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8|回復: 0

毛泽东毕生喜读《资治通鉴》,总共读了17遍,一针见血地指出搞政治离不开历程常识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abcdefg8y 發表於 2023-9-28 16: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韩纪民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首要著述。司马光(公元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北宋大臣,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资治通鉴》全书294卷,另有《目次》30卷,《考异》30卷。《资治通鉴》自《周纪》迄《五代纪》,记录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程。全书共300余万字,编著历时19年,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与《史记》并称我国“史学双璧”,毛泽东视之为中国历程上的两部大书之一(另一部为《史记》),毕生喜读。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毛泽东读史鉴今,为治党、治军、治国供应了弥足宝贵的精神财产。一、一部《资治通鉴》读了17遍,称道是“一部值得再读的好书”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言其宗旨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宋神宗以其所编之书拥有“鉴于旧事,有资于治道”之意,赐书名《资治通鉴》。1912年,年方19岁的毛泽东报考湖南省立高等中学,以第一名的成绩被校长,驰名文字学家、教育家符定一亲身面试录取。符定一认为毛泽东是“可堪培养的大器之材”,特地借给他一部《御批通鉴辑览》。毛泽东爱不释手,由此开始奠定他了解中国历程的根基,也激起了他对《资治通鉴》的浓郁研习兴致。1956年,由那时的古书出版社出版的点校本《资治通鉴》,就是依据毛泽东发起,构成标点委员会,由顾颉刚等21位顾问通力协作,从头点校印行的。毛泽东的藏书中,既有《资治通鉴》线装本,又有1956年初版的这个点校本,都留有他圈点批画的字迹和记号。
据毛泽东身旁最终一名护士孟锦云回顾,毛泽东暮年床头总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许多页都用透明胶贴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他多少阅读印迹。有一段时间,毛泽东读《资治通鉴》真是入了迷。他一读就是半天,累了,翻个身,又读好几个小时,如此连续了好长时间。毛泽东非常感触地对小孟说:这部书我读了“一十七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噢。恐怕如今是最终一遍了,不是不想读而是没那个时间啰。”洋洋300余万字的巨著竟然读了17遍!针对日理万机的首领来说,须要多大的兴致和意志啊!
毛泽东谈及《资治通鉴》这部书,曾对身旁工作职员说过:“中国远古的历程,学问大得很呐,有人感知中国远古的历程都是糟粕,不值一看;还有一类人,感知中国历程上的物品都是精髓,包医百病,我看这两类人都有片面性。我的观念是既有精髓,又有糟粕,既要承继,又要批驳解析。”
1.jpg

《资治通鉴》要“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为统治者供应“有资于治道”历练,就必定给人们呈现出历朝历代帝王将相在暴虐的军事、政治战斗中发挥的权术和措施。对此,毛泽东深有所感:“《通鉴》是一部值得再读的好书。有人说,搞政治,离不开历程常识。还有人说,离不开权谋,离不开阴谋。乃至还有人说,搞政治就是捣蛋。我想送给这类人鲁迅老师说的一句话:‘捣蛋有术,也有效,但是有限,因此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隋文帝杨坚,开创隋朝,统一全国,完毕了中国三百年的战乱局势。他创隋制,为唐今后各朝所遵循。但杨坚有个致命缺点,即“天性沉猜,素无学术,好为小数,不达大体。故忠臣烈士莫得尽心竭辞。”为考核臣子廉洁与否,他乃至悄悄派人行贿“令史、府史”,谁若行贿,必处死无疑。毛泽东读《隋书·帝纪第二·高祖》至此,批道:“蕴藏大乱”。