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17|回復: 0

[医药临床] 舌诊的发展概况

[複製鏈接]
南丘 發表於 2009-8-30 21: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来源: 爱中医网  作者:  
   舌诊,又称望舌,是望诊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是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几乎成为每一个中医临证的检查常规。
  关于舌诊的记载,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很多的论述,如详述了舌与内脏、经络的广泛联系,并谈到“舌卷”、“舌上黄”,“舌干”、“舌本强”、“舌萎”等病理舌象,说明在《内经》成书前,舌诊已经是诊断方法之一了。但其论述均散在于各篇之中,来形成专论。
    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对病理舌苔有较详细的描述,并以舌象作为辨证依据,定出治则与处方。此外,《中藏经》,《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中,均有关于舌苔诊病的记载。
  第一部舌诊专书,为元代敖氏所著的《金镜录》,以十二舌图验证,论说伤寒表里,其法浅而易知,因其人秘而不传,故未能流传于世。后为同时代的杜清碧发现,将其增补二十四图,合为三十六图,并列方于图下,增订成今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公元 1341年),对舌诊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此书当时也不多见。直至明•薛立斋偶得《金镜录》,珍其辨舌用药之妙,绘以五彩,编入《薜氏医案》,更名为《伤寒金镜录》,使前人之书,得以行于世。
  至清代以来,有关舌诊的专著与论述日益增多,如申斗恒著《伤寒观舌心法》,把杜氏三十六舌,发展成一百三十七舌,为当时舌诊之大成。张登著《伤寒舌鉴》正上书之错误,汰其与伤寒无关者,列图一百二十,观图辨证,颇为扼要。傅松元著《舌胎统志》,改苔色分门为舌色分门,认为舌为本,苔为标,内容丰富且多经验之谈。刘以仁著《话人心法》,择录一百四十九舌,对温热病之辨舌经验有所补充。刘恒瑞著《察舌辨证新法》
  (公元1911年)主要论述白,黄,黑三种舌苔的诊断法,诊断与治法并提,颇能指导临床。曹炳章著《彩辨舌指南》,附彩图一百二十二舌,墨图六舌,能初步以现代医学的解剖、组织、生理学来阐明祖国医学的舌诊原理,并把历代医家论舌之精华汇集一书,为近代研究舌诊之最重要参考书。杨云峰著《临证验舌法》主要以舌苔的形色来分析病情的虚、实、阴、阳,和测定内脏的病变,内容简要,并密切结合临床。
  此外,还有许多医籍虽非论舌专书,但也有不少关于舌诊的独特见解和宝贵经验,如林之翰的《四诊抉微》,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吴坤安的《伤寒指掌》,汪宏的《望诊遵经》,周学海的《形色外诊简摩》等,尤其是叶天士对于温热病之验舌辨证有较多的经验和体会,成为温病诊断上的重要依据。

  解放以后,对舌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有关舌诊的专书,如有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中医舌诊》及《舌苔图谱》,陈泽霖和陈梅芳著《舌诊研究》。特别是《舌诊研究》,博采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有关舌诊的科研成果,使之有机地结合,是一部较为理想的参考书。
</p>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