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26|回復: 0

[簡體亂象] 伊洛雲歌: 恢復正體字(1)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伊洛雲歌: 恢復正體字(1)
語言文字實在是一個文化和文明的最深層内核,【按】絶不能僅僅把語言文字看作一種表達工具。在近代中華文明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强烈衝擊,衝击力的强大是前所未有的。因此由外向内,中華漸次失去了其科技物質文明形態、政治經濟制度、教育學術制度、最后是價值信仰,祗有漢語漢字,雖然受到很大損傷,【按】文言被廢除了,漢字被簡化了。但畢竟保存下来了,没有丧失,至今仍然是我们的官方語文。
漢字革命【按】包括簡化字運動、拼音化拉丁化運動。革命者,革除其命也。正是一波强於一波的西方文化衝擊終於達到了我們文明的最深處,其最深内核也行將不保的表現。从商朝中業至今,漢字歷史大致可分爲三期。
第一期,商朝中業到秦朝的一千餘年,是漢字的演化期,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大篆,【按】籀文。小篆演變。至小篆基本定型,小篆可視爲漢字定型化的始宗。
第二期,秦朝到清末的兩千餘年,是漢字的超强稳定期,漢朝隸書定型,晉朝楷書定型,小篆、隸書、楷書筆畫僅微有差異,不過爲三種不同字體。直到清末,三者並行,以楷書爲主,一直未有變化。
第三期,清末到1977年(是年公佈第二批簡化字,旋即作廢),是爲漢字革命期。自1956年後,大陸地區進入簡化字時代,漢語拼音方案和漢字簡化總表就是漢字革命的主要成果。漢字在第二期保持兩千餘年穩定不變,其間有盛世有衰世,漢字都未受到影響。這個事實説明,楷書出現後,漢字已達到高度的圓滿成熟,没有再改進的餘地了。漢字革命完全是近代中華民族失去文化自信的産物,是過度西化之尤,無任何合理性,實與决不可得。
文字必須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化道路。这是中國人失去文化自信後整整一個時代的共同意識。我們的「精英們」先是發明並推行注音字母,后来又實驗希腊字母,最後選定了拉丁字母。殫精竭慮,一心要用拼音文消滅漢字。但是一下子拼音化又做不到,於是就先簡化,作爲向拼音文的過渡:1923年錢玄同發表【减省現行漢字的筆畫案】,這是我國第一個簡化漢字提案;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公佈【簡體字表】,收字324個,因時任政府考試院长的戴季陶先生爲漢字請命,旋即取消。
建國後,漢字簡化運動纔真正得到國家政府的推行。1954年12月,在國務院領導下成立了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原来的想法是用八十到一百年時間把通用漢字分批次全部簡化。1956年,第一批簡化字方案實施;1977年曾公佈第二批簡化字,稍一推行很快就取消了。至今近四十年過去,仍不見新一批簡化字出世。可以認爲:1977年第二批簡化字的取消,就標志着簡化字運動乃至拼音化運動以及漢字革命運動的結束。現在,没有人再提漢字拼音化了,漢字進一步簡化似乎也久已淡出了人們的議題;相反,恢復正體字的呼声日高,正體字早已在民间悄然回歸。漢字终於挺過了難關。今天的人們日見明白:漢字拼音化是走不通的死路,漢字簡化是有百弊無一利的、極其危險的自己瞎折騰。知過能改,善莫大焉。現在是我們更正簡化字這個歷史性錯誤的時候了。
漢字簡化的三個主要理由:一、易識易記,利于扫盲;二、可减少漢字總字數;三、書寫簡便快捷。
前兩條都不合事實,甚至適得其反。説簡化字比正體字易於識記,全然没有道理,因爲人對圖畫式的方塊字的認識和記憶都是整體性的,絶不是分析成一畫一畫的。所以一個二十畫的字絶對不比一个五劃的字更難認,一個三畫的字也不會比一個十三畫的字易記。正體字由於筆畫分佈的範圍寛廣,使字與字之間的區别特徵明顯;簡化字把大量常用字的筆畫都减少到了十畫以下,大大降低了字與字之間的差異度。所以事實正好相反,正體字恰恰比簡體字易於識記。减少字數的實效,除規範異体字外,也適得其反。因爲我們並不能因爲有了簡化字而徹底擺脱正體字,也將永遠無法擺脱或消滅它,所以漢字簡化的結果,事實上是漢字的總量又增加了兩三千個簡化字。第三條書寫簡便雖有點效果,卻也因爲計算的普及而近乎失去了實際意義。
但是爲了這一點點今天已近乎失去實際意義的書寫簡便,我們又付出了怎樣的代價呢?這就是:
(1)打亂了造字的原理,混亂了漢字系統,損害了漢字的表義功能、因字形簡化造成誤寫誤識;(2)减損了漢字原有的外形美感;(3)損害了聖賢造字藴含的純正義理;(3)嚴重創傷了漢字兩千多年来基本穩定的歷史鏈條,割斷了中華文化的歷史傳承;(4)破壞了漢字文化圈的文字統一,造成了世界範圍的漢字雙軌並行的狀態,也从而出現了自秦「書同文」以来文字使用最混亂的局面。

小黑屋|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