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86|回復: 0

[文学研究] 情理兼施,质朴感人:读岳飞《奉诏移伪齐檄》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2-6-9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者: 宁夏江

  奉诏移伪齐檄
  契勘伪齐僭号,窃据汴都。旧忝台臣,累蒙任使。是宜执节效死,图报国恩。乃敢背弃君父,无天而行。以祖宗涵养之泽,翻为仇怨;率中华礼仪之俗,甘事腥膻。紫色余分,拟乱正统。想起面目,何以临人?方且妄图襄汉之行,欲窥川蜀之路,专犯不韪,自速诛夷。
  我国家厄运已销,中兴在即,天时即顺,人意悉谐。所在皆贾勇之夫,思共快不平之忿。王师已尽压淮泗,东过海沂,R骑交驰,羽檄迭至。故我得兼收南阳智谋之士,提大河忠孝之人,仗义以行,乘时而动。金洋之兵出其西,荆湖之师继其后。虽同心一德,足以吞彼国之枭群。
  然三令五申,岂忍残吾宋之赤子。尔应陷没州县官吏兵民等,元非本意,谅皆胁从,屈于贼威,归逃无路。我今奉辞伐罪,救溺苏枯,惟务安集,秋毫无犯。倘能开诚纳款,肉袒迎降,或愿倒戈以前驱,或列壶浆而在道,自应悉仍旧贯,不改职业,尽徐(除)戎索,咸用汉条。
  或执迷不悟,甘为叛人,嗾桀犬以吠尧,詈猎师而哭虎,议当躬行天罚,玉石俱焚,祸并宗亲,辱及父祖。挂今日之逆党,遗千载之恶名。顺逆二途,蚤宜择处。兵戈既逼,虽悔何追。谨连黄榜在前,各令知悉。
  岳飞《奉诏移伪齐檄》(以下简称《岳文》)作于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当时南宋变节官员刘豫在金国的支持下,在河北大名建立了伪齐政权。刘豫外依金国,内联杨幺等地方割据势力,羽翼渐丰,已有南窥之意,成为南宋北伐中原、收复失地最直接的障碍。南宋王朝对此采取了剿除和分化的政策,宋高宗赐御札于岳飞,吩咐“刘豫亲党有能察时顺理,以众来归,自王爵以下,皆所不吝,罪无大小,一切宽贷。卿可多遣信实之人,宣谕朕意。岳飞遂在鄂州军营内,同主管机宜文字的胡闳休一道,写出了这篇声讨刘豫、招降伪齐军民的檄文。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以下简称《骆文》)作于光宅元年(684)。当时武则天把持朝政,正积极准备建立大周政权,统治阶级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非常激烈。这年七月,李敬业(唐开国功臣李拗子)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自称匡复府上将、扬州大都督,以骆宾王为艺文令。骆宾王则代他写了这篇讨伐武则天的檄文。
  作为檄文,两文都考虑到篇幅不能太长。为了能做到这一点,一是突出中心,开门见山,没有迂徐委婉,不作铺垫,不作渲染,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檄移》所言:“檄者,菀病V甭队谕狻…插羽以示迅,不可使辞缓;露板以宣众,不可使义隐。二是都以争取人心、孤立敌方为目的。
  但由于对敌斗争的形势、写作目的和行文对象不尽相同,草檄者的身份、地位和文学素养也不相同,导致两文尽管文体相同,语气措词和行文风格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一、《岳文》重分化,《骆の摹分靥址
  
