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65|回覆: 3

[中醫典籍] 【中基】第四章 第一節 經絡學說概述

[複製連結]
沙舟 發表於 2009-8-28 21: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來源: 愛中醫網  作者:  
一、經絡的基本概念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的通路系統,是人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絡,作為人體一種組織結構的名稱,最早見於【內經】。【靈樞・本藏】說:『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靈樞・海論】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 均指出經絡是一種運行氣血,溝通聯繫臟腑肢節及上下內外的通道。
    經絡,分為經脈和絡脈兩大類。經脈的『經』,有路徑、途徑之意。正如【釋名】中說:『經,徑也,如徑路無所不通。』【醫學入門】謂:『脈之直者為經。』 可見,經脈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幹,即主要通路。絡脈的『絡』,有聯絡、網絡之意。正如【說文】所解釋的『絡,絮也。』 言其細密繁多。【靈樞・脈度】說:『支而橫者為絡。』 可見絡脈是經脈的分支,錯綜聯絡,遍佈全身。
    對於經脈和絡脈的區別,【靈樞・經脈】有『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之論,【靈樞・脈度】又有『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之說。據此,後世醫家多認為:經脈多深而不見,行於分肉之間,絡脈多浮而常見,行於體表較淺部位;經脈較粗大,絡脈較細小;經脈以縱行為主,絡脈則縱橫交錯,網絡全身。實際上,經脈雖然多『伏行於分肉之間』,也常顯露於體表;絡脈雖有『浮而常見』者,而更多的則是分佈於臟腑組織之中,難以見到,如【靈樞・百病始生】所說的『陰絡傷則血內溢』中的『陰絡』 即是。此外,經脈也有橫行者,如帶脈;絡脈呈網絡狀,縱橫交錯,必然也有縱行者。因此,經脈與絡脈的區別,當以『經為主幹,絡為分支』 為準則。
    經脈和絡脈雖有區別,但兩者緊密相連,共同構成人體的經絡系統,擔負着運行氣血,聯絡溝通等作用,將體內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脈等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二、經絡學說的形成
    經絡學說起源的確切年代,現存的醫學史料尚無明確記載。從【內經】論述經絡的系統性和以針刺為主的治療方法,可以看出經絡學說來源於【內經】以前醫療實踐經驗的積累總結。早在【內經】問世以前,人們對『脈』、『血氣』及血氣的流行等就有一定的認識。如【管子・水地】說:『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通流者也。』將地上水流比喻為人體的『血氣』,而筋脈具有通流的功能。又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扁鵲以針石刺『三陽五會』治虢太子『屍厥』病時,就已經提到了『陽脈』、『陰脈』 及『經、維、絡』等名稱。1973年底在我國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和【足臂十一脈灸經】(下簡稱『帛書』),其成書年代早於【內經】,書中均記載了十一條脈的具體名稱、循行走向、所主疾病及灸法,還指出了『脈』具有既可生病又可治病的兩面性。雖然帛書的原文中只出現『脈』字,而無『經脈』 之稱,脈與脈之間也沒有聯繫,更沒有經絡系統氣血循環的完整概念,但經絡系統的雛形已可辨識。因此,現在一般認為【內經】成書前的漫長歲月,是經絡學說形成的萌芽和雛形階段。
