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4|回覆: 0

[儒家學說] 【韓詩外傳】卷8詩解9士必學問後成君子真孝不陷父於不義蔡妻教景公射之道乃穿七札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11-24 21:04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韓詩外傳】卷8詩解9士必學問後成君子真孝不陷父於不義蔡妻教景公射之道乃穿七札
題文詩:
魯哀公問,曰凡人之,質而已將,必學而後,
為君子乎?冉有對曰:臣聞之雖,有良玉倘,
不刻鏤則,不成器也,雖有美質,不學則,
不成君子.曰何以,知其然也?對曰子路,
卞之野人,子貢衛之,賈人皆學,問於孔子,
遂為天下,顯士諸侯,尊敬,卿大夫聞,
莫不親愛,學之故也.昔吳楚燕,代謀為一,
舉欲伐秦,祧賈監門,之子也為,秦往使也,
遂絕其謀,止其兵及,其反國也,秦王大悅,
立為上卿.夫百里奚,齊之乞者,逐於齊西,
無以進自,賣五羊皮,為一軛車,見秦繆公,
立為相,遂霸西戎.太公望,少為人婿,
老而見去,屠牛朝歌,賃於棘津,釣於磻溪,
文王舉用,之封於齊.管仲親射,桓公遂除,
報讎之心,立以為相,存亡繼絕,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此四子者,皆嘗卑賤,窮辱矣然,
其名聲馳,後世豈非,學問所致?由此觀之,
士必學問,然後成為,君子詩曰:日就月將,
於是哀公,笑曰寡人,雖不敏請,奉先生教.
曾子有過,曾晢引杖,擊之仆地,有間乃蘇,
起曰曩者,參得罪於,大人用力,教參先生,
得無病乎?魯人賢曾,以告夫子.夫子,
門人參來,勿內.曾參自以,無罪使人,
孔子,孔子曰汝,不聞昔舜,為人子乎?
小棰待笞,大杖則逃;索使之未,嘗不在側;
索而殺之,未嘗可得.今汝委身,以待暴怒,
拱立不去,殺身以陷,父不義其,不孝孰大?
汝非王者,之民也殺,王者之民,其罪何如?
經有:優哉柔哉亦是戾矣!載色載笑,
匪怒伊教.景公使人,為弓三年,乃成景公,
得弓而射,不穿三札,齊景公怒,將殺弓人.
弓人妻往,見景公曰:蔡人之子,弓人之妻.
此弓,太山之南,烏號之柘,騂牛之角,
荊麋之筋,河魚之膠;四物天下,之練材也,
不宜穿札,之少如此.且妾聞之:奚公之車,
不能獨走;莫邪雖利,不能獨斷;必有以動,
射之道在,手若附枝,掌若握卵,四指如斷,
短杖右手,發之左手,不知此蓋,射之道也.
景公以為,儀而射之,穿七札,蔡人之夫,
立出詩曰:好是正直.正心誠意,射正之道.
【原文】
  魯哀公問冉有曰:『凡人之質而已,將必學而後為君子乎?』冉有對曰:『臣聞之:雖有良玉,不刻鏤,則不成器;雖有美質,不學,則不成君子。』曰:『何以知其然也?』『夫子路、卞之野人也,子貢、衛之賈人也,皆學問於孔子,遂為天下顯士,諸侯聞之,莫不尊敬,卿大夫聞之,莫不親愛,學之故也。昔吳楚燕代謀為一舉而欲伐秦,祧賈、監門之子也,為秦往使也,遂絕其謀,止其兵,及其反國,秦王大悅,立為上卿。夫百里奚、齊之乞者也,逐於齊西,無以進,自賣五羊皮,為一軛車,見秦繆公,立為相,遂霸西戎。太公望少為人婿,老而見去,屠牛朝歌,賃於棘津,釣於磻溪,文王舉而用之,封於齊。管仲親射桓公,遂除報讎之心,立以為相,存亡繼絕,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此四子者、皆嘗卑賤窮辱矣、然其名聲馳於後世,豈非學問之所致乎?由此觀之,士必學問然後成君子。詩曰:'日就月將。」』於是哀公嘻然而笑曰:『寡人雖不敏,請奉先生之教矣。』
【注釋】
魯哀公對『必學而後為君子』表示疑惑,當是因為他聽說孔門有此主張;冉有所謂『臣聞之』自然是指聞之於他的老師孔子。冉有從正反兩方面對『必學而後為君子』加以說明和論證,從正面講是『士必學問然後成君子』,從反面講則是『不學則不成君子』。與此類似的說法又見於其他文獻,如【大戴禮記·勸學】【尚書大傳·略說】【說苑·建本】等記載孔子多次說『君子不可以不學』,【墨子·公孟】也記載孔子後學公孟子說『君子必學』。
綜觀這些文獻尤其是【論語】的實際內容,冉有與哀公是否真有這段對話雖已無法確考,但『必學而後為君子』的觀點不僅源自孔子無疑,而且為其弟子及後學所普遍認同並廣泛宣揚。相對於之前的學習觀念,孔子的這個觀點最根本的突破在於,明確將『學』看作成為君子的必要條件,因此可以說既體現了『人』的自覺,也體現了『學』的自覺。
之所以說『必學而後為君子』體現了『人』的自覺,是因為這個說法表明了學習之於君子的決定性意義,所謂『不學則不成君子』。這就改變了傳統的君子概念。早在西周時代就已出現的君子概念最初主要是指『有位』者,即由於血緣關係和世襲權力而享有政治權位與社會地位的人,簡單地說就是『貴族』。孔子雖然並未完全棄用這種君子概念,但從【論語】中可看出,他已明確標舉一種新的君子概念,即不再指『有位者』,而是指『有德者』。也就是說,君子不再是身份概念,而是人格概念,用以標識一種具有卓越德行和品質的整體人格,而不是指其出身高貴、享有政治權位。
就最高目標而言,孔子本是主張學習成為聖人的,但孔子說:『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論語·述而】)可見成為聖人實為常人所難能,所以孔子更多地討論如何成為君子。陳來指出,討論如何成為聖人、君子的問題其實就是探討『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和『如何成為這樣的人』的問題。孔子的回答則可一言以蔽之曰『學以成人』。
