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5|回覆: 0

[儒家學說] 【韓詩外傳】卷1詩解6天地有德合氣生精變化有時得化失亂仕仕死楚白公之難趙宣子請靈公師義救宋君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10-30 20:52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韓詩外傳卷1詩解6天地有德合氣精變化有時得化失亂仕仕死楚白公之難趙宣子請靈公師宋君
題文詩:傳曰天地,有合則生,氣有精矣;陰陽消息,
變化有時;時得則治,時失則亂.故人生而,
不具者五:目無見,不能食,不能行,
不能言,不能施化.三月微盷,而後能見;
七月生齒,而後能食;,而後能行;
三年腦合,而後能言;十六精通,後能施化.
陰陽相反,陰以陽變,陽以陰變.故男子者,
八月生齒,八歲齠齒,二八十六,精化小通.
子也者,七月生齒,七歲齔齒,二七十四,
而精小通.如此是故,陽以陰變,陰以陽變.
故不肖者,精化始具,生氣感動,觸情縱慾,
反施,年壽亟夭,性不長.曰乃,
如之人兮,懷婚姻也,太無信也,不知命也.
賢者不然,精氣闐溢,而後傷時,不可過也.
不見道端,乃陳情慾,以歌道義.經有:
靜女其姝.俟我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曷雲能來?
急時辭故,稱之日月.情生萬物,萬物有情.
楚白公之,有仕,之善者辭,母將死君.
母曰棄母,可乎?曰聞事君,其祿,
而外其身.今之所以,母者,君之祿也,
請往死之.比至朝也,三廢車中.仆曰子懼,
何不反也?曰懼吾私,死君吾公.聞君子不,
以私害公.死之.君子聞之,曰好義哉!
必濟矣夫!詩云深則,厲淺則揭.宋人殺昭,
公趙宣子,請於靈公,師而救之.靈公曰非,
晉國之急.宣子曰否,大者天地,其次君臣,
所以為順.今殺其君,所以反天,地逆人道,
天必加災.晉為盟主,而不救天,罰懼及矣.
於是靈公,乃與師而,從之宋人,聞之儼然,
感說晉國,日昌何則?以其誅逆,存順詩曰:
凡民有喪,匍匐救之;況國君乎!宣子之謂.【原文】傳曰:天地有合,則生氣有精矣;陰陽消息,則變化有時矣;時得則治,時失則亂。故人生而不具者五:目無見,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施化。三月微的應為:,而後能見;七月而生齒,而後能食;□應為:年髑應為:髕就,而後能行;三年腦合,而後能言;十六精通,而後能施化。陰陽相反,陰以陽變,陽以陰變。故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齠齒,十六而精化小通。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齒,十四而精化小通。是故陽以陰變,陰以陽變。故不肖者、精化始具,而生氣感動,觸情縱慾,反施少一個字:亂化,是以年壽亟夭,而性不長也。詩曰:『乃如之人兮,懷婚姻也,太無信也,不知命也。』賢者不然,精氣闐溢,而後傷時不可過也。不見道端,乃陳情慾,以歌道義。詩曰:『靜女其姝,俟我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曷雲能來。』急時辭也,是故稱之日月也。
【注釋】出自劉向說苑卷18辨物詩解6天地有德合氣精變化有時得化失亂
1盷:ˊ 眼珠轉動:『(人生)三月而徹~,然後能有見
2釋義:.兒童換齒。即脫去乳齒,長出恆齒。見『齠齔』 tiáo chèn。
3囟:〔囟門〕頂門。嬰兒頭頂骨未合縫的地方。
4『乃如之人也,懷婚姻也;大無信也,不知命也。』出自於詩經作品【國風·邶風·日月.蝃蝀】中,其古詩全文如下:
  蝃蝀在東,莫之敢指。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
  朝隮於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遠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懷婚姻也。大無信也,不知命也!
  ④乃如之人:像這樣的人。懷:古與『壞』通用,敗壞,破壞。昏姻:婚姻。
  ⑤大:太。信:貞信,貞節。命:父母之命。
  【譯】一條彩虹出東方,沒人膽敢將它指。一個女子出嫁了,遠離父母和兄弟。朝虹出現在西方,整早都是濛濛雨。一個女子出嫁了,遠離兄弟和父母。這樣一個惡女子啊,破壞婚姻好禮儀啊!太沒貞信太無理啊!父母之命不知依啊。
5『靜女其姝,俟我乎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出自詩經·國風·邶風·靜女
譯文:嫻靜姑娘真漂亮,約我等在城角樓上。故意躲藏讓我找,急得搔頭徘徊心緊張。
6『瞻彼日月,遙遙我思;道之雲遠,曷雲能來?』
出自【詩經.國風·邶風·雄雉】雄雉於飛,泄泄其羽。我之懷矣,自詒伊阻。
雄雉於飛,下上其音。展矣君子,實勞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曷雲能來?
