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91|回復: 1

[文学研究] 从“玄奘”到“唐僧”:对文化圣徒的美学颠覆

[複製鏈接]
偷月 發表於 2012-6-9 17: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者: 潘知常

  “金猴奋起”僧“愚氓”
  
  对于玄奘形象的颠覆,是阅读《西游记》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西游记》写的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西天取经”的故事。在西天取经的故事里,唐僧是真正的主角。当然,在历史上,他不叫唐僧,而是叫玄奘。玄奘是我们国家的四大译经家之一,也是唯识宗的开创人。为了向当时的西方――西天印度学习,27岁的他于628年从长安出发,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了印度。645年,45岁的他凯旋归国,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后来他又花费了17年,在其中选择译出了75部(1335卷),还写了玄奘版的《西游记》――《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录了他西游过程中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以及听说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等。我看到有一副对联这样评价他:
  西天取经万里孤征功勋第一
  东土翻译一言三复事业无双
  这个“第一”,他当之无愧!可是,非常引人深思的是,玄奘取经是不带助手更不带打手的,他就是孤身一人。但是在后来的《西游记》里,唐僧取经却要带三个助手,也可以说是三个打手。这让我一直觉得很奇怪。中国人的文学想象真的就这么差吗?当年玄奘一个人去取经就已经成功了,而且没有凭借任何外在的力量。这也就是说,历史已经证明,凭借着对某一种东西的坚定不移的信仰,就可以实实在在地走向成功。可是在以后的千余年里,人们竟然还是半信半疑。他们总是觉得:怎么可能呢?一个人仅仅带着爱上路就能够成功吗?一个人仅仅凭着信仰就能够成功吗?人们对此深表疑惑。结果,在写小说的时候,就提出了一种新的取经模式:这是一种凭借暴力、凭借外在的力量的取经模式。本来明明凭借这爱与信仰就可以做到的事情,现在却被重写,成为只有凭借暴力才能够做到的事情;本来一个人就已经做到的事情,现在也被改写,必须要一个团队――而且一定要是一个类似“敌后武工队”一样的武装集团才能够做到。你看,中国人的集体想象是不是让人震惊?
  更令人震惊的是,玄奘在取经中的主角地位,也被孙悟空取代了。《西游记》中的八十一难,每一难都要靠孙悟空出面解决。玄奘取经的时候只是一个人,后来在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元代的《西游记杂剧》里有了“猴行者”,我估计,当时主要的考虑可能是:人物多些才好写也才好看吧。可是那时孙悟空并没有喧宾夺主,《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有偷蟠桃的事情,但那只是在师徒对话中捎带提到的,《西游记杂剧》共24出,孙悟空在第9出才出场。可惜,在《西游记》里就完全不同了:孙悟空成为不折不扣的主角。
  我们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取经的路上,有禅师送了佛教经典《心经》,并且告诉唐僧:“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可是唐僧还是不开窍。“又扯住奉告,定要问个西去的路程端的”。倒是孙悟空无师自通:“行者闻言,冷笑道:‘我们去,不必问他,问我便了。’”
  还有一次,前面遇见一山挡路。唐僧忧心忡忡地叮嘱道:“徒弟们仔细,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挡。”可是孙悟空怎么说呢?“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你莫生忧虑,但有老孙,就是塌下天来,可保无事。怕甚么虎狼!”遗憾的是唐僧太愚笨,还是不开窍,又勒回马道:“我当年奉旨出长安,只忆西来拜佛颜。舍利国中金象彩,浮屠塔里玉毫斑。寻穷天下无名水,历遍人间不到山。逐逐烟波重叠叠,几时能勾此身闲?”于是,孙悟空又点拨说:“师要身闲,有何难事?若功成之后,万缘都罢,诸法皆空。那时节自然而然,却不是身闲也?”(第32回)
  还有一次,又是一座高山阻路,唐僧勒马道:“徒弟们,你看这面前山势崔巍,切须仔细!”行者笑道:“放心!放心!保你无事!”三藏道:“休言无事。我见那山峰挺立,远远的有些凶气,暴云飞出,渐觉惊惶,满身麻木,神思不安。”行者笑道:“你把乌巢禅师的《密多心经》早已忘了?”三藏道:“我记得。”行者道:“你虽记得,还有四句颂子,你却忘了哩。”三藏道:“那四句?”行者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三藏道:“徒弟,我岂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行者道:“不消说了,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差错些儿成惰懈,千年万载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似你这般恐惧惊性,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亦远矣。且莫胡疑,随我去。”那长老闻言,心神顿爽,万虑皆休。(第85回)
  我们看到,唐僧真是“僧是愚氓”啊,竟然连路都搞不清楚,到哪儿都要倒过来问徒弟往西天的路怎么走。可是你看看孙悟空怎么样呢?他是在一边儿冷笑:“我们去,不必问他,问我便了。”总之,在《西游记》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儿的在路上都是孙悟空在教诲唐僧。这实际上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认为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出路,根本就不需要唐僧这样从西天取经回来的“教条主义者”的指导。“西天”的那些东西根本就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孙悟空批评唐僧的那句“你不知就里”,恰恰代表了中国人之所以排斥玄奘与之所以要把玄奘改写为唐僧的心声。
  
