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00|回覆: 0

[文學研究] 梅曾亮對桐城派的發展

[複製連結]
沙舟 發表於 2012-6-9 17: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者: 魏曉虹

  清朝乾嘉年間,桐城派在文壇上已經取得了一代正宗的地位,時有『天下文章出桐城』之說。作為『桐城三祖』之一的姚鼐,多年主講於書院,培養了大批弟子,梅曾亮就是他的得意門生之一。梅曾亮嚴守桐城『家法』,同時又吸收柳宗元、歸有光古文的長處,成為繼姚鼐之後桐城派的領袖,是嘉道時期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梅曾亮(1786―1856),清代散文家,字伯言,江蘇上元(今南京)人。『自少好觀古人文詞及契以來治亂要最之歸、立法取捨之辯,以為士之生於世者,不可苟然而生』(【上汪尚書書】),與同邑管同交好,尤喜駢儷文。姚鼐於南京主講中山書院時,二人就學其門,受管同多次勸說,由駢文轉為桐城古文,深得姚鼐讚許。與管同、方東樹、姚瑩並稱為『姚門四弟子』。管同早卒,四人古文成就最高的就是梅曾亮。道光二年中進士,授知縣分貴州不就,受例為戶部郎中。道光中後期他在京師儼然成為古文的宗師,曾國藩非常喜歡古文,多次前往問學,以桐城正宗目之。梅、曾二人過往甚密,王先謙說:『昔日梅曾二人聲之冥合,簫管翕鳴,邈然不可復得。』(【續古文辭類纂序】葵園四種,嶽麓書社,1986年)梅曾亮居京師20餘年,承姚鼐余勢,文名頗盛,治古文者多從之問義法,有繼主文壇之勢。
  梅曾亮『居京師二十年,靜觀人事,於消息之理稍有所悟,久無復進取之志』(【答王雲鵬書】),遂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辭官歸鄉,主講揚州書院。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克南京,傳說梅曾亮適在城中,曾受禮遇,尊為『三老五更』。後梅避居興化,又移居淮安,館於江南河道總署楊以增署。咸豐五年(1855),楊以增為之刊印【柏梘山房文集】。咸豐六年(1856)梅去世。關於梅曾亮與太平軍之事,章太炎有【書梅伯言事】考證之,引用吳敏樹為伯言詩辭『以名高為嘲,以卒於顛倒為詬』,對其晚年進行評價。梅曾亮有【柏梘山房文集】十六卷,【柏梘山房文續集】一卷,【柏梘山房駢體文】二卷,【柏梘山房詩集】十卷,【柏梘山房詩續集】二卷。
  梅少喜駢體之文,後轉桐城古文,兼長駢散兩體。年近三十,『始覺班、馬、韓、柳之文為可貴。蓋因駢體之文,如俳優登場,非絲竹金鼓佐之,則手足無措,其周旋揖讓,非無可觀,然以之酬接,則非人情也』(【馬韋伯駢體文序】)。又曾引述管同語:『人有哀樂者面也,今以玉冠之,雖美失其面矣。此駢體之失也。』(【管異之文集書後】)批評駢體文的矯揉造作。為了追求『人情』的真實,他在30歲以後改寫桐城古文,但他仍然認為:『文貴者辭達耳,苟敘事明,述意暢,則單行與排偶一也。』(【復陳伯游書】)在他後來寫的一些古文中,駢散結合,採用了不少駢儷句式。雖然梅的散文有駢體成分,但對其文壇地位毫無影響,他成為姚鼐之後『詩、古文功力無與抗衡者,以其所得,為好古文者倡導,和者益眾』(姚瑩【惜抱先生與管異之書跋】),受到高度的評價:『我朝之文,得方而正,得姚而精,得先生而大。』(朱慶元【柏梘山房文集跋】)『先生』即梅曾亮,肯定了梅曾亮在桐城古文承先啟後的地位。
  梅曾亮明確地指出義理要關心興亡治亂,對『海內魁儒畸士,崇尚鴻儒,繁稱旁證,考核一字,累數千言不能休』(【春秋溯志序】)的狀況不滿,『學者日靡刃於離析破碎之域,而忘其為興亡治亂之要最』(【復姚春木書】)。明確提出『文章之事,莫大乎因時。立吾言於此,雖其事之至微,物之甚小,而一時朝野之風俗好尚,皆可因吾言而見之』(【答朱丹木書】)。這在桐城派的文論上是一個新發展。文章要隨着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反映不同的現實生活內容。他鄙視模山范水的『世祿之文』,推崇當乎時切乎事的『豪傑之文』(【送陳作甫敘】),然而梅曾亮的寫作實踐並沒有完全實現這個主張,囿於桐城古文的傳統,他的古文多為缺乏社會現實內容的書序、贈序、壽序之類的文字,但他強調文章至極之境,在言有用,對當時學者的繁瑣學問提出批評。梅曾亮生當封建制度解體之際,受到時局危難的影響,強調文學與現實的關係。梅曾寫了【與陸立夫書】、【上某公書】等反映鴉片戰爭的佳作,與經世派遙相呼應。但他以官僚鎮壓『悍民』與『督糧』方法不同為喻,說明『因時』是要桐城派更切實地維護封建統治,跟曾國藩後來提倡的『與世變相因』完全一致。早在嘉慶十八年(1813),一般人認為天下比較太平,但梅曾亮已作【民論】數百言,『窮極奸民之害,左道亂政之烈,而以漢之黃巾米賊為喻』。梅曾亮的『因時』思想,是站在封建統治者的立場上的。他還寫了一些家傳、墓志銘,表彰鎮壓白蓮教、天理教、農民起義的內容。梅也有一些客觀記事的因時之作,如【記棚民事】,反映了一定的社會問題,但對這些問題又束手無策,只好『記之以俟夫習民事者』。