    【內經】的成書,奠定了經絡學說和整個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礎。該書162篇中,專論或主論經絡的篇章有20餘篇,其他各篇散在論述者亦眾。可見,經絡理論在【內經】中佔有重要地位。書中系統闡述了十二經脈的起止、具體循行線路及其與相應臟腑的『屬絡』關係;十二經脈首尾相接及氣血在經脈中運行『如環無端』、『周而復始』的狀況;十二經脈的生理功能及十二經脈標本、根結之間的上下、內外對應的聯繫;十二經脈和臟腑功能發生異常時所出現的病候。對奇經八脈中沖、任、督三脈的起止、循行路線、生理功能和有關病候,及帶脈、陰陽維脈、陰陽蹺脈的分佈部位。生理功能作了大致的描述。對絡脈及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的名稱、分佈、生理功能、常見病候也作了討論。記載了全身約160個穴位,以及部分穴位的名稱和部位,確定以『骨度』為取穴標準,明示各經脈穴位具有主治本經疾病的作用,特殊穴位如井、榮、輸、經、合和原穴、背俞穴等則作用更為廣泛。此外,還探討了經絡氣血運行與自然界的通應關係等。
    【內經】總結歸納了以前的關於『脈』 的初步知識,並進一步向縱深發展,構築了經絡體系的整體框架,完善了經絡理論,是中醫學經絡學說形成的標誌。
    經絡學說是古人長期醫療實踐的總結。古人在對以砭刺、導引、推拿、氣功等方法進行保健或治療時所出現的經絡現象的觀察過程中,在對病理情況下所出現的經絡病症的觀察過程中,以及在對針刺主治作用的觀察歸納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依據當時的解剖知識,加之古代哲學的滲透影響,逐漸上升為理論,從而形成了經絡學說。
 樓主| 沙舟 發表於 2009-8-28 21:14 | 顯示全部樓層
</P>    早在石器時代,人類在勞動或生活中發現身上某個部位被石塊刺傷或火灼傷,而其他一些部位的病痛有時會隨之減輕和消除,這樣反覆不斷的體驗,逐漸意識到用石刺、火灼可以治病,這可能就是針灸療法的起源。最原始的針具是砭石,隨後又出現了骨針、石針等。到了殷商時期,開始有了金屬制的針。毫針深入機體組織能引起酸、麻、脹、重、寒、熱等特殊的感覺,有時還會出現沿一定線路傳導的現象。這種現象【內經】稱為『氣至』,即『得氣』,現代稱為『針感』 或『經絡感傳』。除針刺外,艾灸、按摩等亦可引發『經絡感傳』的出現。【內經】及後世一些醫書中,就有不少關於經絡感傳的記載。如【靈樞・邪氣藏府病形】所說的『中氣穴,則針游於巷』,就是經絡感傳現象的寫照。而且,古人還觀察到,針刺後能否出現『氣至』 的經絡現象,與療效好壞直接相關。【靈樞・九針十二原】所說的『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正是長期針灸臨床實踐的經驗總結。古人通過長期對經絡現象和醫療實踐的反覆觀察及歸納總結,才得出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等經絡循行線路的概念。帛書中,只有脈的線路,而無穴位的記載,是經絡學說始源於對感傳現象觀察的最好佐證。因此,對經絡感傳現象的觀察,是形成經絡學說,特別是形成經絡線路概念的重要基礎之一。

    此外,古人在導引行氣時的自我體悟,也有助於經絡概念的形成。如戰國初期文物【行氣玉佩銘】中就記述了氣功導引時氣在經絡中蓄積並上下運行的情況。
    病理情況下,也會循經出現一些症狀體徵。如帛書中,每一條經脈循行線路後都有『是動則病』 和『是主所生病』的記述,這些症狀的出現,又與該條經脈循行所過有關。又如【靈樞・經脈】記述的『當脈所過者熱、腫』和【靈樞・周痹】的『上下移徙隨脈,其上下左右相應……』 等病症,都與『脈』密切相關,具有『當脈』、『隨脈』以及上下聯繫的特點。同時,這些循經病症與相應的臟腑也有聯繫。【靈樞・九針十二原】說:『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 說明內臟有病,可以循其相應經脈,而在體表一定部位表現出症狀體徵。如肝病可見兩脅或少腹痛;心病可表現為胸前區及背部疼痛,並沿手少陰心經循行線路放射至手小指;胃病在足三裏有痛覺異常等。【內經】對循經疼痛多有描述。這些循經病理現象的反覆出現,經過古人的觀察和總結,更加深了循經感傳的經絡線路概念,並為『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 經絡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經絡學說的建立,還與對穴位主治功用的歸納有關。這是一個從不經意或偶然發現某個部位被刺激後具有的治療作用,到在醫療實踐中反覆應用;從用『砭石』治療到用金屬針準確刺入某『點』 進行治療的漫長過程。隨着『穴位』 發現越來越多,醫療經驗越來越豐富,進而就會發現,某些具有相同或類似主治作用的穴位往往聚集於某一條線上,這就形成了『線』 的概念。