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31|回覆: 0

[文學研究] 第一講 畫作真會

[複製連結]
偷月 發表於 2012-6-5 20: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者: 吳企明

  編者按:中國自古便有將詩、畫合一的傳統,蘇軾曾說『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為使讀者了解這一方面的知識,我們邀請著名學者、蘇州大學吳企明教授主講『詩畫融通美』。每一講,選擇一畫、一詩、一個專題,深入淺出。希望廣大讀者喜歡這個欄目。
  
  王冕1287~1359,字元章,號煮石山農、飯牛翁、梅花屋主等,會稽諸暨今屬浙江人。元代著名畫家,出身農家,家貧,勤奮好學,嘗從學著名學者韓性,累舉不第,隱居九裏山。擅畫梅,創繁梅之格、紅梅之制、雪梅之體,富有獨創精神。著有【梅譜】。
  王冕【墨梅圖】見封二,畫折枝梅,自畫幅右側出枝,一枝向左上翹起,一枝向左挑出,生機勃鬱,花朵疏密相間,墨色濃淡適宜,錯落有致。梅花用淡墨暈染花瓣,濃墨點萼勾須,不採用宋揚無咎的勾線圈瓣之法,所以愛新覺羅•弘曆題詩稱『勾圈略異楊家法』,確能揭示出王冕墨梅的美學特徵。畫幅左上方,畫家自題一絕。四百多年後,乾隆皇帝也題上一絕。王冕詩云: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這首詩,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顧嗣立【元詩選】均選入,文字與此小異。『池頭』,二選作『池邊』;『個個』,二選作『朵朵』;『只流』,二選作『只留』。今從畫幅墨跡,因為它是最原始的資料。
  王冕的題詩運用『畫作真會』的技法寫成。首句暗用宋蘇易簡【文房四譜】中有關王羲之的典故。傳說會稽王羲之家有洗硯池,他每天在池中洗筆硯,池水盡黑。畫家自己也姓王,故曰『吾家』。王冕不說自己畫的梅花墨色清淡,卻說我家池硯池邊的梅樹,受黑色池水的浸潤,開放出淡墨痕的花瓣,將畫梅當作真梅,意趣無窮。第三、四句,代墨梅立言:不要人家誇說我顏色鮮艷,只求讓我的清香之氣流播開去,佈滿天地間。詩意顯然脫胎於宋陳與義的【墨梅】詩中『意足不求顏色似』,意味比原詩尤見深長。詩人托物言志,借畫梅以抒寫自我心志,表達自己的博大胸懷、清正品格和高尚情操。全詩以畫作真,詩情畫意融合無間,意蘊深邃,耐人尋思,洵為題畫詩中的上乘之作。
  『畫作真會』,是清代詩論家張謙宜評論徐渭的七絕題畫詩時提出的,見【(糹見)齋詩談】。也是題畫詩融通詩畫藝術最獨特的藝術手段之一。它是一個概括性的提法,實際上包含着『以畫作真』、『以真作畫』兩種技法。宋楊萬裏【誠齋詩話】說:
  杜【蜀山水圖】按,即杜甫【奉觀嚴鄭公廳事岷山沱江畫圖十韻】,『沱水臨中座,岷山到北堂。白波吹粉壁,青峯插雕梁。』此以畫為真也。曾吉父云:『斷崖韋偃樹,小雨郭熙山。』此以真為畫也。ぷ席之間,沱水流來,水波吹動粉壁;北堂之上,岷山聳起,青嶂直插雕梁,充分體現出『以畫作真』的美學效果,這與杜甫『堂上不合生楓樹,怪底江山起煙霧』【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高堂見生鶻,颯爽動秋骨』【畫鶻行】等詩句的寫法是一模一樣的。