后杨坚被其子杨广(隋炀帝)所害,隋朝二世而亡。毛泽东的点评揭露了,即使是可称一代雄主的杨坚,若执法苛峻,一味醉心于“捣蛋”之术,靠耍弄阴谋狡计和权谋御臣治下,也难免王朝倾覆。因此,毛泽东研读《资治通鉴》含盖终身嗜读其它史乘,完都是1个伟大的反动家从变革中国与世界的“大体”起程,认为人民谋福祉为宗旨,向历程宝库寻取聪慧的可贵开拓。源自此,毛泽东在我党首领层中对我国历程最熟识、对历程历练使用最灵巧,变成结合中国国情,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首领。正如周恩来称道的:“毛主席是从几千年的历程历练教训、近百年的反动运动、近三十年来的直接斗争中生长出来的人民首领。咱们大家要从这方面来看毛主席的历程成长。”
针对《资治通鉴》中的许多封建糟粕,毛泽东慧眼明察。暮年他曾对身旁工作职员说过:“你看《通鉴》最终一段写了赵匡胤,也不过说太祖天子怎样怎样大胆,怎样怎样英明,怎样怎样了不起,简直接璧无瑕,十全十美,全信行吗?”二、《左传》“没有《通鉴》砍得有意思,《通鉴》是一部大的‘相砍书’”
谈到《资治通鉴》为甚麽写政治军事多,经济文化少,毛泽东说:“中国的军事家不绝对是政治家,但出色的政治家大多数是军事家。在中国,特别是改朝换代的时候,不精通军事,你那个政治如何个搞法?政治,特别是主要时刻的政治,通常靠军事实力来说话。没有天下打天下,有了天下守天下。有人给《左传》起了个名称,叫作‘相砍书’,可它比《通鉴》里写战役少多了,没有《通鉴》砍得有意思,《通鉴》是一部大的‘相砍书’。”“相砍书”,即写战役之书。也正如毛泽东所说:“《通鉴》里写战役,真是写得神采飞扬,传神得很,充斥了辩证法。它要辅助统治阶层统治,靠甚麽?能靠文化?靠作诗写文章吗?”《资治通鉴》写了许多大战役排场,如战国时孙膑与庞涓的马陵之战,刘秀与王邑、王寻的新汉昆阳之战,东汉末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东晋苻坚与谢玄等人的淝水之战,等等,记录生动传神,不单使读者如历其境,如闻其声,更使人在阅读战史中领会战役艺术魅力,寻求战役引导法则。毛泽东作为举世公认的军事天才,在研读《资治通鉴》记述的这类群雄逐鹿排场时,通常圈圈点点,评点令人赞叹。
街亭之战,是三国期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一场主要战事,也是这场战役中的决议性战事。诸葛亮北伐令天水、南安和安顿三郡叛魏呼应,关中振动,震惊曹魏,魏明帝亲赴长安督战,并派名将张郃抗击进攻祁山的诸葛亮。据《资治通鉴·魏纪三》记录:“初,越嶲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及出军祁山,亮不必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办法搅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诸葛亮错用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痛失策略要地,不得不洒泪斩马谡。千百年来,论者往往把失街亭归咎于马谡违背诸葛亮调度,放弃水源,爬山扼守,以至被张郃断绝山上水源而落败。但毛泽东读史至此,却挥笔批道:“初战,亮宜自临阵。”一针见血地指出街亭之败当然源自错用马谡,但更深层级原因,却是主帅诸葛亮不亲临前线,不把握第一手状况,在后方遥控指挥。真是力排千年众议,振聋发聩。以来诸葛亮北伐时,张郃又随司马懿前往相拒。诸葛亮粮尽退兵,司马懿派张郃追至木门,与蜀汉军交战。诸葛亮乘高设伏,弓弩乱发,飞矢射中其右膝而亡。毛泽东读《资治通鉴·魏纪四》时,就诸葛亮木门设计杀死张郃事,又做眉批:“失街亭后,每出,亮必在军。”十足必定了诸葛亮能够即时汲取街亭之败教训,知错即改,每战必临前线调度指挥,仍然不失军事家本色。
2.jpg

◆毛泽东毕生热爱念书。
毛泽东对于“政治,特别是主要时刻的政治,通常靠军事实力来说话”的论断,是1个兼具出色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特质的伟人,对亲自引领几十年中国反动实践的科学总结。1931年12月,周恩来从中共中央所在地上海来到瑞金,就职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成了那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的顶头上司。那时,远在上海的暂时中央一味注重“进攻线路”,需要红军攻击中心都市。周恩来到瑞金后,首先和毛泽东谈打南昌问题,毛泽东坚定否决。暂时中央又提出起码要在抚州、吉安、赣州中选1个都市攻击。