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28|回覆: 0

[古代科技] 中國古代的探礦理論(1)

[複製鏈接]
沙坡 發表於 2012-5-29 17: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國經濟網
中國古代有比較系統的探礦理論。最著名的是戰國時期的【管子・地數篇】。它總結了一些礦床中礦物的分布規律,指出可以根據礦苗和礦物的共生關係來尋找礦床。

    書中說道:『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鐵;上有`(『`』是『鉛的異體字――引者注)者,其下有銀;一曰上有`者,其下有L銀;上有丹砂者,其下有L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銅金。此山之見榮者也。』又說:『上有丹砂者,下有黃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銅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錫、赤銅;上有赭者,下有鐵。此山之見榮者也。』所謂『山之見榮』,就是礦苗的露頭。此外,在唐代張守節的【史記正義】中,所引【管子】文字略有不同:『山上有赭,其下有鐵;山上有鉛,其下有銀;山上有銀,其下有丹;山上有磁石,其下有金也。』

    上引三段文字互有出入,夏湘蓉等把它們歸納成六條,稱作『管子六條』:第一,山上有赭,其下有鐵;第二,山上有磁石,其下有銅金;第三,山上有鉛,其下有銀;第四,山上有丹砂,其下有黃金;第五,山上有陵石,其下有鉛、錫、赤銅;第六,山上有銀,其下有丹。六條中,第一、二兩條是三段文字所共有。第三、四兩條是兩段文字所共有。第五、六兩條卻是一段文字僅有的。『管子六條』包括鐵、銅、錫、鉛、金、銀、汞七種金屬礦產,分組說明它們的上下關係,是西漢以前找礦採礦實踐中得出的經驗總結。『管子六條』中所說的上下關係,包含三種意義:

    第一,一個垂直的礦體或一條礦脈,山上露頭中出現某種礦物,可能對下面賦存的另一種主要礦產起到指示作用,這種指示礦物在古代稱作『苗』或『引』。又某些多金屬礦體(脈)的上部和下部富集的礦種有所不同,這種垂直分帶現象,在古代也是有所認識的。

    第二,山上出現的某種礦物和山下出現的另一種礦物,分別產於不同的地層或岩石中,既不同屬於一個礦體,成因上又沒有明顯的聯繫,屬於這種情況的上下關係,僅僅是一種空間位置的相對關係。

    第三,山上賦存有某種原生礦床,而山下出現另一種砂礦,這也是一種上下關係。這種關係也不一定和礦床成因有聯繫。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