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4|回復: 0

[儒家学说] 【韩诗外传】卷6诗解1比干谏死箕子佯狂桓公好仁义五见小臣职分定序兼听齐明仕安诚悫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11-14 21:35 手机频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诗外传卷6诗解1比干谏死箕佯狂桓公好仁义五见小臣职分定序兼听齐明仕安诚
题文诗:
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愚也,
杀身以彰,君恶不忠.二者不可,然且为之,
不祥莫大.解发,佯狂而去.君子闻曰:
劳矣箕子!尽其精神,竭其忠爱,见比干之,
事免其身,仁知之至.经有:人亦有言,
靡哲不愚.齐桓公见,小臣三往,不得见左,
右曰三往,而不得见,其可已矣!桓公曰否!
是何言也!吾闻布衣,之士不欲,富贵不轻,
身万乘君;万乘之君,不好仁义,不轻身于,
布衣之士.纵夫子可,不欲富贵,吾不可不,
好仁义也.五往得见.天下诸侯,闻之谓齐,
桓公犹下,布衣之士,况国君乎!相率而朝,
靡有不至.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经有:有觉德行,四国顺之.至道有情;
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
纂论公察,则民不疑;赏勉罚偷,则民不怠;
兼听齐明,天下归之.后明分职,考其事业,
较其官能,莫不理法,则公道达,而私门塞,
公义立而,私事息则,持厚者进,佞谄者止,
贪戾者退,廉洁者起.尚书有:先时者,
无赦;不及时者,无赦.人习事而,
人之事,使如耳目,鼻口之不,可相.
故曰职分,而民不慢,名分次定,而不乱,
兼听齐明,百事不留.如是,群下百吏,
莫不修己,然后安仕,成能然后,敢受,
小人易心,百姓易俗,奸宄之属,莫不反悫,
夫是之谓,政教之极,不可加矣.经有:
吁谟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惟民之则.
【原文】
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祥莫大焉。』遂解发佯狂而去。君子闻之,曰:『劳矣!箕子!尽其精神,竭其忠爱,见比干之事,免其身,仁知之至。』诗曰:『人亦有言,靡哲不愚。』【注释】
解发佯狂:解发:把头发散开;佯:假装。散开头发假装癫狂。
【译文】
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愚也,杀身以彰君恶不忠。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祥莫大。遂解发佯狂而去。君子闻曰劳矣箕子!尽其精神,竭其忠爱,见比干之事免其身,仁知之至。诗经有曰: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原文】
  齐桓公见小臣,三往不得见。左右曰:『夫小臣、国之贱臣也,君三往而不得见,其可已矣!』桓公曰:『恶!是何言也!吾闻之:布衣之士不欲富贵,不轻身于万乘之君;万乘之君不好仁义,不轻身于布衣之士。纵夫子不欲富贵,可也,吾不好仁义、不可也。』五往而得见也。天下诸侯闻之,谓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之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此也。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注释】(取材于【吕氏春秋-下贤】)
原文: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
译文:
齐桓公拜见一个叫稷的小吏,一天去了三次也没有见到。跟随的人说:『你作为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君王见一个平民百姓,一天去了三次却未见到,也可以停止了。『桓公说:『不是这样的。有才能的人傲视爵位、俸禄,当然也会轻视他们的君王;君王如果轻视霸主,自然也会轻视有才能的人。就算士子小臣稷看不起爵位俸禄,我又怎敢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大业呢?『就这样,齐桓公去了五次才见到小臣稷。天下人听说了这件事,都说:『齐桓公也放下架子对待平民,何况我们这些一般的国君呢?『于是一起来朝拜齐桓公,很少有不到的。齐桓公之所以能够多次联合诸侯,一统天下的原因,是因为他能够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士人啊。
