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15|回覆: 0

[儒家文化] 淡泊明志 潛心經教 鄭玄的治學之道

[複製連結]
劉余莉 發表於 2023-7-23 17: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鄭玄

鄭玄

經學是中華文化的根與魂。大凡治經之人,幾乎無人未曾讀過鄭玄的註解。鄭玄(127—200年),字康成。他以畢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遺產,遍注群經,尤以【三禮注】成就最高,為東漢經學的集大成者。唐朝貞觀年間,鄭玄被列於二十二『先師』之列,配享孔廟。清朝顧炎武在【述古詩】中稱讚他說:『大哉鄭康成,探賾靡不舉。六藝既該通,百家亦兼取。至今三禮存,其學非小補。』相較而言,鄭玄的治學經歷卻不似其註解那樣人盡皆知。事實上,正是因為鄭玄一生堅守淡泊明志、潛心經教的治學態度,成就了他在經學史上的卓越成就。

少年立志,專注經學

鄭玄年少時,做過鄉嗇夫,即執掌聽訟、收賦稅的小吏。但是他不願為吏,常求教於學官。鄭玄從少年時代就確立了學習經學的志向,終日沉浸於書卷之中,孜孜以求。他不尚虛榮,天性務實。在十一二歲時,他曾隨母親到外祖母家做客。當時客人很多,在座的十幾位客人個個衣着華美、誇誇其談,顯得既有權位、又有氣派。唯有鄭玄默默坐在一旁,似乎身份和才學都不如人。母親看到,感到面上無光,於是就暗暗督促他要出頭露面,顯示一點才華和神氣。但鄭玄卻不以為然,說這些庸俗的場面『非我所志,不在所願也』。

後來,鄭玄到洛陽上太學,學通了【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統曆】【九章算術】,後來又跟從東郡的張恭祖學了【周官】【禮記】【左氏春秋】【韓詩】【古文尚書】等。之後他又去扶風向馬融求教。在馬融門下的前3年,都是由馬融的高徒來傳授他,未曾見過馬融的面。但是他仍日夜鑽研,不曾倦怠。後來馬融聽說他善於算術和天文,才見了他。從此以後,他開始有機會向馬融當面求教。

鄭玄在馬融的門下7年,一心研讀經典。馬融的性格放達,『不拘儒者之節』。他『前授生徒,後列女樂』,在前面教授門徒,帳後設置了女樂。其他弟子在上課時都免不了偷看這些女子,唯有鄭玄目不轉睛,專心於學業。由此可見,鄭玄的定力非同一般。馬融從這裏看出,他日後必有所成。鄭玄學成走後,馬融多次對弟子們說:『鄭生今去,吾道東矣。』意思是說:鄭玄這位學生離開以後,我的學問也就會被他帶到東方而發揚光大了。

守節不仕,寧靜致遠

鄭玄遊學十幾年回到家鄉,已有學生近千人。後來因為黨爭,他被禁錮達14年之久。他趁此正好杜門不出,專修經業。到漢靈帝末年,才解除了黨禁。

大將軍何進聽說鄭玄是一位賢人,於是派人前去徵召他,希望他做官。因為何進極有權勢,州郡的長官都不敢違抗他的意旨,於是就脅迫鄭玄。鄭玄迫於無奈就去拜訪何進。何進很尊重他,為他準備了坐幾和手杖,對他禮遇有加。但是鄭玄並不接受何進所賜予的朝服,只是頭戴幅巾去面見何進,而且住了一宿就逃奔而去。

當時大將軍袁紹在冀州統領軍隊,也派使者去邀請鄭玄,並且以盛大的規模招待賓客。鄭玄最後一個到達,袁紹請他上座。當時賓客中有很多才俊之士,既有辯才,又有學問,見到鄭玄是儒者,並不認為他是一個『通人』,即學識淵博的通達之人,競相起身向他提問發難。鄭玄都依據儒家經典進行申辯對答,而且每一次回答都大大超出了問題本身的範圍,講說了很多這些人從未聽過的言論,結果座中之人,沒有不讚嘆心服的。