這樣反覆印證,由『點』 到『線』,便形成了經絡的循行線路。當然,『穴位』的界定和經絡學說的形成,也離不開當時的解剖和生理知識。我國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曾用解剖方法對人體臟腑、脈等進行過觀察,【內經】中有關經絡的記述,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解剖觀察得來的。如【靈樞・經水】說:『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其髒之堅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脈之長短,血之清濁,氣之多少,十二經之多血少氣,與其少血多氣,與其皆多血氣,與其皆少血氣,皆有大數。』 以及【靈樞・骨度】以『骨度』 來定『脈度』等,皆有經絡與解剖知識相關的記載。
    經絡學說的形成離不開陰陽五行學說的滲透和指導。如十二經脈分手足三陰三陽,奇經八脈中的陰陽維脈、陰陽蹺脈,絡脈中的陰絡、陽絡;陰經行內,陽經行外的分佈規律;十二經脈的陰陽表裏配屬關係;經絡的生理功能及『開合樞』理論;經穴的命名及『五輸穴』的臨床應用等等,都有陰陽五行理論貫穿其中。
    經絡學說自【內經】以後,代有發揮,日趨成熟。【難經】首創『奇經八脈』 一詞,對十二經脈的走向、病症、預後及奇經八脈的含義、功能、循行線路和病候等都有較詳細的論述,對正經和奇經的關係有明晰的闡發,對某些經穴(如八會穴)的特異性進行了總結,並提出了『十二經皆有動脈』、『腎間動氣為十二經脈之根』 等理論,大大豐富了經絡學說的內容。東漢張機是將經絡理論運用於臨床實踐的典範,其著【傷寒雜病論】,總結了外邪侵犯經絡、臟腑的由表及裏的過程,創立了傷寒病的六經辨證綱領。晉・皇甫謐編著的第一部針灸專著【針灸甲乙經】,記載各經穴位349個,不但將『穴』與『經』聯繫起來,以經統穴,還通過交會穴的形式表現了各經之間的關係。唐・甄權對古代【明堂圖】進行修訂,並以彩線標記之。宋・王惟一根據經絡學說的分經佈點,主持鑄造經絡穴位模型『銅人』 兩具,編著【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較甄權的【明堂圖】又前進了一步,統一了宋以前各家對經絡和腧穴的某些不同看法。宋・王執中在其編著的【針灸資生經】中對腧穴進行了增補。元・滑壽在忽泰必烈【金蘭循經取穴圖解】基礎上,編著而成【十四經發揮】,明確論述了十二經脈和任、督兩脈氣血運行的關係,首次提出『十四經』 的命名,並着重對十四經的分佈、循行線路及全身647個穴位進行了考證,發揮了十四經理論。明・李時珍對古代奇經八脈文獻進行匯集和考證,寫成【奇經八脈考】,他提出的『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的觀點,對探討經絡學說的起源頗有啟迪。楊繼洲根據家傳【針灸玄機秘要】的內容,博取歷代名醫著述,結合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編撰成【針灸大成】一書,對經絡、穴位針刺手法與適應症等,都作了頗有創意的探討。清・姚瀾的【本草分經】,論述了分經用藥的知識。此外,清・陳惠疇的【經絡圖考】、黃谷的【明堂經絡圖冊】、錢鏡的【臟腑正伏側人明堂圖】等,對經絡線路及穴位的正確標示起到一定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後,編撰了大量經絡針灸的著作及教材。同時應用現代科學知識和方法,從經絡現象入手,對經絡學說進行深入研究,尤其對經絡的實質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績,使中醫經絡學說有了新的發展。
    三、經絡系統的組成
    人體的經絡系統由經脈、絡脈及其連屬部分組成(表4-1)。
 
    (一)經脈
    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幹,主要有正經、經別和奇經三大類。
    正經有十二,故又稱『十二正經』或『十二經脈』,包括手三陰經、足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陽經。十二正經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順序,在肢體的分佈及走向有一定的規律,與臟腑有直接的絡屬關係,相互之間也有表裏關係。十二正經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