【译文】
【原文】
  赏勉罚偷,则民不怠;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然后明其分职,考其事业,较其官能,莫不理法,则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立而私事息。如是、则持厚者进,而佞谄者止,贪戾者退,而廉洁者起。周制曰:『先时者、死无赦;不及时者、死无赦。』人习事而因,人之事,使如耳目鼻口之不可相错也。故曰:职分而民不慢,次定而序不乱,兼听齐明而百事不留。如是、则群下百吏莫不修己然后敢安仕,成能然后敢受职,小人易心,百姓易俗,奸宄之属,莫不反悫,夫是之谓政教之极,则不可加矣。诗曰:『吁谟定命,远犹辰告。敬慎威仪,惟民之则。』【注释】出自【荀子】卷12君道篇诗解5 至道大形礼公定分
【原文】
  至道大形<1>:隆礼至法<2>,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纂论公察<3>,则民不疑;赏勉罚偷<4>,则民不怠;兼听齐明<5>,则天下归之。然后明分职,序事业,材技官能<6>,莫不治理,则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如是,则德厚者进而佞说者止,贪利者退而廉节者起。【书】曰<7>:『先时者,杀无赦;不逮时者,杀无赦。』人习其事而固。人之百事,如耳目鼻口之不可以相借官也。故职分而民不探<8>,次定而序不乱,兼听齐明而百事不留。如是,则臣下百吏至于庶人莫不修己而后敢安止<9>,诚能而后敢受职;百姓易俗,小人变心,奸怪之属莫不反悫;夫是之谓政教之极。故天子不视而见,不听而聪,不虑而知,不动而功,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一体、如四胑之从心<10>,夫是之谓大形。【诗】曰<11>:『温温恭人,维德之基。』此之谓也。
    〔译文〕
 最好的政治原则的最大效验:推崇礼义,使法制高于一切,那么国家就会有常规;尊重贤德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那么民众就会知道努力的方向;集体审查,公正考察,那么民众就不会怀疑了;奖赏勤劳的人,惩罚偷懒的人,那么民众就不会懒惰了;同时听取各种意见,完全明察一切事情,那么天下人就会归顺他。然后明确名分职责,根据轻重缓急的次序来安排工作,安排有技术的人做事,任用有才能的人当官,没有什么得不到治理,那么为公家效劳的道路就畅通了而谋私的门径就被堵住了,为公的原则昌明了而谋私的事情就止息了。像这样,那么品德淳厚的人就得到起用而巧言谄媚的人就受到遏止,贪图财利的人被黜退而廉沽奉公的人被提拔。【尚书】说:『在规定的时刻之前行动的,杀而不赦;没有赶上规定时刻而落后的,杀而不赦。』
人们往往因为熟悉了自己的工作而固守本职不改行。人们的各种工作,就像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等不可以互相替代官能一样。所以,职务划分后,民众就不会再谋求他职;等级确定后,秩序就不会混乱;同时听取各种意见,完全明察一切,那么各种工作就不会拖拉。像这样,那么大臣百官直到平民百姓就无不提高了自己的修养以后才敢安居,真正有了才能以后才敢接受官职;百姓改变了习俗,小人转变了思想,奸邪怪僻之流无不转向诚实谨慎,这就叫做政治教化的最高境界。所以天子不用察看就能发现问题,不用打听就能明白真相,不用考虑就能知道事理,不用动手就能功成业就,岿然不动地独自坐着而天下人顺从他就像长在一个身体上一样、就像四肢顺从思想的支配一样,这就是最好的政治原则的最大效验。【诗】云:『温柔谦恭的人们,是以道德为根本。』说的就是这种人。
〔注释〕
  <1>形:表现。此指实行『至道』以后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效果。 <2>至:极,使……成为最高。 <3>纂:集。 论:辨察、考究。 纂论:与『公察』对文义近,指考察贤能时集中各方面的人员进行审查。 <4>勉:【集解】作『克』,据【韩诗外传】卷六第三章改。 <5>齐明:无所不明。 <6>材:通『裁』。 <7>引文见伪古文【尚书·胤征】。 <8>探:寻求,指另谋他职。一说当从【韩诗外传】作『慢』,也通。 <9>止:【集解】作『正』,据世德堂本改。 止:居祝。 <10>块然:同『岿然』,独自屹立而不动的样子,即上文『不视』、『不听』、『不虑』、『不动』的样子。胑:同『肢』。 <11>引诗见【诗·大雅·抑】。
【荀子】卷12君道篇诗解5 至道大形礼公定分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