  玄奘的千年孤独
  
  所以,《西游记》实际上是写了一个中国人想象中的西天取经的故事。这一点,我觉得是《西游记》这本书最值得讨论和思考的地方。玄奘本来已经取经成功了,可是中国人仍旧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他们宁肯在《西游记》里把取经故事再重新书写一次。在他们看来,只有孙悟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也只有孙悟空这样的人才可能取到真正的经。而唐僧这样的人绝对不是什么英雄,也不可能取到真正的经。而且,在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面,“猴行者”的角色还是一个秀才,并不是一个凭借暴力的打手形象。因为从中国到印度的路途虽然险恶,但是那主要是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不是人与人的矛盾,尤其是并非所到之处根本没有一个好人,人人都是敌人,都是要加害于他。可是到了《西游记》里面,孙悟空却完全变为一个凭借暴力的打手。这无疑是因为在被“狼外婆”故事熏陶出来的中国人的想象里,所有的生人都肯定就是坏人,都肯定是要加害于自己,因此一定要“先下手为强”,一定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意味着在中国人看来,只要走出家门就到处都是“狼外婆”,而面对“狼外婆”的唯一方式,就是暴力。只有凭借暴力才能跋涉千山万水,也只有暴力才有力量,至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唐僧仅仅凭借着爱就想跋涉千山万水,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因为,面对“狼外婆”的时候,爱恰恰是最没有力量的。
  玄奘为什么会变成唐僧呢?其实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玄奘在佛教里找到了爱心,找到了慈悲为怀。但是当他把这些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带回来以后,在中国――我可以想象――却是普遍地被拒绝的。玄奘之所以历经千年孤独,就是因为他所取回来的经事实上一直都是被“拒绝在国门之外”的。因为他从印度取回来的经,就是爱之经。可是在以后的一千年里,中国人却始终不屑一顾,不但始终不屑一顾,而且甚至越来越觉得这个家伙从印度取来的经实在是有点太傻乎乎了。
  忘记玄奘是可悲的。但是我们所看到的中国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逐渐淡忘玄奘的历史,也是一个逐渐改造玄奘的历史和一个逐渐取代玄奘的历史。这个历史就最真实地反映在我们所看到的《西游记》里面。结果,我们吃惊地看到:如果没有《西游记》,玄奘的事迹本来也可以流芳千古,但是在有了《西游记》以后,玄奘的本来面目反而逐渐被人们淡忘了,玄奘的形象成了唐僧的形象。
  