 樓主| 沙舟 發表於 2009-8-28 21:14 | 顯示全部樓層
一、經絡的基本概念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形體官竅,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信息的通路系統,是人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絡,作為人體一種組織結構的名稱,最早見於【內經】。【靈樞・本藏】說:『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靈樞・海論】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腑臟,外絡於肢節。』 均指出經絡是一種運行氣血,溝通聯繫臟腑肢節及上下內外的通道。
    經絡,分為經脈和絡脈兩大類。經脈的『經』,有路徑、途徑之意。正如【釋名】中說:『經,徑也,如徑路無所不通。』【醫學入門】謂:『脈之直者為經。』 可見,經脈是經絡系統中的主幹,即主要通路。絡脈的『絡』,有聯絡、網絡之意。正如【說文】所解釋的『絡,絮也。』 言其細密繁多。【靈樞・脈度】說:『支而橫者為絡。』 可見絡脈是經脈的分支,錯綜聯絡,遍佈全身。
    對於經脈和絡脈的區別,【靈樞・經脈】有『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之論,【靈樞・脈度】又有『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之說。據此,後世醫家多認為:經脈多深而不見,行於分肉之間,絡脈多浮而常見,行於體表較淺部位;經脈較粗大,絡脈較細小;經脈以縱行為主,絡脈則縱橫交錯,網絡全身。實際上,經脈雖然多『伏行於分肉之間』,也常顯露於體表;絡脈雖有『浮而常見』者,而更多的則是分佈於臟腑組織之中,難以見到,如【靈樞・百病始生】所說的『陰絡傷則血內溢』中的『陰絡』 即是。此外,經脈也有橫行者,如帶脈;絡脈呈網絡狀,縱橫交錯,必然也有縱行者。因此,經脈與絡脈的區別,當以『經為主幹,絡為分支』 為準則。
    經脈和絡脈雖有區別,但兩者緊密相連,共同構成人體的經絡系統,擔負着運行氣血,聯絡溝通等作用,將體內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脈等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二、經絡學說的形成
    經絡學說起源的確切年代,現存的醫學史料尚無明確記載。從【內經】論述經絡的系統性和以針刺為主的治療方法,可以看出經絡學說來源於【內經】以前醫療實踐經驗的積累總結。早在【內經】問世以前,人們對『脈』、『血氣』及血氣的流行等就有一定的認識。如【管子・水地】說:『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通流者也。』將地上水流比喻為人體的『血氣』,而筋脈具有通流的功能。又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扁鵲以針石刺『三陽五會』治虢太子『屍厥』病時,就已經提到了『陽脈』、『陰脈』 及『經、維、絡』等名稱。1973年底在我國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陰陽十一脈灸經】和【足臂十一脈灸經】(下簡稱『帛書』),其成書年代早於【內經】,書中均記載了十一條脈的具體名稱、循行走向、所主疾病及灸法,還指出了『脈』具有既可生病又可治病的兩面性。雖然帛書的原文中只出現『脈』字,而無『經脈』 之稱,脈與脈之間也沒有聯繫,更沒有經絡系統氣血循環的完整概念,但經絡系統的雛形已可辨識。因此,現在一般認為【內經】成書前的漫長歲月,是經絡學說形成的萌芽和雛形階段。