  《岳文》虽说是一篇声讨檄文,但它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讨伐刘豫,而是对伪齐军民招降纳叛,分化敌人,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所以檄文没有细列而是概举刘豫罪愆,而后把主要的笔墨放在对伪齐军民的劝降上。全篇四分之三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目的展开的,主旨十分明确。《骆文》的主要目的是号召唐王朝文武官员,支持和响应李敬业起兵,共同反对武则天欲改篡李唐政权的图谋,所以差不多用了一半的篇幅条陈武则天的罪状,越详细就越能置武氏于不义,以激起天下公愤,为此作者甚至用传闻攻击武则天,蓄意给她加上“莫须有的罪状,如“杀姊屠兄,s君鸩母等。
  为贯彻南宋王朝的怀柔分化政策,《岳文》措词非常讲究策略,把刘豫与伪齐军民严格区分开来。刘豫作为赵宋台臣,累蒙任使,却“背弃君父,忘恩负义,“伪齐僭号,窃据汴都,不但没有忏悔之意,反有南侵之心。如此逆臣,罪不当恕,“专犯不韪,自速诛夷。檄文显示了对他毫不妥协、坚决剿灭的决心,写得义正辞严,不容辩驳。这当然可看作是对刘豫的声讨,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使伪齐军民认清刘豫的非正义性,失道寡助,必然灭亡,从而为自己何去何从作出明智的选择。
  对伪齐军民,《岳文》却称之为“吾宋之赤子,特别注意用民族血缘关系和封建的道统观念来激发他们归依宋王朝,没有贬责、轻慢之意。同时,细腻地揣摩到伪齐军民依违不定、矛盾顾虑的心理,采取了示之以威、晓之以理的方法,贯彻了引导为主、警诫为辅的谕旨。为了进一步解除伪齐军民过去曾依附刘豫,担心宋王朝会因此而追究惩处的思想包袱,行文特别注意循循善导,诚挚恳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对他们过去依附刘豫表示极大的理解和宽容,“元非本意,谅皆胁从,屈于贼威,归逃无路,短短几句,足以贴慰伪齐军民疑惧的心理,起到了消除他们内心忧虑和不安的作用。大军前来,吊民伐罪,秋毫不犯,只要他们迎降,便“悉仍旧贯,不改职业,尽除戎索,咸用汉条,为他们离齐归宋吃下了定心丸,彻底消尽了他们的近忧远虑。
  《岳文》还以精炼之笔,描绘了宋王朝中兴的美好图景,“天时即顺,人意悉谐,真是顺天应时,政通人和,百废待举。宋朝军队兵强马壮,士气正旺,智勇之士,仗义行事,各路兵马,相互策应,全军上下,同心一德,“兼收南阳智谋之士,提大河忠孝之人,仗义以行,乘时而动。金洋之兵出其西,荆湖之师继其后,鞭锋直指刘豫老巢。写得遒劲威武,激昂豪迈,促使伪齐军民认清形势,弃暗投明,迷途知返,归依宋王朝。《岳文》最后指出如果继续执迷不悟,追随伪齐,为虎作伥,不但性命难保,“挂今日之逆党,遗千载之恶名,而且辱及祖宗,祸并宗亲。“顺逆二途,蚤宜择处。兵戈既逼,虽悔何追,陈词严正方刚,语气威严而充满期待,敦促伪齐军民及早作出正确选择。《岳文》张榜后,就有大批伪齐军民“慕飞义率众来归,的确达到了削弱和分化伪齐实力的目的。
  《骆文》的行文结构虽与《岳文》大致相同,也是先谴责武则天工于心计、献媚惑主、阴险毒辣、包藏祸心,颂扬李敬业以社稷为念而举义旗,挽狂澜于既倒,扶唐室于危难,号召唐朝文武官员勤王保唐,响应李敬业,以武力挫败武氏欲建立政权的图谋。但是由于李敬业的实力捉襟见肘,难与武则天所掌控的势力相抗衡,《骆文》没办法像《岳文》一样亮出实力。说话也缺乏底气,只能以华丽的辞采来掩饰实力的不足:“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这种带有夸张想象成分的鼓动自然不会产生多少实际的效果。此外,李敬业无法得到唐王朝大部分官员的支持。这是由于李敬业只是唐王朝地方官员,其身份和力量制约了他不可能对唐王朝其他官员产生真正的威慑力,也不可能让他们看到举义旗的前途正道,反而让他们觉得此举是以卵击石,自不量力。所以《骆文》除了封建道义上的号召外,显得单薄,心有余而力不足,没办法像《岳文》一样既从道义上感召,更能从百姓的切身名利来劝导,因而也就无法像《岳文》一样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文后的“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字兆,必贻后至之诛,与其说是严正的劝戒,倒不如说是无力的恫吓。
  