苏区中央局开会研讨,绝大多数人认同打赣州,毛泽东还是坚定否决。他认定赣州是赣南的政治经济中心,闽粤两省咽喉,敌军必将死守;赣州三面环水、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守城敌军虽相对较弱,但其南北都驻扎敌军重兵,利于其援助策应;以红军现有力量和技术装备攻城,很可能屯兵坚城之下,久攻不克。但周恩来采纳多数人看法,决议打赣州,红3军团当担主攻。结果,1.4万红军攻击33天,陈诚军队入城驰援,赣州未破,红军伤亡3000多人,状况万分危殆。中革军委急电被排斥的毛泽东赶赴前线参加抉择,毛泽东发起斗胆起用起义才2个月作为预备队的红5军团,才解了红3军团之围。此役后,毛泽东提出,应向国民党军力薄弱的闽西成长。周恩来认同毛泽东攻击闽西的龙岩,还率部到长汀给毛泽东做“后卫”。1932年4月10日,毛泽东率红军攻占龙岩,10天后攻占福建东南重镇漳州。漳州战争,红军消灭国民党军张贞第49师大部,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及2架飞机,获得重要胜利。打赣州之败与取漳州之胜的鲜亮对照,使周恩来对毛泽东愈加敬仰。周恩来后来回顾说,“到中央苏区后,才了解到他(毛泽东)打仗较有一手,每仗全胜,很是敬佩。”毛泽东无人可及的军事指挥才能,逐渐获得周恩来等一大量红军顶级将领的忠心认同,“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听毛主席指挥就能打胜仗”,变成全军共识。如此,在决议党和红军命运的遵义聚会上,毛泽东才入选政治局常委,变成党和红军的实际引领核心。以来,在毛泽东统帅和指挥下,我军经历无数次战争斗争,克服国内外仇人,获得红军长征、抗日战役、解放战役的胜利。这也十足验证了:毛泽东评点《资治通鉴》所讲的“中国的军事家不绝对是政治家,但出色的政治家大多数是军事家”的结论,确为千古不刊之论。三、“上梁不正下梁歪”“治国就是治吏”
毛泽东认定,《资治通鉴》不但“叙事有法”,况且凸显了历代治乱之基本所在,即“上梁不正下梁歪”“治国就是治吏”。针对《资治通鉴》为甚麽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很少有人探及,但毛泽东对此却有独特见解。周威烈王(公元前425—前402年),周考王之子,名午。其承继王位时,周皇帝的实力已降至中小诸侯水准。晋国医生魏斯、赵籍、韩虔灭掉智伯后,三分晋国,同时恳求周皇帝正式封其为诸侯。这类作法严重违背周代早期便严密推行的礼义名分等典章制度,将不可以免地造成诸侯国各自为政,但周威烈王竟承诺他们的无理需要,于二十三年封其为魏、赵、韩三国国君。毛泽东说:这一认可不要紧,使本来不合法的三家分晋成为合法的了。司马光认定这是周室败落的主要。“非三晋之坏礼,乃皇帝自坏之也”。选取这一年这件事为《通鉴》的首篇,真是开宗明义,与《资治通鉴》的书名完全离题。以下做得不合法,上面还认可,看来这个周皇帝没有准则,没有是非,固然非乱不可。“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嘛。所有国家全是同样,你上面的敢胡来,以下凭甚麽老诚恳实?这叫事有必至,理有当然。”毛泽东还说,“如书里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沦亡’。清代的雍正天子看了很是赞叹,并据此得出论断,治国就是治吏。假设臣下个个寡廉鲜耻,贪得无厌,那非天下大乱不可。”
毛泽东“治吏”,其凸显特征,就是保持无产阶层建党建军准则,从严治党、治军,发掘问题,一抓究竟,绝不宽待。黄克功,少年时参与红军,是个“老井冈”,参与了捍卫中央苏区的几次反“围歼”战争。特别是红军长征,黄克功在四渡赤水和篡夺娄山关等驰名战争中勇立大功。抗战暴发,身经百战的黄克功已是八路军一名旅长,年仅26岁。可是,他目无党纪军纪,在反动胜地延安,枪杀提出与其终结恋人关系的常识青年刘茜。案发后,许多“老井冈”通过不同渠道向毛泽东求情,“给他戴罪建功的机会吧!”但毛泽东却不为所动,保持判死刑。行刑前毛泽东给刑事庭审判长雷经天亲书一信,并需要在法场当众宣读。信中说:“你的及黄克功的信均收阅。黄克功过去战斗历程是光荣的,今日处以极刑,我及党中央的同志全是为之可惜的。但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因此不可不如此办。共产党与红军,针对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可不施行比通常平民愈加严密的纪律。”