  梅曾亮的散文,學秦漢,學【史記】,又學柳宗元、歸有光,吸收桐城古文的長處,稍變桐城義法。【清史稿•文苑傳】說:『義法本桐城,稍參以異己之長,選聲煉色,務窮及筆勢。』梅曾亮的古文創作,書序、贈序、壽序等文字較多,往往選聲煉色,姿韻安雅,筆力微弱。梅曾亮在文字上用功夫,不為浮詞贊語,亦能達到自然清新的效果。他的一些描繪自然風景的小品文,如【游小盤谷記】、【卜山餘霞閣記】等文字洗鍊傳神,無一長語浮詞,富有文采。林紓在【慎宣軒文集序】中曾說:『得桐城之嫡傳者,惟上元梅曾亮,顧其山水遊記,則微肖柳州。夫學桐城者,必不近柳州,而伯言能之,此非異也。……蓋既深於文,固無所不可。』
  梅曾亮的散文創作主張是竭力圖變。梅在其【春秋溯志序】中說:
  百年之來,明儒老師相逐於訓詁名物象數之學,凡宋儒說經空虛道術之談,變之唯恐不盡。當康熙時,公卿多崇尚理學者,進取之士摹時好,以成俗儒,先語錄之書遍天下矣,而士或空疏m陋,立詞不根,視經傳如異物,有志之士慨然思變,義理、考據之學遂判然不可複合,今天考證之風,如昔之言義理者矣。……昔時而能言義理者真考證也,當今之世而能言義理者真義理也,可謂雄俊特出不惑於流俗之君子矣。
  梅曾亮雖然竭力圖變,但他的散文創作顯示出來的只是桐城派內部的大同小異。
  梅曾亮曾認為文章應該注重形式美,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而不僅僅為了實用。他在【復鄒松友書】中說
  夫文章之事,不好之則已,好之則必近於古而求其工。不如是,則古文詞與括貼異者,特其名耳,又果足樂乎?否也。今雖居文學之職,其用心習技,必以古為師,是習鐘鼎文以書試卷,必不售矣。居其職而不稱其職,不可也。稱其職矣,則所為者又能合乎古而又樂乎心耶?不足以樂乎心,則所為之妨於吾所樂者,文章之敗人意與薄書一也。
  梅認為文章要注重形式美,要『樂乎心』,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否則文章就與公文沒有區別了。梅強調文學與實用文體的區別,文學是以『樂乎心』為目的的,實用文體是以實用為目標的,兩種文體有着不同的寫作目的,文學是滿足人們審美需求的。
  桐城派古文的開創者劉大蕁⒁ω咎岢雋恕耙蟶求氣』的學文方法,梅對這一方法做進一步的闡發。【與孫芝房書】中說:
  古文與他體異者,以首尾氣不可斷耳。……其能成章者,一氣者也,欲得其氣必求之於古人。周秦漢及唐宋人,文其佳者皆成誦乃可。夫觀書者用目之一官而已,誦之而入於耳,益一官矣。且出於口,成於聲,而暢於氣。夫氣者,吾身之至精者也。以吾身之一精御古人之至精,是故渾合而無有間也。
  文字是一種精緻的表義符號,文字的抽象性顯示着理性的力量,文字閱讀伴隨着深思、聯想和想像。誦讀使聽覺和視覺相得益彰,把視覺從抽象思維的凝重之中解放出來,把文字的神韻及詩意用聲音傳達出來。視聽結合是因聲求氣的好辦法,能滿足人視聽審美感受,氣脈貫通的文章讀起來琅琅上口,給人以美的享受。
  梅曾亮『少好吟異,長多坎坷』(【柏梘山房詩集自序】)。作文之餘,常以悲歡為詩,原本唐音,兼有眾體,但終生不以詩名。其【雜詠五首】和【移家詩】,章太炎先生曾細加分析,認為是梅曾亮身在太平天國之時的自嘲之作。
  梅曾亮是姚氏之後桐城派的領袖,他深得姚氏正傳,又因他享年甚高,居京師二十餘年,晚年又主講揚州書院,所以時號大師,當時治古文者無不從問義法。王先謙曾說:『道光末造,士多高於周秦漢魏,薄清淡簡樸之文不足為,梅郎中、曾文正之論,相與修道立教,惜抱遺緒,賴以不墜。』(【續古文辭類纂序】)梅曾亮繼承了姚鼐的文學主張,並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對桐城派的發展有一定的貢獻。其門下朱琦、龍啟瑞、彭昱堯、王錫振等人都是廣西人,於是桐城古文傳入廣西;陳用光的同鄉,江西新城(今黎川縣)陳學受、陳溥及南豐吳嘉賓,受陳用光、梅曾亮的影響,於是桐城古文傳入江西;梅曾亮的朋友與弟子中,鄧顯鶴、楊彝珍、郭嵩燾、孫鼎臣、曾國藩、歐陽勛等為湖南人;張岳駿、秦湘業、魯一同等為江蘇人;邵懿辰、孫衣言、余坤等人為浙江人;馮志沂、張穆等為山西人,皆從梅問法:於是桐城之學遍傳各省。故王先謙選乾隆至咸豐年間39人之文為【續古文辭類纂】,欲以此承桐城方、劉之文,就選錄了上述作者的作品。可見在梅曾亮的影響下,桐城派的範圍已大大超越了桐城一鄉一縣。在姚鼐之後,由於梅曾亮的努力,桐城古文又有了活躍的趨勢。
  
  (作者單位:【山西大學學報】編輯部)
                           </p>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