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回覆: 0

[儒家學說] 崔寔(漢)【政論】 詩解9愛民如子安固長吏三載考績黜陟幽明舉孝廉優異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牟向東 發表於 2023-8-30 22:31 手機頻道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崔寔(漢)【政論】 詩解9愛民如子安固長吏三載考績黜陟幽明舉孝廉優異
題文詩:
故卒成政,必有橫暴,酷烈之失.世俗歸稱,
謂辨治故,絀已復進,已復用,橫遷超取,
不由次第.殘猛人,遂奮其毒,仁賢之士,
劫俗爲虐,本操雖異,驅出一揆.故朝廷不,
獲溫良用,兆民不蒙,寬惠之德,是以百姓,
之命委於,之手,嗷嗷之怨,咎歸於上.
夫民善之,可以,惡之則仇,仇滿天下,
可不懼哉!是以有國,有家,甚畏其民.
既畏其怨,又畏其罰,故養之如,傷病愛之,
如赤子也,兢兢業業,懼以終始,恐失群臣,
之和以墮,先王之軌.今朝廷雖,屢下恩澤,
詔垂恤民,之言,法度制令,甚失養民,
之道勞思,而不無功,華繁實寡.必欲求利,
民術則宜,沛然改法,有以安固,地方長吏,
原其小罪,闊略微過,取其大較,惠下而已.
唐虞之制,三載考績,三考黜陟,所以表善,
而簡,盡臣力也.漢法三年,壹治狀舉,
孝廉.宣帝時,王成爲膠,東相黃霸,
頴川太守,皆且十年,但就增秩,賜金封關,
內侯以次,入爲公卿,然後政化,大行勛垂,
竹帛,先帝舊法,所宜因循.及中興後,
上官象爲,并州刺史,祭肜遼東,太守視事,
各十八年,皆增秩中,二千石也.建初中年,
南陽陰意,以詔除郎,爲饒陽令,二十三年,
遷壽陽令,又十八年.近日所見,或一期中,
郡主易數,二千石如,雲撥波轉,潰潰紛紛,
吏民疑惑,不知所謂.公卿尚書,亦復如此.
台閣之職,尤宜簡習.帝時尚書,但厚加賞,
希得外補,機事周密,莫有漏泄.舜命九官,
自受終於,文祖以至,陟方五十,年不聞復,
聞有改易.聖行於古,以致時雍,文宣擬式,
亦至隆平.若不克從,羞效唐虞,恥遵先帝.
【原文】版本2
故夫卒成之政,必有橫暴酷烈之失。而世俗歸稱,謂之辨治,故絀已復進,棄已復用,橫遷超取,不由次第。是以殘猛之人,遂奮其毒,仁賢之士,劫俗爲虐,本操雖異,驅出一揆。故朝廷不獲溫良之用,兆民不蒙寬惠之德,則百姓之命委於酷之手,嗷嗷之怨,咎歸於上。夫民善之則畜,惡之則仇,仇滿天下,可不懼哉!
是以有國有家者,甚畏其民。既畏其怨,又畏其罰,故養之如傷病,愛之如赤子,兢兢業業,懼以終始,恐失群臣之和,以墮先王之軌也。今朝廷雖屢下恩澤之詔,垂恤民之言,而法度制令,甚失養民之道,勞思而不無功,華繁而實寡。必欲求利民之術,則宜沛然改法,有以安固長吏,原其小罪,闊略微過,取其大較惠下而已。
【原文】版本2
昔唐、虞之制,三載考績,三考黜陟,所以表善而簡惡,盡臣力也。漢法亦三年壹治狀,舉孝廉尤異。宣帝時,王成爲膠東相,黃霸爲潁川太守,皆且十年,但就增秩賜金,封關內侯,以次入爲公卿,然後政化大行,勛垂竹幣。皆先帝舊法,所宜因循。及中興後,上官象爲并州刺史,祭肜爲遼東太守,視事各十八年,皆增秩中二千石。建初中,南陽陰意以詔除郎爲饒陽令,視事二十三年,遷壽陽令又十八年(『建初』下廿九字從【北堂書鈔】未改本七十八服令門補)。近日所見,或一期之中,郡主易數二千石,雲撥波轉,潰潰紛紛,吏民疑惑,不知所謂。及公卿尚書,亦復如此。且台閣之職,尤宜簡習。帝時,尚書但厚加賞賜,希得外補,是以機事周密,莫有漏泄。昔舜命九官,自受終於文祖,以至陟方,五十年不聞復有改易也。聖人行之於古,以致時雍,文宣擬式,亦至隆平。若不克從,是羞效唐、虞,而恥遵先帝也。(【群書治要】)
【譯文】
所以爲政而急於求成,必定會出現強橫殘暴的官吏,但世俗都稱讚這種人,說這是成功之治。由此降職了的又被復職,罷免了的又被起用,任意提拔不按順序。所以殘忍凶暴之人更加狠毒,仁賢之士爲俗所迫也變得殘暴。各自操行雖本不同,但卻被相同的規則驅使。因此朝廷沒有溫恭良善的臣子可用,天子之民得不到寬厚仁愛的德化,百姓的性命交在酷吏之手,他們怨恨感嘆,把罪過都歸於君上。善待百姓則百姓恭順,惡待百姓則百姓仇恨。仇恨正在遍滿天下,又怎能不懼怕呢?