    【內經】的成書,奠定了經絡學說和整個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礎。該書162篇中,專論或主論經絡的篇章有20餘篇,其他各篇散在論述者亦眾。可見,經絡理論在【內經】中佔有重要地位。書中系統闡述了十二經脈的起止、具體循行線路及其與相應臟腑的『屬絡』關係;十二經脈首尾相接及氣血在經脈中運行『如環無端』、『周而復始』的狀況;十二經脈的生理功能及十二經脈標本、根結之間的上下、內外對應的聯繫;十二經脈和臟腑功能發生異常時所出現的病候。對奇經八脈中沖、任、督三脈的起止、循行路線、生理功能和有關病候,及帶脈、陰陽維脈、陰陽蹺脈的分佈部位。生理功能作了大致的描述。對絡脈及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的名稱、分佈、生理功能、常見病候也作了討論。記載了全身約160個穴位,以及部分穴位的名稱和部位,確定以『骨度』為取穴標準,明示各經脈穴位具有主治本經疾病的作用,特殊穴位如井、榮、輸、經、合和原穴、背俞穴等則作用更為廣泛。此外,還探討了經絡氣血運行與自然界的通應關係等。
    【內經】總結歸納了以前的關於『脈』 的初步知識,並進一步向縱深發展,構築了經絡體系的整體框架,完善了經絡理論,是中醫學經絡學說形成的標誌。
    經絡學說是古人長期醫療實踐的總結。古人在對以砭刺、導引、推拿、氣功等方法進行保健或治療時所出現的經絡現象的觀察過程中,在對病理情況下所出現的經絡病症的觀察過程中,以及在對針刺主治作用的觀察歸納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依據當時的解剖知識,加之古代哲學的滲透影響,逐漸上升為理論,從而形成了經絡學說。
 樓主| 沙舟 發表於 2009-8-28 21:14 | 顯示全部樓層
</P>    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別出的重要分支,又稱『十二經別』。分別起於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具有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裏的兩條經脈的聯繫和補充十二正經的作用。十二經別雖然是十二經脈的最大分支,與十二經脈有別,但也屬於經脈的範疇。
奇經有八條,即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合稱為『奇經八脈』。奇經具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中氣血的作用。奇經八脈與十二經脈不同,不屬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與臟腑沒有直接的屬絡關係,相互之間也無表裏關係,如【聖濟總錄】說:『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奇經八脈則不拘於常,故謂之奇經。蓋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脈,其諸經滿溢則流入奇經焉。』
    (二)絡脈
    絡脈,是經脈的小分支,有別絡、浮絡、孫絡之分。別絡是絡脈中較大者,有本經別走鄰經之意,具有加強十二經脈相為表裏的兩經之間在體表的聯繫,並能通達某些正經所沒有到達的部位,可補正經之不足,還有統領一身陰陽諸絡的作用。一般認為別絡有15支,即十二正經與任督二脈各有1支別絡,加上脾之大絡,合稱『十五別絡』。但【內經】有『胃之大絡,命曰虛裏』之論,若加之則有16支別絡。
    孫絡,是最細小的絡脈,屬絡脈的再分支,分佈全身,難以計數。即【靈樞・脈度】所謂『絡之別者為孫』。孫絡在人體內有『溢奇邪』、『通榮衛』的作用。
    浮絡,是循行於人體淺表部位,『浮而常見』的絡脈。其分佈廣泛,沒有定位,起着溝通經脈,輸達肌表的作用。
    (三)連屬部分
    經絡系統的組成中,還包含了其連屬部分。經絡對內連屬各個臟腑,對外連於筋肉、皮膚而稱為經筋和皮部。
    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 於筋肉、關節的體系,為十二經脈的附屬部分,具有連綴百骸,維絡周身,主司關節運動的作用。
    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的部位,也是絡脈之氣散佈之所在。【素問・皮部論】說:『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 十二皮部的分佈區域,是以十二經體表的分佈範圍為依據,把全身皮膚劃分為十二部分,分屬於十二經脈。【素問・皮部論】說:『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諸經皆然。』
</p>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