【原文】
曾子有過,曾晢引杖擊之,仆地,有間,乃蘇,起曰:『先生得無病乎?』魯人賢曾子,以告夫子。夫子告門人:『參來,〔勿內也。』曾參自以無罪,使人謝孔子,孔子曰:『〕汝不聞:昔者、舜為人子乎?小棰則待笞,大杖則逃。索而使之,未嘗不在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今汝委身以待暴怒,拱立不去,殺身以陷父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王者之民〔也,殺王者之民〕,其罪何如?』詩曰:『優哉柔哉!亦是戾矣!』又曰:『載色載笑,匪怒伊教。』  
【注釋】出自劉向說苑卷3建本詩解4真孝不陷父於不義伯俞泣杖大學之教
【原文:  曾子芸瓜而誤斬其根,曾皙怒,援大杖擊之,曾子仆地;有頃蘇,蹶然而起,進曰:『曩者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屏鼓琴而歌,欲令曾皙聽其歌聲,令知其平也。孔子聞之,告門人曰:『參來勿內也!』曾子自以無罪,使人謝孔子,孔子曰:『汝聞瞽叟有子名曰舜,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嘗不在側,求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大棰則走,以逃暴怒也。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體而不去,殺身以陷父,不義不孝,孰是大乎?汝非天子之民邪?殺天子之民罪奚如?』以曾子之材,又居孔子之門,有罪不自 知處義,難乎!
2,【孔子家語】15 六本【原文】
  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皙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於曾皙曰:「向也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皙而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曾參自以為無罪,使人請於孔子.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殪死)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
註解:耘---[yún]:除草:~鋤(除草和鬆土用的鋤頭)。建--jiàn立,設置,成立:造,築:提出,倡議:~策(出謀獻策)。指中國福建省:~蘭。北斗的斗柄所指的方位。斗柄農曆每月所指的方位不同,因此『建』亦轉指月份(亦稱『月建』、『月盡』):大~(農曆有三十天的月份,亦稱『大盡』)。小~(農曆有二十九天的月份,亦稱『小盡』)。瞽瞍---[gǔ sǒu]亦作『瞽叟』。 人名。古帝虞舜之父。 指算命的瞎子。棰---chuí短木棍:『一尺之~,日取其半,萬世不竭』。用棍子打,杖刑:『笞~暴國,齊一天下』。鞭子,鞭打:『士以馬~擊亭長』。烝---zhēng眾多:~民。古代特指冬天的祭祀:『冬祭白~』。美。進獻。同『蒸』,熱氣上升。古代指與母輩淫亂。烝烝---zhēng zhēng 1、美盛貌;興盛貌。 2、謂孝德之厚美。 3、純一寬厚貌。殪---yì⑴死。⑵殺死。⑶跌倒。
【譯文】
曾子修整瓜地,不小心鋤斷了瓜苗。他父親曾皙大怒,舉起大木棍來擊打他的背,(打的)曾子倒地不醒人事。躺倒了一段時間,才醒過來。他高高興興地(從地上)爬起來,到曾皙跟前說:『剛才參得罪了父親大人,父親用盡力氣教訓了參,父親有沒有受傷呢?(我雖然挨了揍,身體沒有受傷呢)。』(曾子)退下來回到房裡,拉起琴弦唱起歌,想要讓曾皙聽到,知道他身體健康無恙。孔子聽說了這件事很生氣,告訴門下弟子:『曾參如果來了,不要讓他進來。』曾參自己認為沒有過錯,托人去向孔子請教。
孔子說:『你沒聽說嗎?從前瞽叟有一個兒子叫舜,舜是這樣侍候瞽叟的,(父母)想要使喚他,他沒有不在身邊的,(想要)找他而殺了他,就未嘗能夠找得到。(如果父親是)用小棰小棍子來打就等着被處罰、挨打;(如果是)拿大木棒來打就逃走。所以瞽叟沒有犯下不義父親的罪過,而舜也沒有失去淳厚的孝道。如今曾參侍候父親,把身體交給暴怒的父親來等着挨打,朝死里打也不躲一下,打死之後就會陷他父親於不義,相比較,哪一個不孝更大呢?你不是天子的百姓嗎?殺了天子的百姓,那樣的罪過是怎麼樣的呢?』
  曾參聽說了這些話,說:『參的罪過大啊。』於是去孔子哪兒請罪。
【原文】
齊景公使人為弓,三年乃成,景公得弓而射,不穿三札,景公怒,將殺弓人。弓人之妻往見景公曰:『蔡人之子,弓人之妻也。此弓者、太山之南,烏號之柘,騂牛之角,荊麋之筋,河魚之膠也。四物、天下之練材也,不宜穿札之少如此。且妾聞:奚公之車,不能獨走;莫邪雖利,不能獨斷;必有以動之。夫射之道:在手若附枝,掌若握卵,四指如斷短杖,右手發之,左手不知,此蓋射之道。』景公以為儀而射之,穿七札,蔡人之夫立出矣。詩曰:『好是正直。』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