讓時代、封建時代、離合時代與純雜時代四個發展階段。
; a8 C0 _+ r9 t0 D) c
2 n) G* A/ n0 j/ p2 N0 O# x; X    王夫之認為,禪讓時代的君主之位不是靠暴力而是由人們推舉的,是人們按照品德威望的高低以民主的形式推舉出來的,王位的傳承是以賢傳賢,於是形成一代代的禪讓制度。『五帝、三王之大統』的相互禪讓是這個社會的本質特徵,是公天下的表現。『時則上古,人則聖人,在位者則皋、夔、稷、契,而後舜、禹之受禪,天下歸心焉。』(【讀通鑑論】卷三十)公天下的時代物資貧乏、文明程度很低,王夫之說:『中國之天下,軒轅以前,其猶夷狄乎!太昊以上,其猶禽獸乎!禽獸不能全其質,夷狄不能備其文。……所謂飢則椋飽則棄余者,亦植立之獸而已矣。』即便軒轅之後,也是『衣裳未正,五品未清,婚姻未別,喪祭未修』,『rr,人之異於禽獸無幾也』(【船山全書】第十二冊【思問錄・外篇】)。在成湯立國以後,中國開始由公天下向私天下或家天下轉變,封諸侯,建藩國,行世襲,食采邑,確立了封建制度。『封建之天下,天子僅有其千里之畿,且縣內之卿士大夫分以為祿田也;諸侯僅有其國也,且大夫士分以為祿田也。』(【讀通鑑論】卷五)建立在宗法制度下的國家政權,按照宗法血緣關係的親親尊尊原則,分封子孫後代,共同拱衛天子。王夫之將商王朝作為封建之始,而不是夏,是因為他所能接觸的上古社會的資料非常缺乏,但他能夠抓住『封建』這一本質特點,是值得肯定的。秦漢以後,中國歷史再次發生變化,郡縣製取代分封制,官吏選舉代替世襲,中央集權的大一統代替分封的天下共主制,『郡縣之天下,統中夏於一王』(【讀通鑑論】卷三),天下國家在一離一合、一治一亂之中變化,王夫之稱之為離合社會。這一階段的顯著特點是一治一亂,亦即一離一合,『天下之勢,一離一合,一治一亂而已……三代而下,吾知秦、隋之亂,漢、唐之治而已;吾知六代、五季之離,唐、宋之合而已』(【讀通鑑論】卷十六)。由南宋末蒙古族入主中原以降,中國歷史在漢族與少數民族的交替統治中變化,王夫之稱之為純雜社會。『靖康之禍,延乎蒙古,凡二百餘年,至洪武而始定。』(【讀通鑑論】卷十一)其後則是清入關滅大順政權,繼明統治天下。一純一雜,相互交替。『夷狄之勢,一盛一衰,必然之數也。』(【讀通鑑論】卷二十)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