 樓主| 偷月 發表於 2012-6-9 17:35 | 顯示全部樓層
  唐僧:失落了信仰心的
  “御弟”历史上的玄奘是一个虔诚的朝圣者,可《西游记》里的唐僧却不是。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宗教,只要它是真正的宗教,就必须有一个终极关怀。任何一个宗教信徒,都应该是一个虔诚的朝圣者,他都必须相信爱在前,光明在前。在玄奘身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但是,我们看一下唐僧,就会发现,这个人物毫无终极关怀。大家都记得,玄奘是一个出逃者,也就是说,他是一个现实世界的出逃者,当时的唐朝是全面封闭的,任何人都不能出境,出境就是杀头的罪。在《西游记》里面,唐僧取经的意图是什么呢?是“愿圣王皇图永固”。这也就是说,唐僧取经是为了给李世民帮忙。结果,玄奘的一个很高、很高的精神追求的行为,就变成了唐僧的一个很低下、很低下的现实的努力。这就是我们在《西游记》里看到的一个令人痛心的变化。
  我们首先来看唐僧自身,玄奘一个人赤手空拳到印度去取经,凭借的是信仰与爱的支撑,他是一个有信仰、有爱心的文化英雄。他的成功已经证实:信仰就是力量,爱也就是力量。但是,我们看到,《西游记》对此却持明确的怀疑态度,在它看来,信仰不是力量,爱更不是力量。看看《西游记》里面的唐僧:“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王皇图永固。”(第13回)信心不可谓不大,而且,在师徒四人中只有他是肉身凡胎,但是他却敢于西行,足见他的虔诚。可是,一旦面对取经的实际困难,他却如此懦弱、无能,一看见妖魔鬼怪,就“唬得打了一个倒退,遍体酥麻,两腿酸软,即忙的抽身便走”。(第28回)一听说徒弟被妖精一口吞下肚了,就“唬倒在地,半晌间,跌脚拳胸道:‘徒弟呀!只说你善会降妖,领我西天见佛,怎如今日死于此怪之手!苦哉!苦哉!我弟子同众的功劳,如今都化作尘土矣!’”(第75回)弄得孙悟空非常看不起他,干脆说:“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第15回)
  我们再看一下唐僧取经的目的。《西游记》写唐僧西去印度取经的缘起的有三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还寿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禹正空门》、《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像化金蝉》,都可以与《水浒传》的楔子参看,仍旧是“皇权大于天”的那一套。唐僧取经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帮李世民还愿。因为李世民在阳间杀了人、犯了错误,寿命马上就要尽了,于是他就赶紧到阴间拉关系、走后门儿,结果又增了几十年寿。胜王败寇,到了阴曹地府也仍旧是“一招鲜,吃遍天”啊。而为了感谢这增寿的天大人情,他决定派唐僧去取经。我们的唐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去取经的。这与玄奘那种为追求真理、追求爱、追求人类最伟大的理想的精神已经完全不吻合了。唐僧到西天去取经只是为了帮助李世民。玄奘出去的时候是个逃犯,所以,他回来的时候要先请罪。但是,很有意思的是,李世民接见他的时候问的却基本上是风土人情,根本没有问唐僧所带回来的那些经卷,而且建议他不要再在佛教界工作了,而去他的政府部门当个高官。或许,他觉得只有这样才是对玄奘的褒奖。相比之下,玄奘真是很伟大,他宁肯闭门不出,就是全心全意翻译西方的经典,翻译了十七年,然后心满意足地死去。可是唐僧就不同了,小说里增加了一段关于他出身的描写,所谓的“江流儿”故事。为了什么呢?原来,把他的出身弄得曲曲折折,就是为了最终和李世民扯上关系,然后才好和李世民成为拜把子兄弟。而唐僧在取经路上一口一个“御弟”,也说明了他对这种关系的看重。结果玄奘取经的伟大的精神在《西游记》里被改造为“奉旨取经”。他的目的也不再是为了取回信仰与爱的经典,不是为了使中国人的终极关怀有个归宿,而是变成了为了皇帝的江山永固和皇帝本人延年益寿。“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第12回)唐僧动辄挂在嘴上的这些话,你还能听出救万民于水火,度黎民出苦海的意思吗?完全是“文死谏武死战”的另一种版本,也完全是一个红尘中人,有点像大唐政府的对外联络部部长啊。
  我们再看看别人的看法。别人对唐僧的看法是什么呢?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唐僧肉”这个看法。我们在看《西游记》的时候,一个很典型的印象就是“唐僧肉”,人们普遍认为“唐僧肉”好吃,这反映了什么呢?反映了我们中国人的一种很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心理,就是:我们是因为有求于宗教,所以才会信教。要高考了,要治病了,我就去烧三炷高香,你一定要保佑我考上,保证我身体平安,我如果能考上、如果身体平安,那我来年给你再塑金身。如果考不上呢?那我可就要来踢你的馆了。“唐僧肉”反映的正是这样的东西。也就是说,宗教在中国人的眼睛里,无非就是能够给他以现实帮助的一种东西。例如,“唐僧肉”可以使他长生不老,而不是能够在精神上推动他向前、向上的一种力量。鲁迅后来批评中国的宗教心态是吃教,这一点,我们在唐僧变成了“唐僧肉”的事件中,已经完全可以体会到了。
  我们再看看神仙。《西游记》里的神仙也是很有问题的。本来神仙应该是神圣的代表,但是《西游记》里的神仙一个个都像现实世界里的人一样坏。第四十二回小说里写,“菩萨也大怒”,明朝时候有一个大思想家叫李贽,他就在后面评了一句,说:“菩萨也大怒,大怒便不是菩萨。”菩萨也动不动就要报仇雪恨,如果真是这样,那他还是什么菩萨呢?更值得注意的是唐僧到西天以后去拿经书的时候,那几个神仙竟然跟唐僧索要小费,说:“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第98回)唐僧到佛祖那里去告状,可是,我们听听佛祖怎么回答:“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第98回)这些都是让我们大开眼界的,说明在中国人心目中,连天上的神仙也并不神圣。中国人对宗教的看法就是这样的糟糕。难怪唐僧会满眼垂泪道:“徒弟呀!这个极乐世界也还有凶魔欺害哩。”(第98回)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唐僧那里,爱是没有力量的,只有现实的权力才有力量。取经要借助于皇权的力量,要借助于现实的力量。这些力量都比爱更有力量,都比信仰更有力量。正因为如此,在处理与其他人的关系时也就不是凭借着爱,而是凭借着权力,凭借着阴谋诡计。我们看一看玄奘变成了唐僧以后,在取经路上的面目是多么的龌龊。
  