所以有國有封地者,很畏懼百姓,即畏懼他們怨恨,又怕他們受罰。所以養民如同對待傷員病人一樣,愛護他們如同對待初生的嬰兒一樣,自始自終,謹慎戒懼,唯恐君臣失和,毀壞先王所定下的法度。如今朝廷雖然屢次頒下恩澤百姓的旨意,發表體恤百姓的言論,但法令制度卻有失養民之道,以至於雖冥思苦想也沒有功用,方法繁多而成果很少。果真想求得利益民眾的方法,就應該立即改變法令,穩定地方官吏,要原諒其小罪,寬恕其微過,取其大節,只有能惠利於百姓才行。
過去唐堯虞舜時期的制度,是每三年考核一次官 吏政績,三次考核決定升降,用這種辦法來顯揚善治,減少不善,充分發揮臣子的作用。大漢法制也是三年考察一次施政的成績,舉薦德行突出的『孝廉』和政績突出的『 尤異』。宣帝時,王成任膠東相,黃霸爲穎川太守,都幹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因爲考績優異而被增加俸祿、賞賜黃金,王成封關內侯,黃霸封建成侯,按次序先後入朝爲公卿,然後政治教化廣行天下,他們的功勳永載史冊。這是先帝的舊法,應該沿襲。光武中興之後,上官象任并州刺史,祭彤爲遼東太守,就職治事各十八年,都增俸祿爲中二千石。然而現在所看到的情況是,-年之中,郡守更換數次,如同雲翻波轉一樣, 混亂不堪。官吏百姓都疑惑不解,不知是何緣故。公卿、尚書-級的狀況,也都是如此。而且尚書台這個職位,尤其應該選用熟悉此職之人。先帝時的尚書,只是厚加賞賜,很少外調離京就職,所以處理國家大事周到細密,沒有疏漏。從前舜任命九官,自承受帝位於堯帝始祖之廟直到南巡駕崩五十年間,沒有聽說再有改動。古時聖人行持此法,所以達致太平盛世。文帝和宣帝效仿此法,國家也得以昌盛太平。現在如果不能跟從,就是羞於仿效唐堯處舜,並恥於尊奉先帝了。
【原文】版本1
故夫卒成之政,必有橫暴酷烈之失。而世俗歸稱,謂之辨治。故絀已復進,棄已復用,橫遷超取,不由次第。是以殘猛之人遂奮其毒,仁賢之士劫俗爲虐,本操雖異,驅出一揆。故朝廷不獲溫良之用,兆民不獲寛惠之德。則百姓之命委於酷吏之手,嗷嗷之怨咎歸於上。夫民善之則畜,惡之則讎,讎滿天下,可不懼哉!是以有國有家者,甚畏其民,既畏其怨,又畏其罰。故養之如傷病,愛之如赤子,兢兢業業,懼以終始,恐失群臣之和,以墮先王之軌也。今朝廷雖屢下恩澤之詔,垂恤民之言,而法度制令,甚失養民之道。勞思而無功,華繁而實寡。必欲求利民之術,則宜沛然改法,有以安固長吏,原其小罪,闊略微過,取其大較,惠下而已。(【群書治要】)

【原文】版本1
  昔唐、虞之制,三載考績,三考絀陟,所以表善而簡惡,盡臣力也。漢法亦三年壹察治狀,舉孝廉尤異。宣帝時王成爲膠東相,黃霸爲頴川太守,皆且十年。但就增秩賜金,封關內侯,以次入爲公卿,然後政化大行,勛垂竹。皆先帝舊法,所宜因循。及中興後,上官象爲并州刺史,祭彤爲遼東太守,視事各十八年,皆增秩中二千石。建初中,南陽陰意以詔除郎,爲繞陽令,視事二十三年,遷壽陽令又十八年(「建初」以下廿九字從【北堂書鈔】卷七十八縣令門補)。近日所見,或一期之中,郡主易數二千石,雲擾波轉,潰潰紛紛,吏民疑惑,不知所謂。及公卿尚書,亦復如此。且台閣之職,尤宜簡習。帝時(嚴可均曰:「帝上有脫字。」)尚書,但厚加賞賜,希得外補,是以機事周密,莫有漏泄。昔舜命九官,自受終於文祖,以至陟方,五十年,不聞復有改易也。聖人行之於古以致時雍,文、宣擬式亦至隆平,若不克從,是羞效唐虞而恥遵先帝也。(【群書治要】)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