  『真』,便是自然物的本相,現實生活中的真山水、真花鳥、真人物。題畫詩抓住畫幅『似真』、『逼真』、『亂真』、『奪真』的藝術效果,寫成詩,便形成『畫作真會』、『以畫作真』的藝術技法。運用這種技法最為純熟並能『高人一等』王嗣]【杜臆】語的作品,要算是杜甫的【畫鷹】: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扌雙)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絛旋光堪摘,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題詩將畫鷹當作真鷹描寫,氣勢如生,神態靈動,將『畫作真會』的藝術手法,發揮得淋漓盡致。石閭居士【藏雲山房杜律詳解】卷一評曰:『此詩通身從畫鷹上寫出一真鷹來,其妙處尤在一起烘雲托月之上,明明見素練有一真鷹立於其上,故以下句句是真鷹,亦句句是畫鷹,是一是二,妙不可言。公之學問,淹貫古今,詠畫即得畫家三昧,於此可見一斑也。』評論極中肯綮。
  唐景雲的【畫松】:
  畫松一似真松樹,且待尋思記得無?
  曾在天台山上見,石橋南畔第三株。
  全篇純粹運用『以畫作真』的手法寫成,詩人不是從用筆、色彩、形態、氣韻等方面去描寫松樹的藝術形象,一開始便抓住『真』字開展詩思,喚起讀者的藝術聯想,引導大家從『真松樹』落想。第三句陡轉,結句拍合全篇,說這一株松樹記得曾在天台山上『石橋南畔』見到過。句句從『真』字着筆,不斷強化松樹的真實感,從而暗示畫松的藝術美。清張謙宜評此詩說:『一氣承接如話,不惟工於贊畫,連追想神情,聲口俱活,極明快,卻有蘊藉風味。』【(糹見)齋詩談】卷八追想的神情,問話的口吻,答語的懇切,都增強了全詩的真實感,使全詩『以畫作真』的藝術感染力更為真切。竇群的【贈道芬上人】:『雲濕煙封不可窺,畫時難有鬼神知。幾回逢着天台客,認得岩西最老枝。』白居易的【畫竹歌】:『西叢七莖勁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見。東叢八莖疏且寒,憶曾湘妃廟裏雨中看。』唐希雅【題畫】:『誰潑煙雲六尺綃,寒山秋樹晚蕭蕭。十年來往吳淞口,錯認溪南舊板橋。』他們的詩思,都得力於景雲的【畫松】詩。
   gdia20060112-1-l.jpg
  宋以後,這種技法被題畫詩人廣泛地運用着。宋陸游【題剡溪瑩上人梅花小軸】:
  孤舟清曉下溪灘,為訪梅花不怕寒。
  忽有一枝橫竹外,醉中推起短篷看。
  詩人乘舟尋訪梅花,得剡溪瑩上人的梅花圖,在孤舟中鑑賞。他不說觀畫,卻說醉裏推開短篷,露出光線,看到了梅花,『忽有一枝橫竹外』,以畫作真,妙在言外。宋張炎畫了一幅墨水仙,贈給蘇州友人陸處梅,並題【臨江仙】一首,其下闕云:『昨夜洞庭雲一片,朗吟飛過天風。戲將瑤草散虛空。』詞人以畫作真,不說紙上畫水仙,卻說是神仙駕起太湖洞庭山上空的一片雲,乘着天風,將水仙花散灑在空中。詩思清妙,筆墨空靈,洵為佳作。元賢【題羅小川青山白雲圖】:
  山上晴雲似白衣,溪頭竹樹綠陰圍。
  野橋日落行人倦,茅屋春深燕子飛。
  漉酒屢招鄰舍飲,放歌還趁釣船歸。
  客窗看畫空愁絕,便欲移家入翠微。
  所用的也是『以畫作真』法,將畫上的山水景色當作真山水,看到移情處,真想將家搬到翠微山色之中。張謙宜評曰:『畫意便作真景會,此題句人精彩活動處。此法得自少陵【畫鷹】篇。』【(糹見)齋詩談】明人徐渭有【荷九首】,乍看好像是詠荷詩,實際上這是題詠畫荷的詩。張謙宜的評點,道出了個中原委:『【荷七首】按,【徐渭集】作九首,題畫荷卻不作繪事想。蓋畫理入神,由幻傳真,詩思入神,得情忘相,此最為難到。』【(糹見)齋詩談】『不作繪事想』、『由幻傳真』,這就是『畫作真會』的具體表現。此外,如明藍仁【題荷池白鷺】:『西風雨過藕花稀,湛湛池波見雪衣。老眼不知原是畫,移筇欲近畏驚飛。』近人胡公壽【香滿蒲塘圖】題詩云:『江鄉一望青菰蒲,煙漠漠兮雲疏疏。煙消雲霽菰蒲盡,亭亭水際搖風荷。吁嗟耳食世所聞,玉井蓮華夸十丈。此間如此好煙波,獨釣艇來吟賞。』也都成熟地運用『畫作真會』之法,以畫作真,交通詩畫藝術,有力地促進詩畫藝術的滲透和融通。
                           </p>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