  师徒取经:不可思议的
  
  “暴力”为“爱心”开道玄奘是一个爱的圣僧,可是唐僧不是。玄奘是凭借爱的力量和信仰的力量取经成功的。在《西游记》里,唐僧表面上还是颇具爱心的人,“微生不损,见苦就救”(第72回)、“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第14回)。而且,在书中其实真正有生命危险的就是唐僧一人,可是恰恰也只有他并不设防。而且反对杀生,并且一再告诫:“打死这个无故平人,取将经来何用?”(第27回)可惜的是,从玄奘开始的这一优良传统,到了《西游记》,却已经完全成为被嘲弄、被批判的对象。我想,或许是因为有了中国特色版的“九九八十一难”,中国人因此在现实中尔虞我诈和斗来斗去,爱的哲学,从未诞生,“斗争”竟然成为“哲学”,于是每一个人都只有通过消灭对方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正是因为上面这个原因,中国人就觉得,像唐僧这样不主张暴力又怎么能成功呢?结果,在《西游记》里,对唐僧这种做法就每每大加讽刺。因此,唐僧从玄奘的正面形象、成功的形象,变成了一个被中国人集体讽刺的形象。所以,唐僧的形象在中国人的眼睛里就简直是个傻瓜。遇到意外后“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蛤蟆,只是呆呆怔怔,翻白眼儿打仰”(第23回),这整个儿就是个傻瓜形象。而且,玄奘所推崇的爱,在唐僧那里也变成了一种手腕。坚定的爱的圣僧玄奘变成了假仁假义的唐僧。你看,他不让猴子乱杀人是为什么呢?他说,在农村杀了就算了,人家也看不见,到了城里,你要杀了人就躲不了了。“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第27回)“早还是山野中,无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执着棍子,乱打伤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脱身?”(第14回)你看,是不是假仁假义?是不是道貌岸然?光明正大的圣僧玄奘是不是已经成为假仁假义的唐僧?
  雨果说:“他们在哪里?沉没在黑夜里的水手和船长?”(《海洋上的黑夜――于索姆河畔的圣瓦莱里》)我越来越觉得,玄奘就是一个“沉没”在中国文化的千年“黑夜里的水手和船长”。而且,他一“沉没”就是千年。从玄奘到唐僧的美学颠覆,就蕴涵了《西游记》所有的成功和缺憾。要读懂《西游记》,就要从这个角度入手。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黄公度《道间即事》)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