腐化,是滋生在政党、部队、政府身上的毒瘤。根治腐化,是毛泽东“治吏”一生紧抓不放的大事。谢步升,1929年参与工农武装暴乱,1930年入党,曾当担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但他贪财枉法,公德废弛,生活堕落,为谋妇夺妻掠夺财帛,居然机密杀害干部和红军军医。案发后,毛泽东力主严惩,他说,“腐化不革除,苏维埃旗帜就打不下去,共产党就会失去声望和民意!”1932年5月9日,谢步升在江西瑞金伏诛。肖玉壁,1933年添加工农红军,战斗大胆,身上光弹片留下的伤疤就有几十处。肖玉璧转业后,任边区贸易局副局长。为给其治病,毛泽东在供应上赋予特别关照。但他居功自负,无视法纪,贪赃大洋3000多元。被判死刑后,他写信向毛泽东求情。毛泽东对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说:“我完全拥戴法院裁决。”1941年12月,肖玉璧被施行枪决。毛泽东亲身核准大贪赃犯刘青山、张子善死刑,可谓开国肃贪第一战。刘青山,被捕前任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张子善任天津地委书记。1950年到1951年,刘、张在管理潮白河、海河、永定河、大清河等工程中,借用职权,采用各类非法措施,贪赃款、物等共达171亿6272万元(旧币,相当于今币171万余元),按那时的币制规范和市场物价指数,可购置将近一吨黄金。办案组偏向于判处其死刑,而在上报时,为有回旋余地,加上了“或缓期二年施行”。面临各类求情声响,毛泽东亲批死刑,并对华北局第一书记薄一波讲:“正由于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绩大,影响大,因此才要下信心处决他们。唯独处决他们,才可能解救二0个,两百个,两千个,两万个犯有各类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1952年2月10日,刘青山和张子善被施行枪决。
毛泽东“治吏”的另一凸显特征,就是立党为公,用人保持任人唯贤。他解析说:在这个应用干部的问题上,咱们民族中从来就有2个对立的线路,1个是“任人唯贤”线路,1个是“任人唯亲”线路。尤难堪能可贵的是,他从不搞裙带风,在党内外留下了口口相传的韵事。建国早期,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毛泽东不少亲友故旧纷繁来信,恳求进京工作。他对秘书田家英说,处置亲朋通常来信的准则是:“但凡需要到北京来看我的,如今一律不准来,来了也不见。但凡需要我给安排甚麽工作的,一律拒绝,我这里不简介、不举荐、不说话、不写信。”杨开智,毛泽东爱妻杨开慧之兄来信,期望到京工作。杨开智不单是毛泽东的至亲,且一家对毛泽东有“大恩”:开慧被捕,他们设法救援;开慧就义,杨开智夫妻冒着杀头危害,从监狱中接回毛岸英三兄弟,东躲西藏,担惊受怕;杨开智的独女杨展是抗战义士,他本人也有学历,完全适合进京工作条件。但毛泽东却回信说:“期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派符合你本领的工作,不要有所有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托你甚麽工作就做甚麽工作,一切按常态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难堪。”同时,毛泽东给湖南省委第一副书记王首道写信,指示:“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本领分派恰当工作,所有无理需要不宜容许。其老母如有艰难,可给若干辅助。”以来杨开智始终在湖南工作,施展特长,为湖南茶叶事业作出奉献。毛泽东的表兄弟们也曾提出到北京工作的需要,他也1个没有承诺。四、《资治通鉴》“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可以“从中汲取历练教训”
1954年冬,毛泽东在同历程学家吴晗的一次发言中说到:“《资治通鉴》这部誊写得好,虽然态度观念是封建统治阶层的,但叙事有法,历代兴衰治乱本末毕具,咱们可以批驳地读这部书,借以熟识历程事情,从中汲取历练教训。”