當時汝南的應劭也歸順了袁紹,向鄭玄自我引薦說:『我是前泰山郡太守應中遠,想做您的學生,您看如何?』前太守主動請求拜師,一般人會感到很榮光,甚至受寵若驚。但鄭玄聽後卻笑着說:『仲尼之門以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考察弟子,沒有聽說顏淵、子貢這些人,是以官職自稱的。』應劭聽後,臉上露出慚愧之色。

袁紹舉薦鄭玄為『茂才』,並且上表推薦他任左中郎將,但是鄭玄也都沒有接受。公車署徵召他任大司農,賜給他一輛四馬安車。凡他所經過的地方,所有的郡縣都要派長吏接送,排場十足。但是到朝廷之後,鄭玄就以生病為由回家去了。

當時,正好袁紹和曹操在官渡僵持不下,袁紹讓兒子袁譚派遣使者,逼迫鄭玄隨從軍隊。鄭玄迫於無奈,就帶病來到了元城縣,因為病情危重而無法繼續行進。這一年他不幸病逝,時年74歲。鄭玄留下遺囑要求薄葬。從郡守以下曾經跟隨他學習的人中,披麻戴孝來參加喪禮的有1000多人。

遍注群經,潛心教育

鄭玄晚年寫信給他的兒子,提到他的志向是『整百家之不齊』,並自稱『頗有讓爵之高』。他無心於功名利祿,一心繫念的是為眾說紛紜的經典給出一個好的註解。所以,他所注的【周易】【尚書】【毛詩】【儀禮】【禮記】【論語】【孝經】【尚書大傳】【中候】【乾象曆】等,都非常著名。

鄭玄注經,一反當時繁瑣之風,力求簡潔明快,凡是文義清晰明白之處,都不進行註解,而在經義晦澀難懂的地方着力。所以他對【禮記】很多篇的注釋,字數反而少於經文。例如,他對【樂記】的注釋,一共5533個字,而【樂記】的經文是6459個字;對【祭法】的註解,只有5409個字,而【祭法】的經文是7182個字。

鄭玄以他深厚的學養,遍注群經。范曄在【後漢書】中稱讚他『括囊大典,網羅眾家,刪裁繁誣,刊改漏失,自是學者略知所歸』。他在注經的過程中,把所有重要經典都囊括無遺,參考了眾家的註解,刪裁了繁瑣、沒有證據的內容,校勘改正了遺漏、錯誤之處。從此以後,學者們再學這些經典,無不參考鄭玄的註解。

此外,他還著有【天文七政論】【魯禮禘祫義】【六藝論】【毛詩譜】【駁許慎五經異義】【答臨孝存周禮難】等百餘萬字的著作。他的學生將他平日答問弟子的對話,編成了【鄭志】8篇。【鄭志】的體裁像【論語】,由此可知,他的教學是效法孔子,採取了問答啟發的方法。

鄭玄從事教育工作20餘年,提出了一些教育觀點。例如,他認為,初學要從近者、小者學起,並且要十分重視德行教育。對於道德教育,他提倡要注重『身教』和『力行』,而且對家庭教育也特別重視。他在晚年寫信提醒兒子:『勖求君子之道研鑽勿替,敬慎威儀,以近有德。』並且要求家人『菲飲食,薄衣服』,堅持節儉。

鄭玄的註解之所以能夠成為權威註解並流傳後代經久不衰,與他所採取的注經方法以及他在經典和教學上所下的功夫密切相關。特別是他淡泊明志,潛心經教,『板凳須做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治學態度,使其終在經學史上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對於當代學人樹立良好的學風、文風仍深具啟發意義。

【註:原載【學習時報】】

小黑屋|舉報|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關於我們|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