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41|回覆: 0

[儒家文化] 不好的境遇多是我們內心的外現

[複製連結]
劉余莉 發表於 2023-8-24 19: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大學】中就告訴我們,領導有德行,就能感召有德行的人,自然會獲得事業的成功。而事業成功之後,仍然要勤儉節約,不能因爲事業成功,就過上奢侈浪費的生活。所以【大學】上總結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如果爲政者有道德,就像樹有根本一樣,自然能得到臣下百姓的擁護而使事業興旺發達。

『爲政以德』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內涵,那就是中國古人所說的『正己化人』。爲什麼中國人這麼有自信地說不用管人、管事、管財、管物,只要把自己管好了,就會獲得事業的成功呢?就在於『正己化人』。

外界環境是我們身心的一種反映,也會隨著我們身心的改變而改變。在我們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之前,對這個道理不是很了解。比如說我們經常遇到很多朋友,即使很有錢,但是對我們很吝嗇,我們不知道什麼原因,還抱怨說你看這個人這樣有錢,爲什麼對我這麼吝嗇呢?真是個小氣鬼!我們經常去辦事,本來這件事應該順理成章,人家就應該給你辦,但是他挑這個又揀那個,說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非讓我們跑來跑去跑好幾遍。我們心裡就憤憤不平,說這些人素質真差,本來就應該這麼做的事,爲什麼讓我跑來跑去呢?

但是學了傳統文化之後,我們才知道,凡是不好的境遇都是我們內心的外現,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要從自己的心上找原因,因爲我們自己對人很吝嗇,經常喜歡貪占別人的便宜,所以即使是很有錢的朋友,對我們也很吝嗇。

那爲什麼我們做事不順利,有的人經常無緣無故地給我們設置障礙呢?就是因爲我們去給別人辦事的時候,也是有意無意地去給人設置障礙,自己心地不夠厚道,甚至很刻薄。所以我們看古人書,就能很好地進行自我反省。

我們發現反省自己,最重要的就是去掉『刻、傲』這兩個字。心地刻薄、傲慢,就會遇到這些不如意的事。學了傳統文化之後,懂得常常反省,幫助別人不求回報,不講條件,別人也會這樣對我們。即使以前對我很吝嗇的朋友,現在突然對我很大方了。你看很奇怪,同一個朋友,他以前對你很吝嗇,現在我們心變了,變得慷慨了,朋友對我們也變得很大方了。所以要變的是誰呢?不是外界,而是變我們自己的心!我們的心變了,這個緣分就會轉了。

在【群書治要·後漢書】中也有這樣一個故事:魯恭在做中牟縣令的時候,他以德治民。例如,有一個人叫許伯,和別人因爲田界的事情產生了糾紛,很多官員拖了很久都不能夠把這件事處理好,到了魯恭這裡,魯恭耐心地教育他們,評論是非曲直,結果雙方都退堂自責,而且都暫停耕作而互相推讓田界了。

還有一位亭長從老百姓那裡借了一頭牛,卻不還給人家。這個老百姓急了,就找魯恭來處理這件事。於是,魯恭三令五申地要求亭長把牛還給人家,但是他卻不聽從,結果魯恭就嘆息道:『這是教化不行的結果呀!』於是他就準備辭官。結果縣內的官吏們,都一起哭著挽留他,亭長看了感到慚愧,就把牛還給人家了,而且還主動要求魯恭判他到獄中服罪。可是,魯恭赦免了他,不再追究。從此以後無論官吏還是百姓都對他心悅誠服

建初七年,他們所在的這個郡縣發生了螟蟲災害,導致莊稼受災。中牟縣地緣鄰縣,卻沒有蝗蟲進入縣界內。兩個縣犬牙相交,但是鄰縣螟蟲災害很重,而中牟縣卻沒有發生螟蟲災害。河南尹袁安聽說此事後,覺得很奇怪,就派肥親去打探。魯恭就帶著肥親來到了田間,他們坐在一個桑樹下面,正值有一個野雞飛過去停在旁邊,有些兒童在旁邊玩耍,但野雞不害怕人,也不躲避。肥親就問:『孩子們,你們爲什麼不去捕捉野雞呢?』這些孩子說:『這個野雞,還要餵養它們的雞娃,雞娃也需要它們的母親餵養。』所以他們不願意去捕捉這個野雞。

肥公聽了之後,突然站起身來告辭說:『我到此地的目的,就是想視察你的政績如何。現在螟蟲不犯中牟縣境,這是第一件讓人感到奇異的事;教化施及於鳥獸,這是第二件讓人感到驚異的事;即使連小孩都有仁愛之心,這是第三件令人感到奇異的事。我再待在這裡,只是白白地打擾賢者,浪費您的時間了!』於是他就告辭,回到府中,把中牟縣的情況向袁安稟報。也就是在同一年,中牟縣還生產出了雙穗的嘉禾,這也是吉祥的景象。袁安上書,把這些情況都匯報給了皇帝,皇帝對此事也感到很驚異。

這些事情,在很多人看來好像比較神秘,實際上一點都不神秘,我們覺得神秘,是我們不懂得道理,這就是內心的感召,這就是正己化人,修其身而天下平。

『爲政以德』,之所以爲政者自己有了德行,一切事都會隨心如願。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爲能正己化人,能使境隨心轉。所以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只要反求諸己,發明心性,明於明德,一切的人、事、物都會順受其正,這就是【大學】上所說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大學之道,沒有直接告訴我們怎樣去治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首先要開顯本性。『在親民』,再去親近百姓,使民眾明於明德,煥然一新,自行化他,達到圓滿的程度,這就叫『止於至善』。當你能『止於至善』的時候,本性的功用就能圓圓滿滿地開發出來了。只要從根本上求,爲政以德,就能實現無爲而治。這就是『爲政以德』。

摘自【群書治要·論語講記】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