“观人观大节,略小故”。法正,字孝直(公元176-220年),扶风郿(今陕西眉县)人,三国期间蜀汉的主要谋臣。早先附丽益州牧刘璋,后为刘备献策,攻取蜀地,任蜀郡太守、尚书令等。法正其人,较有才华,连大名鼎鼎的诸葛亮都常常称奇他的“智术”;但其心胸局促,抨击心重。《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九》说他“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抨击,擅杀毁伤己者数人”。因而有人劝诸葛亮:法正太猖狂了,将军应向刘备汇报,对他予以克制。但诸葛亮却认定,法正在刘备内外交困之时,出谋划策,协助刘备,使其自由飞翔,造诣大业,不可因这类小于失就限定他的权利和自由。毛泽东读史至此,批道:“观人观大节,略小故”。标明他同意诸葛亮的作法:看人用人要重要节,不用过于重视人才脾气上的许多缺点和其余“小故”。后来,刘备采纳法正之计,乘曹操北返,亲率诸将进军汉中,斩曹操上将夏侯渊,平定汉中。其后,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大力伐吴,败北退至白帝城。诸葛亮叹气道:“法孝直若在,则可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三国志》作家陈寿评估:“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毛泽东作为军事统帅,用人无数。他总是注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人才不宜求全责怪。战役年代,林彪是他麾下爱将,23岁任朱毛红军主力红4军军长,但要为他选个军政委却很难。皆因这位“常胜将军”脾气怪僻,个性充分,听不得批驳,从当担红军赫赫知名的第28团团长此后,同历届党代表大都搞不好关系。毛泽东并未因而厌弃林彪,而是多方考核,最终选中既有坚决的准则性,在非准则性问题上又具灵巧性的罗荣桓任军政委。罗荣桓诚恳老实、宽容谦让,顾全大局,补救了林彪脾气偏狭、难以共事的不够,把红4军铸造成一支无坚不摧的铁军。
3.jpg

◆毛泽东在《资治通鉴》书中的评点。
“唐代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精通片面性不对。”这是毛泽东在《冲突论》中写的一句话。魏徵(公元580—643年),字玄成,巨鹿曲城(今河北晋州)人,“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羽士”。魏徵以战国时的苏秦、张仪为榜样,埋头研发纵横之学,立志变成帝王之师。唐太宗李世民先后任命魏徵为谏议医生和宰相,变成驰名的贞观之治中名臣之首。魏徵以国事为重,直言敢谏,深得李世民赏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语,出自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太宗与魏徵的一段对话,见《资治通鉴·唐纪八》。太宗问道:“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徵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并举出历程上批量的君主兼听生明、偏信误国的正反例子,阐明“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太宗深认为然。毛泽东熟读《资治通鉴》,对此中有利于“治道”的名言警语了然于胸,因此在写作《冲突论》时,恰到益处地引用了这句话,并结合实际,指出因为不可“兼听”,造成偏听偏信,导致“咱们的同志看问题,通常带片面性,如此的人就通常碰钉子。”毛泽东重视一代名相魏徵,向全党、全军推广魏徵的名言,而他自己在引领中国反动和建设实践中,就擅长“兼听”党内外、逐个层级、各类人物的看法倡议,集思广益。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二届一次参议会上,党外人士李鼎铭老师就解决财务艰难问题,提出“精兵简政”提案。毛泽东非常赞叹,亲身把全部提案抄在簿子上。12月,中共中央就发出精兵简政指示。毛泽东襟怀坦荡,从谏如流,采用展开大制造运动和精兵简政两项主要手段,战胜了那时严重的经济艰难,确保了抗日战役的胜利。
“天下善人少,恶人多”,“此古人一贯谬论”。据《资治通鉴》第140卷记录:南北朝韶光州刺史崔挺上书魏孝文帝,劝他废止一项一人有罪、祸及全家的政策,孝文帝加以采纳,斧正了失误。但崔挺上书中有一句话“天下善人少,恶人多”却让毛泽东非常抵触。他在这句话旁,用红铅笔画了一条粗重的偏重线,在天头上又用黑铅笔写下批注:“此古人一贯谬论。”在一本《古文辞类纂》的《韩退之与崔群书》中,韩愈说:“自古贤者少,不肖者多。”毛泽东又反其意批注:“就劳动者言,自古贤者多,不肖者少。”毛泽东坚定相信绝大多数民众是好的,暴徒不过极个别。据此,建国前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对那些因为多种历程的和现实的原因,感染许多恶习,身上有种种毛病错误的人,采用团结变革方针,使他们改变成社会主义新手。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