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譯文:
雄雉在空中飛翔,舒展着五彩翅膀。我如此思念夫君,給自己帶來憂傷。
雄雉在空中飛翔,上下鳴唱聲嘹亮。我那誠實的夫君,實讓我心勞神傷。
看日月迭來迭往,思念是那樣悠長。道路遙遠,他何時才能回來?
你們這些有官職的大夫,就是不懂得品行要高尚。我的夫君不貪榮名不貪利,為何讓他遭禍殃?【原文】楚白公之難,有仕之善者,辭其母,將死君。其母曰:『棄母而死君,可乎?』曰: 『聞事君者、內其祿而外其身。今之所以養母者,君之祿也,請往死之。』比至朝,三廢車中。其仆曰:『子懼、何不反也?』曰:『懼、吾私也,死君、吾公也。吾聞君子不以私害公。 』遂死之。君子聞之曰:『好義哉!必濟矣夫!』詩云:『深則厲,淺則揭。』此之謂也。
【注釋】
深則厲,淺則揭厲:指穿着衣服涉水。揭:指撩起衣服涉水。 水深就穿着衣服涉過去,水淺就撩起衣服涉過去。 比喻行事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對策。語出【詩.邶風.匏有苦葉】:『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
【原文】晉靈公之時,宋人殺昭公。趙宣子請師於靈公而救之。靈公曰:『非晉國之急也。』 宣子曰:『不然。夫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為順也。今殺其君,所以反天地、逆人道也,天必加災焉。晉為盟主而不救,天罰懼及矣。詩云:'凡民有喪,匍匐救之。」而況國君乎! 』於是靈公乃與師而從之。宋人聞之,儼然感說,而晉國日昌,何則?以其誅逆存順。詩曰: 『凡民有喪,匍匐救之。』趙宣子之謂也。【注釋】出自左傳.晉語·趙宣子請師伐宋. 
原文:宋人弒昭公,趙宣子請師於靈公以伐宋,公曰:『非晉國之急也。』對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所以為明訓也。今宋人弒其君,是反天地而逆民則也,天必誅焉。晉為盟主,而不修天罰,將懼及焉。』公許之。乃發令於太廟,召軍吏而戒樂正,令三軍之鐘鼓必備。趙同曰:『國有大役,不鎮撫民而備鐘鼓,何也?』宣子曰:『大罪伐之,小罪憚之。侵襲之事,陵也。是故伐備鐘鼓,聲其罪也;戰以於、丁寧,儆其民也。襲侵密聲,為暫事也。今宋人弒其君,罪莫大焉!明聲之,猶恐其不聞也。吾備鐘鼓,為君故也。』乃使旁告於諸侯,治兵振旅,鳴鐘鼓,以至於宋。
譯文:宋國人殺了宋昭公,趙宣子請求晉靈公出兵討伐宋國,靈公說:『這並不是晉國的當務之急。』趙宣子回答道:『最大的是天地之間的關係,其次是君臣之間的關係,這是一種明確的規定。現在宋國人殺了自己的國君,這是違反天地人倫的事情,一定要遭受天的懲罰。晉國作為盟主,而不執行天的懲罰,恐怕、禍患就要到來了。』靈公答應了這一請求。於是在太廟裏發佈號令,召集軍吏並且告戒樂官,命令三軍的鐘鼓必須齊備。趙同問道:『國家有重大行動,不去鎮定安撫人民卻準備鐘鼓,這是為什麼呢?』宣子回答說:『大罪討伐它,小罪威嚇它,偷襲、入侵這類事,是欺凌他人。所以討伐要有鐘鼓,以便聲討它的罪行。打仗要用於和丁寧兩種樂器,是為了警告他的人民。偷襲和入侵要秘而不宣,是為了讓對方暫時沒有防備。現在宋國人殺了他們的國君,沒有比這罪更大的了。明白聲討它,還怕他們聽不到呢。我備齊鐘鼓,是為了尊重君道的緣故呀。』於是派人到各處去告訴諸侯,整頓軍隊,振飭軍容,一路上鳴鐘擊鼓,去攻打宋國。
【原文】
傳曰:水濁則魚喁,令苛則民亂,城削則崩,岸削則陂。故吳起削刑而車裂,商鞅峻法而支解。治國者譬若乎張琴然,大弦急,則小弦絕矣。故急轡御者、非千裏之御也。有聲之聲,不過百裏,無聲之聲,延及四海。故祿過其功者削,名過其實者損,情行合名,禍福不虛至矣。詩云:『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故惟其無為,能長生久視,而無累於物矣。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