  二、《岳文》主俗兼雅,《骆の摹分餮挪凰
  
  《岳文》在写作时考虑到这是贴在道旁路口给广大民众看的,为了便于阅读,全文以四字句为主,流畅自然,富有节奏,谐音协律,朗朗上口,如“故我得兼收南阳智谋之士,提大河忠孝之人,仗义以行,乘时而动,“我今奉辞伐罪,救溺苏枯,惟务安集,秋毫无犯。通篇写得文从字顺,毫无滞塞之感,在文意转承和语气转换时,以过渡词相衔接,使行文转换承接时显得舒缓自然,如“是宜执节效死,图报国恩,乃敢背弃君父,无天而行,“倘能开诚纳款,肉袒相迎,或愿倒戈以前驱,或列壶浆而在道,自应悉仍旧贯,不改职业。考虑到广大军民百姓文化水平不高,为了让他们一读就懂,一看就明白,以便取得好的宣谕效果,全文写得通俗易懂,只要是识字之人,便能一目了然。但又考虑到这是官榜文,通俗而不能俚俗,行文措词也不乏文采。在单行奇句的基础上,又适当适量地运用骈偶俪句,不仅增加了行文之美,也便于阅读传诵,如“以祖宗涵养之泽,翻为仇怨。率中华礼仪之俗,甘事腥膻,“挂今日之逆党,遗千载之恶名。同时又适当熔铸口语俗语,形成精辟之句,如“或愿倒戈以为前驱,或列壶浆而在道,“嗾桀犬以吠尧,詈猎师而哭虎。形成了质朴实在、文采不掩的独特的官榜文风格。
  《骆文》不同,它的对象主要是唐朝地方藩镇官员,他们大抵习惯于富丽典雅之文,如果写得太通俗,会招致那些自命不凡的官员轻视和不齿,反而会削弱檄文的号召力和宣传力。另外由于檄文是代李敬业作的,骆宾王对行文的典丽俊雅颇费了一番功夫,有显示自己才华的意图,想通过自己卓越的文才和檄文的华章美句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从而发挥檄文的作用。“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k帝后,识夏庭之遽衰,这样的深馥雅致之文不是驻足于道旁墙根的平常百姓所能理解的,却正合坐在明堂台案上令员大吏们的口味。
  
  三、《岳文》重辞达,《骆の摹飞戌怖
  
  还应注意的是,《岳文》作于南宋初期,秉承着北宋古文运动的余绪,同时又受南宋理学家作文“害道、排斥
  文采的文风影响,这也是全文既写得文从字顺又简易平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而《骆文》产生于初唐时期,当时对南北朝时盛行的骈俪奢靡的文风已有一定的觉察,但是还处于一个朦胧的认识时期,骆宾王所作的这篇檄文同初唐时还很盛行的六朝浮靡浮艳的骈文来说自是不同,但仍然不能彻底摆脱骈文的影响,中间还残留着繁缛奢华的习气,与后来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还有一段距离。
  《骆文》出于名文士之笔,才气飘逸,从实效功用来看,却不如情理兼施的《岳文》。《岳文》在文采上稍逊于《骆文》,没有《骆文》这样的盛名,唯以尽意为上,不多作一余语,简约精炼,力求用最少的文字把最重要的信息以最感人的话语公之于众。复旦大学的谢文教授说:“写作的境界有三:一曰简约,二曰平白,三曰所言即所思。(《写作的三种境界》,《应用写作》2004年第9期)《岳文》确实具有这三种境界。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韶关学院文学院)
                           </p>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