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9|回覆: 0

[儒家學說] 崔寔(漢)【政論】 詩解10衣食足知榮辱重其祿防其貪使足奉不與百姓爭利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8-30 22:33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崔寔(漢)【政論】 詩解10衣食足知榮辱重其祿防其貪使足奉不與百姓爭利
題文詩:
昔明王之,統黎元蓋,濟其欲而,為之節度.
凡人情之,所通好則,恕己而足,之因民有,
樂生之性,故分祿以,頤其士制,廬井以養,
其萌然後,上下交足,厥心乃靜.人非食不,
活衣食,足然後可,教以禮義,威以刑罰.
苟其不足,慈親不,能畜其子,況君,
撿其臣乎!故古記曰:倉廩實而,知禮節也,
衣食足而,知榮辱也.今所使分,威權御民,
人理獄訟,干府得皆,群臣所為,而其奉祿,
甚薄仰不,足養父母,俯不足以,活妻子也.
父母者天,性所愛也.妻子者天,性所親也.
所愛所親,將凍餒雖,冒刃求利,尚猶不避,
況可令臨,財御眾乎!是所謂之,渴馬守水,
犬護肉,欲其不侵,亦不幾矣.事有不疑,
勢有不然,蓋此之類,雖時有素,富骨清者,
未能百一,不可為,天下通率.聖王知其,
如此故重,其祿以防,其貪慾使,取足於奉,
不與百姓,爭利故其,為士者習,推讓之風,
恥言十五,之計於是,撥葵去織,之義形矣.
故三代賦,足代其耕.故晏平仲,諸侯大夫,
祿足贍五,百斯非優,衍之故耶?高薪養廉.
【原文】版本2
昔明王之統黎元,蓋濟其欲而為之節度者也。凡人情之所通好,則恕己而足之;因民有樂生之性,故分祿以頤其士,制廬井以養其萌,然後上下交足,厥心乃靜。人非食不活,衣食後可教以禮義,威以刑罰。苟其不足,慈親不能畜其子,況君能撿其臣乎!故古記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今所使分威權、御民人、理獄訟、干府得,皆群臣之所為,而其奉祿甚薄,仰不足以養父母,俯不足以活妻子。父母者,性所愛也。妻子者,性所親也。所愛所親,方將凍餒,雖冒刃求利,尚猶不避,況可令臨財御眾乎!是所謂渴馬守水,餓犬護肉,欲其不侵,亦不幾矣。
夫事有不疑,勢有不然,蓋此之類,雖時有素富骨清者,未能百一,不可為天下通率。聖王知其如此,故重其祿以防其貪慾,使之取足於奉,不與百姓爭利。故其為士者,習推讓之風,恥言十五之計,而撥葵、去織之義形矣。故三代之賦也,足以代其耕。故晏平仲,諸侯之大夫耳,祿足贍五百,斯非優衍之故耶?
【注釋】
撥葵、去織葵:冬葵,故稱『百菜之主』,是一種重要的蔬菜。織:紡織。 種葵、紡織,百姓藉以謀生。此謂拔掉自家栽培的冬葵,去掉自家從事的紡織。比喻做官的不與人民爭利。
【譯文】
過去賢明的君主統治百姓,都是既滿足其需要,又加以約束節制。凡是大家所共同喜好的,就推己及人予以滿足。因為百姓有以生為樂的本性,所以按位分給俸祿以養官吏,置房舍田園以養百姓。於是上下都得到滿足,他們的心就都安定了。人不吃飯就不能生存,衣食豐足後才可以教之以禮儀,威之以刑罰。如果衣食不足,慈母尚且不能養育自己的孩子,君主又怎麼能約束臣子呢?所以【管子】中說:『糧倉 充實而後民知禮儀,衣食豐足而後民知榮辱。』現在所施行的分掌威權、治理百姓、理訟斷案、主管國庫,都是群臣在做,但是他們的俸祿太少,上不能贍養父母,下不足以養活妻子兒女。父母雙親,是人的天性所敬愛的。妻子兒女,是人的天性所親近的。所愛所親的人,即將受凍挨餓,即使迎着刀鋒,只要能求得利養,尚且不會退縮,何況讓他們管理財物、治理百姓呢?這就是所謂的讓渴馬看守水源,讓餓狗保護肥肉,想讓它們不去侵佔,怕是行不通的。事情有不用置疑的,形勢有必然如此的,大概說的就是這種情況。雖然或許有一-貫操守廉潔的人,但百中無一,不能當做天下通例看待。聖明的君主知道這種情況,所以 多給俸祿,以防止官吏的貪慾,讓他們的俸祿足夠開支,不和百姓爭利。所以為官者,都習慣推讓的作風,以斤斤計較為羞恥,於是就會形成像公儀休拔去自家的葵菜、燒毀自家的織機而不與百姓爭利的仁義風氣。所以夏商周三代給官員的俸祿,足以代替耕種的收入。所以晏子僅是一個諸侯國的上大夫,俸祿足夠贍養五百人,這不就是待遇優厚的緣故嗎?
【原文】版本1
昔明王之統黎元,蓋濟其欲而為之節度者也。凡人情之所通好,則恕己而足之。因民有樂生之性,故分祿以頥其士,制廬井以養其萌。然後上下交足,厥心乃靜。人非食不活,衣食足然後可敎以禮義,威以刑罰;苟其不足,慈親不能畜其子,況君能撿其臣乎!故古記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今所使分威權、御民人、理獄訟、干府庫者,皆群臣之所為,而其奉祿甚薄,仰不足以養父母,俯不足以活妻子。父母者性所愛也,妻子者性所親也,所愛所親方將凍餧,雖冒刄求利,尚猶不避,況可令臨財御眾乎!是所謂渴馬守水,餓犬護肉,欲其不侵,亦不幾矣!(【群書治要】)
  夫事有不疑,勢有不然。蓋此之類,雖時有素富骨淸者,未能百一,不可為天下通率。聖王知其如此,故重其祿以防其貪慾,使之取足於奉,不與百姓爭利。故其為士者,習推讓之風,恥言十五之計,而葵去織之義形矣。故三代之賦也足以代其耕。故晏平仲,諸侯之大夫耳,祿足贍五百,斯非優衍之故耶!(【群書治要】)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